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42篇
  免费   1888篇
  国内免费   702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337篇
妇产科学   110篇
基础医学   1639篇
口腔科学   129篇
临床医学   6634篇
内科学   12769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669篇
特种医学   21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1010篇
综合类   16100篇
预防医学   4907篇
眼科学   151篇
药学   6432篇
  86篇
中国医学   2803篇
肿瘤学   375篇
  2024年   173篇
  2023年   655篇
  2022年   611篇
  2021年   809篇
  2020年   1058篇
  2019年   742篇
  2018年   349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870篇
  2015年   1165篇
  2014年   2138篇
  2013年   2041篇
  2012年   2830篇
  2011年   3019篇
  2010年   2626篇
  2009年   2513篇
  2008年   3092篇
  2007年   2744篇
  2006年   2550篇
  2005年   3263篇
  2004年   3378篇
  2003年   3311篇
  2002年   2536篇
  2001年   2272篇
  2000年   1760篇
  1999年   1350篇
  1998年   1173篇
  1997年   1237篇
  1996年   1086篇
  1995年   1026篇
  1994年   878篇
  1993年   644篇
  1992年   504篇
  1991年   456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36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32.
摘 要目的:分析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在石门县人民 医院进行心电图检查的 48 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结果,总结室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结果中的特点。 结果:对参与本研究的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常为束支传导阻滞图样, 且常以右束支样图形比较多见。 结论:右心室前壁、右心室流入道、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等是导致室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因素。 因此,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临床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中包括较多的类型,且患者存在的束支传 导阻滞检查图形也由于起源不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动态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控制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其中治疗组28例,观察组27例,治疗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3c治疗和CSⅡ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控制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除了平均血糖波动次数与血糖低于3.9的曲线下面积这两项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其余各项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波动,进一步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87-418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房颤合并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54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及Lorenz-R-R散点图在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54例房颤患者中房颤伴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88例,非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66例;II°房室阻滞患者最长RR间期为3.07±0.55s,明显高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RR间期2.33±0.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房室阻滞患者心室率为63.16±10.34次/分,明显低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心室率74.73±8.12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中诊断房颤伴II°房室阻滞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而散点图在应用于房颤伴II°房室阻滞方面的诊断时,能够产生特征明显的图像,分布均匀的条带,无明显下界,有明显上界,条带宽度一致;88例二度房室阻滞患者中仅有33例患者的散点图符合该图形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散点分布图共同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病人来说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其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的变化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00例的临床资料,对其心电图的变化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结果 2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脑出血组92例,脑梗死组9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组15例)共158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约占79.00%,其中脑出血组心电图异常91例,约占98.91%,脑梗死组心电图异常53例,约占55.21%,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心电图异常14例,约占93.33%,脑出血组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类型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表现为复极变化的发生率最高,为82例,约占51.90%,其次是心肌损伤和心律失常分别为48和45例,各占30.38%和28.48%。在158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经过多次的治疗和检查心电图之后,病情有好转102例,恢复正常36例,死亡20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与心电图密切相关,病情越重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越高,但心电图的异常项目亦可随着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故心电图的变化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39.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5):F0004-F0004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属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华预防医学会联合主办的技术性杂志。是我国唯一一部儿童保健领域的专业性国家级刊物。1993年创刊,杂志以反映中外儿童保健学的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交流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及儿童管理经验,介绍新的适宜技术,提高儿保工作者素质,促进儿童正常发展为宗旨。几年来,我刊深受国内外儿保界专家、教授及广大基层儿保工作者的喜爱。属中国高校优秀期刊、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优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录入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录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源期刊等国内外十几家大型知名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   
40.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重要病因,是在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或先天性缺陷基础上发生的内腔局限性的异常扩大,进而导致动脉壁的瘤状突出[1]。该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剧烈头痛、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引发大出血,引发脑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上,常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进行诊断颅内动脉瘤。作为诊断该疾病的金标准,DSA检查不仅可以动态展示血管的充盈情况,还可以对血液循环时间进行计算,从而开展血管内的治疗性操作[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