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5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17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83篇
内科学   28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24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1659篇
预防医学   53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57篇
  2篇
中国医学   870篇
肿瘤学   5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243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488篇
  2004年   650篇
  2003年   573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为了改善晚期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差的现状 ,探索诱导化疗在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 ,笔者对 78例晚期鼻咽癌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现将取得的远期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2年 12月到 1995年 10月连续收治的 78例鼻咽癌患者 ,信封法随机分为联合化疗加放疗组 (联合组 )和单纯放疗组 (放疗组 )。联合组男 31例 ,女 8例 ,年龄 30~ 73岁 ,平均 5 0 5岁 ;放疗组男 2 9例 ,女 10例 ,年龄 13~ 73岁 ,平均4 9 0 2岁。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评分在 80分以上。疗前未接受放疗或任何化疗 ,均为首次治疗。根据 1992年福州会议分期标…  相似文献   
32.
文武 《保健医苑》2003,(6):32-33
<正> 进补是人们“健康投资”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有些人却在服用补品后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如头晕头痛、胸闷腹胀、恶心纳呆、口干口苦、烦躁失眠等。为什么会出现进补反应?一旦出现又将如何纠正呢?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原发型肝细胞癌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全身静脉化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8例中晚期原发型肝细胞癌患者根据接受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动脉化疗栓塞组(动脉组)30例和全身静脉化疗组(静脉组)28例,两组所用的化疗药物相同。结果动脉组肿瘤缩小率、血清AFP下降率、生存率均优于静脉组(P<0.001,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动脉组肝痛及发热均明显高于静脉组(P均<0.001),动脉组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ALT升高与静脉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运用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它可以消灭已扩散到全身各部位的癌细胞。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肿瘤病人,实践证明,化疗期间,护理人员及时、优质、全方面的护理,可以减少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化疗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5.
颈部手术作颈丛神经阻滞后病人多发生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和心率(HR)增快,且程度较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也增加[1].我院使用拉贝洛尔预防性治疗颈丛神经阻滞后的心血管副反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夜合叶浓缩剂颗粒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临床疗效。 方法 :进行 10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后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的开放性随机对照治疗研究。夜合叶组 (治疗组 ) 5 0例 ,安坦组 (对照组 ) 5 0例 ,用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RSESE ,Sampson)和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测定治疗前后比值的变化 ,并进行医学统计学处理。结果 :夜合叶组对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疗效在头一个月内比不上安坦组 ,但随着疗程延长 ,其疗效明显优于安坦组 (P <0 .0 1)。两组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均明显降低 (P <0 .0 1) ,而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说明治疗组不影响原抗精神病药的疗效。 结论 :夜合叶浓缩剂颗粒对抗精神病药所致锥体外系副反应的疗效是肯定的 ,可以从整体上改善患者的外在形象。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非离子与离子型造影剂在增强扫描中的安全性。指导造影剂在增强扫描中的合理使用及副反应的预防。方法:通过对3630例增强扫描病例使用非离子与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对照,分析非离子与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率与程度比较。结果:在3630例碘造影剂增强扫描中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有3572例,其中8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为2.30%。58例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增强扫描中,有1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为18.97%。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在实践应用中副反应明显低于离子型造影剂,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9.
40.
葡醛酸钠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明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9):993-993
药物性肝损害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直接影响抗结核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笔者对486例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分组使用葡萄糖醛酸钠(Sodium Gluouronio Aoid)和肌苷预防药物性肝损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