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7篇
  免费   389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340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434篇
预防医学   241篇
药学   539篇
  4篇
中国医学   507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67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80篇
  2014年   421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374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0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介绍魏品康教授治疗脊髓炎后遗症一则,以化痰通络法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62.
化痰方、肝脾方抗大鼠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和比较化痰方、肝脾方抗大鼠脂肪肝模型作用机制。方法 :用高脂饮食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致大鼠脂肪肝模型 ,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 ,检测肝功能 (ALT、AST)、血甘油三酯 (TG)、肝匀浆TG、游离脂肪酸 (FFA)、丙二醛 (MDA)的含量。并与正常组、东宝肝泰组对照。结果 :三个用药组的血清ALT、AST及肝匀浆FFA、TG、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1 ) ,并显示抗脂肪肝的作用强弱依次为 :肝脾组优于化痰组优于东宝组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促进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化痰祛浊、疏肝健脾法治疗脂肪肝作用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63.
64.
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38例住院中风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经用药1~2个月后复查。结果:各项指标全部恢复正常者29例。对用药前后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处理,P<0.001。并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65.
胎儿娩出后,胞宫内遗留下的余血浊液,叫做恶露。正常恶露一般在产后3周左右干净,如超过这段时间仍淋漓不断者,或人流后10天左右恶露应该排尽,如超过这段时间,恶露仍然淋漓不断者,都可称为恶露不绝。与现代医学的产后感染、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良的症状相似。在临床过程中凡表现出血瘀症候者,  相似文献   
66.
中药对实验性老年高脂血症血脂水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7.
化痰热法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201200)崔王利玲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清化痰热近年来,随着西医微血管理论及神经受体学说的日益深化,清除自由基理论的突起,使中医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思路更拓宽。现就笔者在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68.
化痰祛瘀合剂治疗出血性脑卒中10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9.
感染后咳嗽辨治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指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以后继发的咳嗽,其中有部分患者虽经多种抗感染、化痰止咳药治疗,感染得到控制后咳嗽症状不缓解,临床多见,症状顽固,迁延不愈,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治疗不及时往往转变为慢性持续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获效满意.  相似文献   
70.
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5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陆奎洪  朱杰 《陕西中医》2007,28(4):390-391
目的:观察止嗽化痰、降气平喘类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止嗽散加减(苏子、前胡、紫菀、杏仁、百部、五味子、地龙、僵蚕、甘草等)治疗本病35例,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总有效率6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