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2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21.
目的:研究瓜蒌与制川乌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和咳嗽次数为指标,观察瓜蒌和制川乌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多数配比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瓜蒌有祛痰作用而制川乌没有,瓜蒌与制川乌配伍存在拮抗作用,且瓜蒌-制川乌为1∶2时拮抗作用最大。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所有配比均能降低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瓜蒌与制川乌分别都有镇咳作用,但二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瓜蒌与制川乌配伍能拮抗瓜蒌的祛痰作用,但对镇咳效用没影响。  相似文献   
322.
苦参、藜芦合用对大鼠肝P450酶活性及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中药十八反中苦参与藜芦合用对P450同工酶在酶活性及mRNA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与细胞色素b5含量及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对硝基苯酚羟化酶(pNPH)活性。采用RT-PCR检测大鼠肝脏中5种P450同工酶CYP1A1,CYP2B1/2,CYP2C11,CYP2E1,CYP3A1 mRNA的表达。结果:苦参及其与藜芦合用可明显降低P450蛋白含量及b5的含量,并能使APND活性下降。在mRNA水平上,藜芦可诱导CYP2C11的基因表达,与苦参合用后却使得CYP2C11的表达下降。各单药及配伍组对CYP1A1基本无表达。苦参可诱导CYP2B1/2的基因表达,而苦参-藜芦配伍组却显示了微弱的抑制作用。苦参与藜芦合用及各单药对CYP3A1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苦参与藜芦配伍前后存在对CYP及其亚型的调控作用,可能存在基于药物代谢酶机制的相反作用,需进一步结合代谢研究加以综合分析,阐明相反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323.
均匀设计法考察藜芦对人参的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中药十八反中藜芦对人参的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通过小鼠耐缺氧实验和游泳实验考察藜芦对人参耐缺氧和抗疲劳实验的影响。[结果]当藜芦与人参剂量配比为1:5.6时,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和游泳时间最短,藜芦对人参的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影响最大。[结论]藜芦能够降低人参的耐缺氧和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324.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2):114-114
2009年2月10日下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科技部基础司和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专家组共同组织召开了“2010年973计划中医理论专项申报工作说明会”。就今年将开展的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常见病针灸治疗机制及理论、中药“十八反”配伍理论关键科学问题、中医健康状态认知理论等四个方面研究提出具体申报要求。  相似文献   
325.
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的历史沿革与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临床医家把十八反的药物视作配伍禁忌,认为合用后会致毒增毒,然而成功运用反药的例证也代有所传。本文通过对中药十八反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在方剂中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发现藜芦组方剂应用在宋元时期达到最高,而甘草和乌头组方剂则是在明清时期最多,3组方剂在民国时期和现代应用均较快下降;并且外用方的比例偏高,方剂药味数有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8~9味。本文认为十八反配伍与毒性药材密切相关,是有条件的中药配伍禁忌,如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配比剂量的变化,不同的给药途径,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其配伍致毒/增毒机理的阐明将为保障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推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也将为其他禁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