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0篇
  免费   684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629篇
内科学   275篇
皮肤病学   109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2840篇
预防医学   408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936篇
  9篇
中国医学   8006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21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296篇
  2014年   550篇
  2013年   587篇
  2012年   666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710篇
  2009年   654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693篇
  2006年   712篇
  2005年   733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798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407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353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几年来,采用物理疗法与中医康复结合治疗下肢静脉曲张256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
自制中药面膜结合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2月至2002年12月我院运用自制中药面膜配合中药辨证治疗322例黄褐斑患者,经过长期观察随访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白薇疗水肿     
张卫国 《中医杂志》2006,47(10):736-737
白薇,传统中药学认为,其功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主治阴虚发热,产后虚热.温病发热,以及血淋,热淋,疮痈肿毒。笔者在用白薇治疗以上疾病的同时,发现其退水肿作用也很明显。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4.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胃痞”的范畴。笔者自1998年元月~2001年12月间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胃炎9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6例慢性胃炎资料,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7例,女性49例;年龄18岁~60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2.5年。按慢性胃炎诊断标准[1]进行诊断,其中浅表性胃炎58例,萎缩性胃炎12例,胆汁返流性胃炎28例。1.2 病例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25.
浅谈活血化瘀疗法的运用青海省中医院(810000)王常绮近年来活血化瘀疗法已引起临床医师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不仅在防治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新的成果,而且应用于原来必须做手术治疗的一些疾病,例如急腹症、脉管炎等,免除了开刀...  相似文献   
26.
马永才 《陕西中医》2005,26(8):847-848
扶正祛邪治法广泛应用於各科治疗之中。《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提出“平治于权衡,去宛陈开鬼门,洁净府”的原则。《金匮要略·水气病》指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血证论》指出:“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而兼水也”的理论,应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水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承前人的治法外,笔者认为水肿一证正不胜邪导致脏腑的气化功能障碍,阴阳失调,五行的生克制化失去正常规律,这亦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笔者立认“扶正祛邪”论治水肿疗效显著,现就“扶正祛邪”法治疗水肿的临床体会如下。1扶正解表肺气虚营卫…  相似文献   
27.
脑出血多见于5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壁变性或破裂而大量血液渗入脑实质内,引起昏迷和瘫痪。因其临床主要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故属中医学中“中风”证范畴。  相似文献   
28.
非化脓性肋软骨炎,临床通常又称“肋软骨肿痛症”,自1994年起,以自拟活血散结汤,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理气活血,化痰散结之中经治疗,临床疗效确认,临证时,随证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9.
对初次因中大脑动脉灌注区缺血性中风的病人,在中风后的72小时内及7天后,分别使用穿颅超音波仪器(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估其收缩血流速度(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Vsys.)、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ean)、搏动性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阻力性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的改变,评估在72小时内即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的病人,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现,早期即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的病人,相对于未使用者,其大脑血流量有较好的改善,三个月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也有较好结果。我们认为“活血化瘀”的中药,因安全性高,可积极地推广使用,以填补tPA在急性中风使用之不足处,并且早期使用穿颅超音波仪器(TCD)评估大脑缺血性中风病患的血液动力改变的情况,可作为往后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  相似文献   
30.
本文运用活血化瘀、通经行水法为主,治疗输卵管积水炎症因素所致不孕,对伴有排卵障碍者加用克罗米酚、HCG药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特介绍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均来自1996年1月~2006年1月门诊病人,经临床一般检查、B超检查及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排除其他因素所致不孕,确诊为输卵管积水炎症所致的不孕症,男方生殖功能无异常。门诊治疗3个月以上者为本文统计对象,共计186例。186例不孕患者中原发性不孕155例,占83·33%,继发性不孕者31例占16·67%。输卵管积水部位,左侧积水22例,右侧积水30例,双侧积水者134例,分别占患者总数的11·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