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11篇
  免费   2831篇
  国内免费   2710篇
耳鼻咽喉   416篇
儿科学   411篇
妇产科学   450篇
基础医学   2491篇
口腔科学   2977篇
临床医学   11998篇
内科学   2751篇
皮肤病学   306篇
神经病学   577篇
特种医学   27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10332篇
综合类   20437篇
预防医学   4975篇
眼科学   441篇
药学   9548篇
  113篇
中国医学   10706篇
肿瘤学   771篇
  2024年   414篇
  2023年   1246篇
  2022年   1227篇
  2021年   1579篇
  2020年   1666篇
  2019年   1623篇
  2018年   863篇
  2017年   1413篇
  2016年   1650篇
  2015年   2184篇
  2014年   3596篇
  2013年   3818篇
  2012年   4871篇
  2011年   5382篇
  2010年   4688篇
  2009年   4557篇
  2008年   5435篇
  2007年   4725篇
  2006年   4348篇
  2005年   4699篇
  2004年   3351篇
  2003年   2912篇
  2002年   2412篇
  2001年   2217篇
  2000年   1852篇
  1999年   1586篇
  1998年   1315篇
  1997年   1271篇
  1996年   1110篇
  1995年   1008篇
  1994年   874篇
  1993年   537篇
  1992年   470篇
  1991年   427篇
  1990年   388篇
  1989年   371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在初次关节成形术中无诊断价值 关节成形术术后闭式引流在许多医院已非常普遍,为研究在膝和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后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与术后伤口表浅和深部感染诊断的相关性,澳大利亚的Weinrauch近期完成了一项临床研究,他将初次接受单侧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使用闭式引流的387名患者的引流管尖端取出并培养。研究结果显示,伤口存在感染的患者引流管尖端培养均为阴性,而引流管尖端培养为阳性的患者无一存在伤口感染。由此研究人员认为,引流管尖端常规培养对于初次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感染的诊断无实际价值(ANZ,Surg,2005,75:887~888)。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下颈椎的屈曲程度与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已施行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病例的术前颈椎过屈位X线像,测量C2~C7间的角度,复习手术经过,分析可完成螺钉固定的颈椎曲度及其它相关因素。结果:在已完成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的75例患者中有58例屈颈侧位X线像显示下颈椎呈后凸状态,后凸角平均为17.25°;另17例屈颈侧位片见下颈椎呈前凸状态,但这些病例都是体形瘦长者。结论: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仅适合于下颈椎可以很好屈曲及体形瘦长的病例。  相似文献   
83.
上胸椎前方解剖关系复杂,由浅及深为肌层: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骨性结构:胸骨柄,胸锁关节;血管性结构:左、右颈总动脉,主动脉弓,无名动脉,左无名静脉,左、右头臂静脉,甲状腺下动脉,胸导管;神经组织:喉返神经,交感神经链;其他深层组织:食管,气管,甲状腺,胸腺。这些器官和组织相互交错,互为邻里,错综复杂。此处椎体或脊髓前方病变时,前方入路可直接暴露病变部位,术野清晰,手术直接,效果明确,但易损伤以上相邻组织,严重者损伤胸髓,导致患者高位截瘫。  相似文献   
8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5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9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2例(76髋)进行了平均5.6(2.5~10.5)a的随访。[结果]至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26.8(4~51)分提高到了术后的平均85.2(55~94)分,优良率为89.5%。1例感染行Ⅱ期翻修;2例在扩髓时出现股骨颈或股骨距裂缝骨折,但未到达小粗隆以下,未予特殊处置;1例出现足下垂,术后3个月后恢复,1例深静脉血栓,余病例无假体松动、断裂以及脱位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9.2%(7髋),但对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与其它病因的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并无较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医用高氧液对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70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纽(90例)和对照组(80例)。二组均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高氧液,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气分析,同期观察二组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所需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用药五天后较入院时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所需天数和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配合运用高氧液对慢阻肺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6.
<正>随着人工关节外科的不断发展和手术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髋、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目前临床上一项非常成熟的手术,但文献中有关多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护理的报道较少。现将2004-02~2005-12对12例多关节疾病患者同期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5~74岁,平均52岁。其中双侧股骨头无菌坏死5例,强直性脊柱炎2例,双膝骨关  相似文献   
87.
吉安市脂肪血报废的原因分析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肪血报废及如何将它被利用于临床的作用。方法采用离心分离技术处理脂肪血浆,而留取红细胞悬液。结果去除脂肪血浆后加入MAP保存液于浓缩红细胞中而得悬浮红细胞。加入生理盐水,而制得洗涤红细胞,有效防止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结论有效提高血液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观察强化极化液辅以中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2 7例冠心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 67例 ,对照组 60例 ,治疗组给予强化极化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应用极化液、能量合剂 ,及其他综合治疗措施。 2组均以 7~ 1 4d为 1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用药 1~ 2个疗程后 ,治疗组K+、Mg2 +恢复正常 ,无一例出现高钾、高镁血症及其他不良反应。心功能等级对照 :治疗组治疗后心功能Ⅰ级 2 0例 ,Ⅱ级 4例 ;对照组心功能Ⅰ级 8例 ,Ⅱ级 6例 ,Ⅲ级 2例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心脏事件死亡对照组 3例 ,治疗组无一例死亡 ,2组对比 ,P <0 .0 1。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为提高MD-1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 用葡萄糖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类型速率法和终点法,对MD-100型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参数进行选择。结果 该仪器在340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6 331±263,CV=4.15%,与NAD(P)H的摩尔吸光系数6 220相比,相差1.8%。葡萄糖己糖激酶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分别为300 s和720 s。让7名工作人员每人按终点法测得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6 459±322,6 427±501,6 507±377,6165±187,6070±245,6212±419,6329±261;CV分别为4.99%,7.81%,5.81%,3.40%,4.05%,6.76%,4.12%。吸液量分别为400,500,600μl时排空和不排空状态下的吸光度影响率分别为2.82%,0.94%,0.39%和1.66%,0.41%,0.11%。结论 应定期对仪器的摩尔吸光系数进行检查与校正,并对使用终点法测试的项目应对反应达到平衡即延迟时间进行选择,提高该仪器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及仪器测试速度。在保证测试结果准确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试剂用量,降低试验的成本。测定时应设定为非排空状态。  相似文献   
90.
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选择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分析加压空心钉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的适应证与临床疗效。方法1994~2004年分别使用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或肌骨瓣植入术(内固定组43例)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组46例)治疗中老年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共89例,随访并比较分析疗效及适应证。结果内固定组平均住院天数及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少,与置换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部患者获得24~56个月(平均48.5个月)的随访;关节功能评价采用Harris评分,内固定组从术前的平均45.2分提高到术后79.6分,置换组从术前的平均45.2分提高到术后90.4分,两组术后功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GardenⅢ型的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65岁)宜首选加压空心钉内固定加带血管或肌骨瓣植入术;年龄相对较大(>65岁)的GardenⅢ、Ⅳ型患者宜首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