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90篇
预防医学   165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正>保证输血安全,阻断艾滋病输血传播,目前世界各国献血筛查项目中均包括HIV筛查,我国的部分血站已开始用核酸检测,但成本高,操作繁杂,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由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是我国血站仍普遍使用的检测方法[1]。我们对本地区献血者血液HIV 2种试剂筛查阳性和一阴一阳的与确认结果作比较分析。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地区中心血站送检的HIV筛查阳性或一阴一阳血浆。  相似文献   
22.
干片式快速检测系统在无偿献血者ALT初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片式快速检测系统(包括片式快速检测仪及配套ALT干片检测板)对无偿献血者进行献血前ALT初筛的适用性,考察该系统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献血者230名,对其进行献血前ALT检测,并与速率法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干片式快速检测系统的精密度较好,其正常值和病理值样本的变异系数分别为为5.6%和5.1%;与速率法的相关性良好(r=0.9885),且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t=0.285,P>0.05)。结论干片式快速检测系统准确、快速,适合用于血站对无偿献血者的ALT初筛工作。  相似文献   
23.
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止实验室交叉感染,本文试对HIV抗体初筛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实验室要求实验室主要配置:酶标仪、洗板机、洗眼装置,离心机生物安全柜。其中,生物安全柜应放置在没有气流明显流动的地方,避免生物安全柜在工作时受外界气流影响正常的内部层流。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分析外采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寻求减少初筛血型错误的对策.方法 对贵港市2009年至2010年外采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采血标本66506例,初筛血型错误99例,误定率0.15%.造成初筛血型错误的原因大多是人为因素,占82.8%,其次是血型本身原因(亚型)占9.1%,试剂原因占8.1%.结论 加强责任心教育、加强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操作规程、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是减少外采血型初筛错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刘桂晔  许璐  陈正利 《西部医学》2015,27(2):291-292
目的探讨进行丙氨酸转移酶(ALT)检测对献血合格率的影响,分析开展ALT筛查对提高用血安全的意义。方法随机将2011年5387份血液标本作为观察组,随机抽2010年的4189份血液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进行ALT初筛,观察组进行ALT初筛,比较两组血液废弃率以及第二次筛查的ALT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为3.1%(167/5387份),对照组为5.71%(239/4189份),观察组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初筛后ALT不合格率为2.7%,经复检ALT不合格率为1.2%,对照组ALT复检不合格率为3.8%,观察组复检的ALT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核酸检测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血液筛查之前,对献血者献血前进行血液ALT初筛检测可有效降低ALT报废率,提高献血合格率,保障用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6.
对广州血液中心增城市血站2013年用干式生化仪对无偿献血者进行快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初筛合格的献血者11326人次的血液复检结果与2012年未实施ALT初筛的11366人次的血液复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献血者在献血前经过ALT干化学法初筛会大大降低因ALT升高导致的血液报废。干式生化仪操作简单、可靠、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适合中小型血站。  相似文献   
27.
HIV抗体初筛检测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检测特异性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是目前诊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主要依据。抗体检测的正确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优质试剂的选择和操作技术的完善等。为进一步提高我市HIV初筛实验室检测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HIV抗体检测可能出现的错误和误差,现将近几年来检测工作中发现的有关影响HIV抗体初筛检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8.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2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及预后。方法对石门县1996年~2004年报告的41例艾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HIV/AIDS中,20例合并肺结核,年龄在30岁~49岁之间,占85%,他们均有不良性行为史或卖血史,有咳嗽、高烧、消瘦等症状,病程在2年以内。单纯抗痨治疗效果不好,病情恶化快。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将HIV初筛纳入结核病人检查常规。  相似文献   
29.
<正>HIV抗体检测是目前诊断艾滋病最常用的方法,我国HIV抗体常规检测包括筛查试验和确证试验,确证试验常用方法为免疫印迹(WB)。WB的实验结果常常出现"HIV抗体不确定",而不确定的结果不但给受检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还会延误患者早期干预和治疗,这需要引起重视。2013年笔者发现1例HIV抗体不确定进展阳性后快速发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男、27岁、未婚、大学本科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