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13篇
  免费   3516篇
  国内免费   2989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290篇
妇产科学   161篇
基础医学   2656篇
口腔科学   437篇
临床医学   10777篇
内科学   10442篇
皮肤病学   163篇
神经病学   2199篇
特种医学   16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6144篇
综合类   26700篇
预防医学   4597篇
眼科学   348篇
药学   13091篇
  111篇
中国医学   13293篇
肿瘤学   423篇
  2024年   404篇
  2023年   1469篇
  2022年   1425篇
  2021年   1654篇
  2020年   1533篇
  2019年   1872篇
  2018年   816篇
  2017年   1662篇
  2016年   1861篇
  2015年   2317篇
  2014年   3941篇
  2013年   3886篇
  2012年   5157篇
  2011年   5890篇
  2010年   5551篇
  2009年   5568篇
  2008年   5710篇
  2007年   5479篇
  2006年   5056篇
  2005年   5556篇
  2004年   4518篇
  2003年   4047篇
  2002年   3557篇
  2001年   3063篇
  2000年   2358篇
  1999年   1881篇
  1998年   1590篇
  1997年   1304篇
  1996年   1145篇
  1995年   888篇
  1994年   718篇
  1993年   513篇
  1992年   325篇
  1991年   320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233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2005年11月,我科成功抢救了1例直肠癌术后化疗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众多临床报道称,在过去20年中接受冠脉搭桥术(CABG)者中可能存在种族差异。然而关于接受冠脉再成形术老人中是否亦同样存在种族差异迄今罕有报道。本文意就自1990年以来,美国国内接受CABG和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FTCA)老人的种族差异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3.
通心络胶囊(以下简称通心络)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究开发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可增加冠脉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心肌缺血。本研究旨在观察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性及安全性。1临床资料2002年3月~2004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男62例,女58例,年龄38~70岁,平均57.8岁,病程5天~30年,平均4.6年。随机分通心络组62例,对照组58例。两组年龄、病程、性别具可比性。入选标准:凡具备中医胸痹心痛主证,西医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年龄在18~70岁,每周发作2次以上的患者。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妇女,有严重的心律失常,肝、肾功…  相似文献   
64.
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依CT定位,穿刺碎吸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其本身无止血作用,如操作方法不当,术中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再次出血病人预后极差,临床上应重视再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及其与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18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移植肝恢复血液灌注后1h采取外周静脉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浓度(定义为基础肝功能),同时采用组织气体分析仪测定肝组织的氧分压,并取肝组织活检,计算水变性及坏死细胞百分比,分别对上述3项指标进行评分,再根据各指标得分之和将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划分为5级(0~Ⅳ级),统计围手术期(术后2周内)、术后近期(术后2周至1个月)、术后中远期(1个月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结果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0级者157例(A组),死亡7例(4.5%),71.4%(5/7)死于术后3-6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Ⅰ级者25例(B组),死亡5例(20.0%),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Ⅱ级者23例(C组),死亡5例(21.7%),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Ⅲ级者8例(D组),死亡7例(87.5%),85.7%(6/7)死于术后1个月内;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Ⅳ级者5例(E组),全部死亡,80.0%(4/5)死于术后1个月内。A组各期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和D组、E组(P〈0.01);B组、C组间各期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各期死亡率均低于D组、E组(P〈0.05)。结论基础肝功能、组织氧分压以及水变性和坏死细胞百分比三项指标可基本反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评级达Ⅲ~Ⅳ级者术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66.
经鼻给予抗ICAM-1抗体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鼻腔给予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克隆抗体(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经鼻给予高、中、低剂量抗ICAM-1单抗干预组.采用插线法制作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干预组于缺血1 h经鼻给予抗ICAM-1单抗,再灌24 h后取脑行冠状切片.采用TTC、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及免疫组化阳性区占总面积比.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脑标本均可见缺血侧的脑膜充血,脑组织肿胀;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及低、中、高抗ICAM-1单抗干预组脑梗死体积(以像素值表示)分别为57 042±12 483、32 871±4 325、25 932±3 103和15 325±3 356,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占总面积比分别为(6.64±0.476)%、(5.15±0.987)%、(4.36±0.682)%和(3.42±0.53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可使脑组织ICAM-1表达显著增高;(2)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可有效降低脑组织ICAM-1的表达,缩小脑梗死体积;(3)经鼻腔给予抗ICAM-1单抗的剂量同脑梗死体积呈负相关;(4)脑缺血再灌注时ICAM-1免疫组化阳性区面积比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7.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8月~2004年8月我院住院冠心病、心绞痛病人40例。所选病例均符合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的诊断标准。排除感染、急慢性炎症和免疫性疾病,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A组),平均年龄(56±10)岁,稳定型心绞痛20例(B组),平均年龄(56~11)岁,男性22例,女性18例,以上患者均行常规  相似文献   
68.
心绞痛患者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革  刘永馥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611-2611
心绞痛是不但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也给患和家庭带来许多不便,影响患的生活和工作,导致患负性自我概念的产生。负性自我概念与不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58例心绞痛患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探讨心绞痛患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关系。  相似文献   
69.
本文72例均经临床心电图、心脏彩超,Hoher及心脏ECT(静息及硝酸甘油对照试验)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均应用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扩冠药,转换酶抑制剂及抗凝剂等不同组合药物,口服效果不佳,在此基础上加入合心爽治疗。结果:这类不稳定性型心绞痛患者经加用合心爽后心绞痛症状改善有效率91.67%。服用一月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52.78%,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0.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方芳 《海南医学》2006,17(6):128-129
使用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配伍终止49天以内妊娠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开展,但药物流产有着一定的副作用,如流产后出血多、时间长,少数人还有大出血的危险[1],因此,对停经50-70天的妊娠,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仍为终止妊娠的常用手段.目前由于剖宫产手术率不断上升,如何采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减少剖宫产后再孕妇女人工流产中病人的疼痛和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是基层医院计划生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目标[2],我院对剖宫产后再孕妇女应用人流手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