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87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27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38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402篇
内科学   3443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4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264篇
综合类   5857篇
预防医学   86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472篇
  33篇
中国医学   123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423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432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84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976篇
  2012年   1201篇
  2011年   1334篇
  2010年   1232篇
  2009年   1106篇
  2008年   1265篇
  2007年   1097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934篇
  2004年   719篇
  2003年   538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261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早期强化降脂治疗对病人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 7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均在入院后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n=39例),辛伐他汀组(n=40例 ),辛伐他汀组根据LDL-C达标情况( <2. 6mmol/L)增量,剂量 20~40mg/d,以心电图 12导联ST段压低数值总和 (∑ST)和 1周内心绞痛发作次数作为心肌缺血指标,入院 24h及治疗 8周后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糖,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同时观察 6个月内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用药前后组间比较:两组病人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ST较前均明显下降,辛伐他汀组更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5或P<0. 01);HDL C前后变化无明显差异(P>0. 05),辛伐他汀组半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均少于安慰剂组,有显著差异(P<0. 05),脑卒中及心源性猝死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0. 05 ),辛伐他汀组有 2例出现一过性血清转氨酶(ALT)轻度升高, 2例病人出现腹胀。结论 辛伐他汀早期对ACS干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证实早期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4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检测各组惠者胆红素(Bil)及CRP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①SAP组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SAP组CRP高于对照组。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CRP、Tbil均高于对照组。③AMl组和UAP组Tbil水平相近。④AMI组CRP较UAP组相比,其值明显增加。结论Bil、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CRP且与冠心病的严重性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冯庚  郭志红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8):1557-155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如何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是一种人人都有的生命老化现象,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弥漫性、多系统的动脉血管内膜炎性疾病。动脉内膜内逐渐发生粥样斑块,使血管内径不断变小,从而发生堵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方向大致有三,即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多数情况下可以合并存在。动脉硬化是一个发展-消退-再发展的漫长过程,往往要经过20年以上才出现症状。  相似文献   
994.
冯庚  郭志红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644-1645
冠心病为什么会突然发作?这个问题已经研究了20多年.多年来医生们认为冠心病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主要是由冠脉粥样斑块的大小以及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决定的,这就是所谓的“冠脉腔学说”.根据这种理论,冠脉粥样斑块越大,管腔狭窄越严重,就越容易发生急性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及临床特点.方法观察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冠脉3支病变和弥漫性病变发生率分别为55.56%,57.78%,较非糖尿病组患者(23.33%、20.0%)明显增多(P<0.01);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比例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患者(P<0.05).结论积极防治糖尿病、控制有关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将有助于预防、延缓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用简单的血检查触珠蛋白基因型,能判明抗氧化维生素对患冠心病妇女的利、弊。作者发现,触珠蛋白型别对糖尿病妇女影响很大。提示检查触珠蛋白可能证明哪些病人受益于抗氧化治疗。作者进一步分析Women’s Angiographic Vitamin and Estrogen,WAVE临床试验,并随机观察423名至少有1支冠脉狭窄15%~75%的绝经妇女服维生素C和E(用与不用HRT)的结果。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997.
2003年1月~2005年8月,笔者在西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的焦虑症,并与抗焦虑西药阿普唑仑作对照,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98.
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是高龄人群最常见的心脏疾患。包括稳定性心绞痛及急性冠脉综合症。其治疗策略概括为内科保守性治疗及介入侵入性治疗。药物治疗高龄患者可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肝肾功能损害、意识状态改变等药物副反应。对于48小时内心绞痛症状恶化或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有充血性心衰的症状、体征,出现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室速,心电图动态的ST段改变,心肌标记物升高患者,容易发生心梗和死亡,早期介入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手段。由于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疾患、各种脏器储备功能下降而且高龄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而且弥漫,心肌缺血面积大,  相似文献   
999.
冠心病是与糖尿病相关的大血管病变,糖尿病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医生经常发现糖尿病和冠心病是“难兄难弟”,它们“蛇鼠一窝”,“勾结”在一起,“狼狈为奸”,互相促进,损害人们的健康。有关调查显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中,有1/3~1/2的患者会发生糖代谢紊乱。通  相似文献   
1000.
血浆髓过氧化物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ACS(5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4例)和对照组(54例)3组患者的血浆MPO、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浓度,比较各组的差异;所有患者常规治疗,随访半年,记录心脏事件。结果:ACS组血浆MPO浓度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患者(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ACS组患者血浆MPO与hsCRP,cTnI及心血管传统危险因素无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MPO、空腹血糖和性别是ACS诊断的影响因素;高浓度血浆MPO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高。结论:血浆MPO可能是ACS的生化标志物之一,可预报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