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66篇
  免费   3640篇
  国内免费   3299篇
耳鼻咽喉   383篇
儿科学   489篇
妇产科学   699篇
基础医学   2599篇
口腔科学   346篇
临床医学   9278篇
内科学   7050篇
皮肤病学   301篇
神经病学   1583篇
特种医学   14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3565篇
综合类   15884篇
预防医学   2750篇
眼科学   1832篇
药学   6382篇
  131篇
中国医学   4723篇
肿瘤学   2802篇
  2024年   490篇
  2023年   1755篇
  2022年   1571篇
  2021年   1978篇
  2020年   1604篇
  2019年   1815篇
  2018年   898篇
  2017年   1527篇
  2016年   1626篇
  2015年   1893篇
  2014年   2779篇
  2013年   2756篇
  2012年   3670篇
  2011年   4056篇
  2010年   3891篇
  2009年   4074篇
  2008年   4325篇
  2007年   4045篇
  2006年   3880篇
  2005年   3596篇
  2004年   2696篇
  2003年   2000篇
  2002年   1531篇
  2001年   1179篇
  2000年   740篇
  1999年   505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81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严重内皮损伤性病理过程,具有非心源性肺水肿、缺氧、肺动脉高压和右至左分流等特征[1].  相似文献   
82.
绞股蓝总皂甙对自由基损伤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绞股蓝总皂苷(Gypenosides,GYP)对电解性自由基(OFR)损伤离体兔胸主动脉和脑基底动脉内皮的保护作用:电解性OFR使乙酰胆碱(Ach)诱导的兔主动脉环舒张百分率明显降低,舒张比值(RR)变小,使离体兔脑基底动脉灌流压升高。结果显示绞股蓝能保护血管内皮免受OFR损伤,且呈剂量依赖性,并明显抑制OFR所致灌流压升高。作用似二甲亚砜(DMSO),说明GYP对外源性OFR损伤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3.
在颅内出血病人中,氧合血红蛋白(OxyHb)引起自由基、内皮素释放,脂质过氧化物产生,血管和周围神经损害以及内皮依赖性松驰因子抑制;破坏了血管的舒张与收缩平衡,引起脑血管的痉挛。其中内皮素(ET)除强大、持久的血管收缩作用外,还具有离子运输、神经传递、下丘脑—垂体功能调节、花生四稀酸生成和基因调控等作用。OxyHb与一氧化氮(NO)有极高的亲和力和促进ET的表达和释放,构成了脑内出血病人血管痉挛主要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4.
和书玲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2):945-945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在我国正经历着专业知识的初步积累、传播、实践和发展的阶段。康复护理知识还未被人们所认识、重视,康复护理技术还未完全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将康复护理技术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能使由于损伤、急慢性疾病和老年病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不良的残疾者,不仅在功能障碍以后,还应在功能障碍出现之前形成所谓的预防康复护理,避免身体残障的形成和尽量减少或减轻残障的质或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5.
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认为是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血管系统受累 ,引起心肌炎、心包炎及心脏传导系统损害 ,严重时出现阿斯综合征等 ,病死率较高。临床上部分患者心律失常虽得以控制 ,但病情并未立即好转 ,而是逐渐出现心衰、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肝功能严重受损、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类白血病反应、胰腺炎、继发霉菌感染及贫血等一系列问题 ,表现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我院近二年来收治 3例此类患者 ,经积极综合治疗恢复 ,近期随访达临床痊愈。1 病例介绍例 1,女性 ,18岁 ,学生 ,因“反复恶心、呕吐4天 ,伴反复晕厥 1天”…  相似文献   
86.
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lmonary,cmbolish)是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的临床综台征,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美国每年新发现病例65万例以上,死亡率仅次于冠心病和肿蠕。以往认为发展中国家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率较低,胆近年发现我国此病的发病率并不比发达国家低,误诊率高达67%,生前确诊率18%~39%。病死率高达30%,其中猝死占1/3。如及时确诊和治疗,死亡率可降至2%~8%。本重点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病机制,旨在提高对其的诊断率和及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87.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类型 ,是一种以记忆认知功能障碍为首要临床表现并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变性疾病。由于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技术具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分辨力 ,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特点 ,使其在AD诊断方面的重要性越来  相似文献   
88.
汪建  熊敏 《耳鼻咽喉》2002,9(6):362-364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鼻息肉中的表达。方法:将正常鼻粘膜和鼻息肉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鼻粘膜和鼻息肉中的表达。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正常鼻粘膜呈弱阳性,在鼻息肉呈强阳性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9.
大鼠缺血心肌中VEGF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缺血心肌中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及毛细血管新生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分别检测心肌梗塞后24h,2W,2W,3W,4W缺血心肌中内皮细胞数,毛细血管密度和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1)心肌梗塞1周后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内皮细胞数均明显增加,2周后达高峰,3周后开始下降,4周后下降到1周时水平,(2)心肌梗塞24h后,VEGFmRNA表达开始增加,1周后达高峰,2周后开始逐渐下降,4周后几乎无表达;VEGF蛋白质的表达从1周后增加,2周后达高峰,3周后开始下降,4周降低到1周时水平。结论:心肌梗塞后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VEGF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增加;缺血心肌中毛细血管密度与VEGF表达的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90.
有机硝酸酯药物与内皮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多种病变,机制均与內皮功能失调有关。本文就正常内皮细胞功能,内皮功能失调与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子以及内皮功能与硝酸酯药物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