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9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98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423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6篇
综合类   644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14篇
  4篇
中国医学   20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手指及前臂部伸、屈肌腱多平面离断伤,临床并不少见,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患肢(指)功能。我科自1996年8月~2004年9月共收治伸、屈肌腱2个以上的多平面离断伤32例112条,经手术及系统的康复治疗,效果良好,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82.
2000年7月~2001年10月,我院在手及前臂大面积瘢痕切除功能重建治疗时采用瘢痕皮瓣回植术治疗17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清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前臂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分别为(44.2±7.4)min、(68.8±14.2)ml、(48.2±10.1)d、(45.0±10.5)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6±11.5)min、(81.4±12.4)ml、(58.6±11.7)d、(58.2±12.9)mm(P<0.05);而观察组住院时间(10.1±1.3)d,与对照组的(9.9±1.1)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外固定架术治疗小儿前臂远端骨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更高,术后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与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70例行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皮瓣类型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远期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治疗后其术后感染率及Ⅰ期愈合率均明显优于采用前臂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的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跗内侧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5.
林娟  仇成华 《上海护理》2013,13(1):43-45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血液循环功能高甲状旁腺素(PTH)水平、甲状旁腺组织增生及血清钙、磷代谢紊乱,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降低生存期,使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与前臂皮瓣2种方式修补老年口腔癌患者切除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口腔癌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实施口腔癌切除术,其中用前臂皮瓣进行缺损修补的24例为前臂组,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进行缺损修补的30例为股前外侧组,用华盛顿大学生命质量问卷(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UW-QOL)、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the 14-item oral health impact profile questionnaires,OHIP-14)对患者进行主观评价,对比2组量表评分及手术恢复情况.结果:前臂组中,皮瓣存活的例数为23例,股前外侧组为29例,2组患者皮瓣存活例数、血管危象例数、坏死例数、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臂组色素沉着发生率明显高于股前外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瘢痕增生发生率方面,前臂组也明显高于股前外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W-QOL问卷及OHIP-14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口腔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修补,采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相比于前臂皮瓣,缺损区恢复情况及术后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别,但该方式可以减少皮瓣供区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7.
目的:针对前臂成角畸形骨折,利用双夹板挤压原理,整复骨折。方法:前臂骨干骨折共36例,均采夹板挤压复位外固定,结合中药内服、外敷、外洗治疗。结果:经2~4周,平均3周的治疗,本组病例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结论:对于青少年前臂成角骨折,采用前后两侧夹板挤压骨折端,进行骨折复位的方法,既可以让上下尺挠关节自动复位,又不会因过度拔伸造成骨折完全分离,也可以减轻患者疼痛损伤。  相似文献   
8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02-104
目的探讨贵要静脉转位后与桡动脉吻合建立血管通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分析我科前臂贵要静脉转位与桡动脉吻合后建立血管通路的17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及使用情况等。结果17例患者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100%。仅有1例患者出现少许渗血,均无心衰、窃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个月内瘘成熟率100%,术后开始使用时间(8.6±1.7)周,已使用(17.4±3.5)月,血流量均在(238.7±25.2)mL/min。结论贵要静脉转位与桡动脉吻合的动静脉内瘘术成功率高、安全性好,为前臂标准内瘘无法建立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途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9.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3):1217-1220
[目的]介绍Ilizarov外固定治疗多发性骨软骨瘤致前臂畸形的手术技术。[方法] 2014年7月~2017年7月收治6例多发性骨软骨瘤前臂畸形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6~20岁,平均(12.72±5.23)岁;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行尺骨牵伸延长、桡骨截骨矫形等处理,1例患者同期行尺骨远端骨软骨瘤切除术,1例患者同期行桡骨近端骨软骨瘤切除术。[结果]患者前臂畸形矫正满意;尺骨近端延长25~35 mm,平均(30.00±5.00) mm,均达到骨性愈合,未见延迟愈合;桡骨截骨矫形良好、截骨端骨性愈合;腕关节尺偏畸形得到大部分纠正,下尺桡关节复位,前臂旋转功能明显恢复,腕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术后1例患者出现轻度屈腕畸形,予以配置辅具与前臂外固定器相结合很快纠正并有效预防复发。[结论] Ilizarov外固定技术治疗多发性骨软骨瘤致前臂畸形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90.
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1]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出现和(或)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症状为兴趣丧失、回避关于创伤的任何场景、人物或者话题,表现精力不集中、激惹、失眠、噩梦、闪回。可在数日、数周后出现,此症状的出现降低了患者依从性,影响治疗延缓康复时间。我科2013.1收治1例前臂离断伤患者,术后5天出现应激障碍,护理人员从评估患者症状入手,以人性化护理为核心,对患者进行适时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已婚,右上肢机器绞伤行前臂离断术,同时右颈、胸、肩深Ⅱ度大面积烫伤,患者清醒后一直情绪低落、出现闪回、恐惧、易怒症状,多次有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