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61篇
  免费   2185篇
  国内免费   1192篇
耳鼻咽喉   252篇
儿科学   275篇
妇产科学   301篇
基础医学   1706篇
口腔科学   218篇
临床医学   11310篇
内科学   4098篇
皮肤病学   123篇
神经病学   889篇
特种医学   20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53篇
综合类   14168篇
预防医学   2996篇
眼科学   582篇
药学   5469篇
  95篇
中国医学   3106篇
肿瘤学   359篇
  2024年   450篇
  2023年   1430篇
  2022年   1252篇
  2021年   1638篇
  2020年   1551篇
  2019年   1456篇
  2018年   681篇
  2017年   1068篇
  2016年   1107篇
  2015年   1350篇
  2014年   1868篇
  2013年   1842篇
  2012年   2539篇
  2011年   2531篇
  2010年   2241篇
  2009年   2146篇
  2008年   2550篇
  2007年   2252篇
  2006年   2110篇
  2005年   2573篇
  2004年   2347篇
  2003年   2235篇
  2002年   1819篇
  2001年   1839篇
  2000年   1213篇
  1999年   1081篇
  1998年   960篇
  1997年   856篇
  1996年   770篇
  1995年   696篇
  1994年   588篇
  1993年   438篇
  1992年   354篇
  1991年   350篇
  1990年   335篇
  1989年   297篇
  1988年   93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据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报道,由多国科学家参与的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研究日前取得阶段性成果。科学家们公布的第一阶段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主要描述了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差异的图谱,这对于人们认识疾病和人类进化研究将产生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检测异位妊娠卵巢黄体血流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1998-02—2005—1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东增城市人民医院运用CDFI分别对20例胚胎存活型异位妊娠。36例流产型异位妊娠和45例宫内妊娠孕妇黄体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SPV、阻力指数RI)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对照分析,并观察卵巢内黄体血流分布特点。结果 胚胎存活型异位妊娠组黄体血流峰值、血流阻力指数与宫内妊娠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流产型异位妊娠组黄体血流峰值明显低于宫内妊娠组及胚胎存活型异位妊娠组(P〈0.01),而血流阻力指教则高于宫内妊娠组及胚胎存活型异位妊娠组(P〈0.01)。结论 CDFI检测卵巢黄体血流对诊断是否存在异位妊娠无明显意义,但对异位妊娠中胚胎是否存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对于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新生儿来说,围术期是极特殊的应激阶段。除了心脏畸形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外,患儿还受到心导管、心脏手术、麻醉和体外循环等的干扰影响。心脏术后重建血流动力学、心脏功能重新调整、体液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内源性和外源性儿茶酚胺升高使病情更复杂,需在细致的治疗下度过危险期。新生儿先心病围术期心力衰竭的急救重点是积极生命支持和保持动脉导管开放。其他抢救措施包括保持通气、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补充血容量、应用正性肌力药物等增加心输出量和改善组织灌注,同时注意纠正低血糖和监控感染。  相似文献   
994.
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GBC)的超声二维声像图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有效依据,并以此评价彩色能量多普勤超声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观察45例原发性胆囊癌(GBC),46例胆囊良性病变(19例慢性胆囊炎,21例胆囊息肉,6例胆囊腺瘤)。胆囊动脉、肿瘤供养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采用指标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MD)、阻力指数(RI)和S/D。结果:胆囊癌组的PS、MD与胆囊良性病变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胆囊癌组的RI、S/D值高于对照组。结论:二维超声结合CDE在胆囊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前臂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前臂内侧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筋膜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上肢标本18侧,显微剥离表皮组织,观察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及各自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与其它血管的吻合情况;新鲜整尸标本5具,动脉灌注显影剂,剥离体被组织于X光下摄影,分析皮动脉的分布及其与毗邻血管的关系。结果前臂内侧皮神经前支与贵要静脉伴行,两者周围分布着外径大于0.5 mm的营养动脉,平均3.4支,它们分别来自尺侧下副动脉、尺侧返动脉和尺动脉,营养动脉彼此吻合,形成动脉血管链。其中第一支位于肘横纹上21.25±6.33 mm,血管外径1.03±0.24 mm。结论可以在前臂内侧部切取神经血管复合体岛状筋膜皮瓣,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内源性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 60例ASAⅠ~Ⅱ级在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静注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卡肌宁+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麻醉维持采用吸入异氟醚以及持续泵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监测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及内源性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变化。结果 插管前即刻两组心率(HR)均减慢,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前即刻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降低,与基础值比较R组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F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插管后1、3、5minHR、SBP、DBP与基础值比较F组组内差异有显著性(P〈0.05),R组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基础HR、SBP、DBP差异无显著性;插管前即刻、插管后1、3、5minSBP、DBPR组显著低于F组(P(0.05);插管后1、3minHRR组显著低于F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插管后NO、ET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R组明显低于F组(P〈0.01)。结论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能导致患者心血管反应及内源性NO、ET浓度升高,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好地控制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比观察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和药物治疗对顽固性心绞痛(RAP)患者血流动力学及Q—Td主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内科治疗RAP患者印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采用TEA,T3-4或T4-5间隙穿刺,外接患者自控镇痛泵(PCA),首次量为1%利多卡因5mL,阻滞平面T1-5;48h内持续恒速泵入0.125%布比卡因2mL/h维持。记录TEA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即时心电图等变化情况,计算心肌耗氧RPP指数,即二相乘积(D—P)。B组(n=30)常规给予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甘油治疗。结果A组患者经TEA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B组明显下降(P<0.05),心率未见明显变化,D—P降低;A组患者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JT离散度(J-Td)和校正后的JT离散度(J—Tcd)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上胸段硬膜外阻滞治疗顽固性心绞痛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是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瑞芬太尼是新型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其特点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消除快,主要由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其时量相关半衰期短,适用于靶控输注(TCI)[1].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对肝硬化病程中肾脏血流动力学观测的价值。应用CDPI技术检测不同病程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与正常人对照。结果:肝硬化代偿期,肾脏表现与正常人相似,各级肾动脉血流信号丰富,呈连续树枝状;肝硬化失代偿期,肾内血流信号稀少,主肾动脉及段动脉血流呈连续性,叶间动脉变细,弓形动脉几乎不显示;肝肾综合征期(HRS),肾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主肾动脉及段动脉血流束变细,叶间动脉仅部分显示,弓形动脉几乎不显示或仅有散在点状血流信号。结论:CDPI技术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观测能客观反映肝硬化患者患肾脏血流动力学紊乱程度,对其病情检测,预测和诊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治疗效果依据。方法:28例病者采用局麻药、地塞米松、维生素B12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注射前后测定脑光电血流图。结果:注射后脑供血情况有明显改善(占75%),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注射侧更为显著。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治疗偏头痛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方法,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脑血液循环有关,尤其是对颈动脉系供血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