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13篇
  免费   3270篇
  国内免费   1194篇
耳鼻咽喉   230篇
儿科学   627篇
妇产科学   357篇
基础医学   1477篇
口腔科学   289篇
临床医学   8621篇
内科学   4737篇
皮肤病学   766篇
神经病学   1159篇
特种医学   15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3633篇
综合类   17513篇
预防医学   4736篇
眼科学   240篇
药学   10316篇
  218篇
中国医学   6172篇
肿瘤学   1702篇
  2024年   583篇
  2023年   2336篇
  2022年   2088篇
  2021年   2897篇
  2020年   2728篇
  2019年   2969篇
  2018年   1251篇
  2017年   2016篇
  2016年   1970篇
  2015年   2118篇
  2014年   3320篇
  2013年   2973篇
  2012年   3452篇
  2011年   3391篇
  2010年   2944篇
  2009年   2593篇
  2008年   3279篇
  2007年   2833篇
  2006年   2324篇
  2005年   2692篇
  2004年   1961篇
  2003年   1798篇
  2002年   1540篇
  2001年   1348篇
  2000年   974篇
  1999年   845篇
  1998年   763篇
  1997年   714篇
  1996年   689篇
  1995年   580篇
  1994年   548篇
  1993年   409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323篇
  1990年   260篇
  1989年   258篇
  1988年   82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宁永功 《卫生软科学》2006,20(4):348-351
参照现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量化考核标准和试点县实践经验、社会经济发展等指标,提出省级和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量化考核管理评分表。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骨科创伤患者创伤后D-二聚体的动态指标与创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动态测定60例骨科创伤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创伤评分作比较,分析其与不同程度创伤的相关性.结果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创伤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而且D-二聚体值能更准确反映创伤反应,其中中度创伤后血浆D-二聚体升高水平高,持续时间长,与轻度创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创伤患者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选择治疗方案的客观指标,D-二聚体值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反映患者创伤越重.  相似文献   
93.
格雷夫氏病(Graves' Disease,GD)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甲亢病例80%以上,其特点是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功能亢进,浸润性突眼,其发病与缓解均有免疫学机制参与。^131I治疗在使亢进的甲状腺功能恢复的同时,亦引起免疫学方面的变化,涉及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红细胞免疫等。本文通过对GD患者^131I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进一步探讨^131I治疗的作用机理,为GD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
背景:尽管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加强房颤经直流电复律(DCC)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但尚没有相关比较试验。本研究的目的是:①确定患者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如果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是否更可能维持窦性心律超过6个月。如果是这样,进一步确定是否有一种药物优于另一种药物。②确定服用胺碘酮或索他洛尔是否更利于DCC前6周内化学复律。③确定是否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DCC更容易成功。方法:应用胺碘酮(n=27)、索他洛尔(n=36)或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n=31)的前瞻性、非盲法、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胺碘酮组(A组)7例患者发生化学复律,索他洛尔组(S组)也有7例患者发生化学复律,而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组(N组)未出现1例化学复律。S组的33例患者(92%)、A组22例患者(81%)及N组23例患者(74%)心脏复律后为窦性心律。最初的患者组中,A组中17例患者(63%)在6个月随访时仍保持窦性心律,而S组为14例(39%),N组5例(16%)[A组vsN组,P〈0.0002,P〈0.0006^B(Bonferroni校正后);A组vsS组,P=0.05,P=0.15。;S组vsSN组,P=0.03,P=0.09^B]。  相似文献   
95.
扁平疣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不十分确切,尤其是面部扁平疣。2002年10月-2004年6月,笔者采用肌肉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商品名:迪苏,0.5mg/支,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面部热喷联合0.1%阿达帕林凝胶(商品名:达芙文,法国高德美制药公司生产)治疗面部扁平疣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40例小儿麻醉苏醒期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40例小儿麻醉,对不同麻醉苏醒期进行Steward苏醒评分,观察麻醉苏醒期不同Steward苏醒评分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小儿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特点,总结麻醉苏醒出室时机。结果:Steward苏醒评分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提示Steward苏醒评分大于或等于4分。可安全出室。  相似文献   
97.
临床资料患儿男性,9岁。因发作性四肢不自主运动9年就诊。患儿发育、智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孕1产1,足月难产,出生时Apgar评分8分,母乳喂养,产后3d渐出现全身萎软,哭声低弱,拒乳,吸吮反射消失,肌张力低下,伴有阵发性抽搐。血总胆红素685.11umol/L,间接胆红素498.61umol/L,血间接胆红素/白蛋白比值为13.3,脑脊液间接胆红素16.81umol/L。诊断为“胆红素脑病”,予光照、输白蛋白及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好转。产后7d吸吮反射恢复,抽搐亦逐渐减少,20d出院。出生第61天,阵发性抽搐已消失,但出现夜间不自主运动,常发生于入睡及觉醒过程中。发作时双眼半睁、上翻,躯干扭动翻转,四肢出现投掷样或舞蹈样动作,下颌咀嚼样刻板运动。无干扰状态下发作约60min后可安静入睡,症状消失。发作期间呼之能应,清醒后症状亦消失。每夜发作1~15次,先后服用过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托吡酯、氯硝安定,可减少发作次数,但病情反复,不易控制。9岁时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异常。24h动态视频脑电图见各区均以中波幅不规则0波及不稳定α波混合,整个描记过程中未见疴样放电,双侧波幅及频率均对称。调节、调幅欠佳,动态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8.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对很多患者来说血液透析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治疗过程,在透析的不同阶段,患者心理状态也在发生着改变,并可对治疗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中发现,血液透析患者不同时期其心理状态差异较大,本研究通过对34例不同时  相似文献   
99.
最近,作者发现经人类V型胶原加弗氏佐剂免疫的新西兰兔发生器官纤维变性和血管炎,而这通常是由系统性硬化病引起的。因此,作者研究了微纤维形成过程,以明确这种硬皮病样模型中重塑变化的可能因素。另外,作者还对人类硬皮病患者(n=3)皮损进行了初步比较。对雌性新西兰兔(n=10)给  相似文献   
100.
陈玉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157-2157
患儿,女,13岁,2005年6月3日因转移性右下腹痛42小时,伴恶心、呕吐2次入院。既往无消化道溃疡病史。查体:T38.2℃,BP110/75mmHg,神清,营养不良,咽无充血,扁桃体不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胃肠型蠕动波,肝脾未扪及。莫非氏征(-),未扪及包块,右下腹肌紧。压痛,反跳痛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5次,分。无气过水声和金属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