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7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6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725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96篇
  3篇
中国医学   2024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服用六味地黄丸能否防治后囊混浊发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临床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服用六味地黄丸32例35眼,经过3个月~3年随访。结果 32例35眼中后襄清晰透明(0级)28例31眼;后囊轻度混浊,但不影响视力,眼底清晰可见(Ⅰ级)4例4眼;后囊混浊影响视力,眼底视不清或眼底模糊可为(Ⅱ级)0眼。结论 人工晶体术后应用六味地黄丸能有效的防治后襄混浊并能抑制色素膜炎症反应是有效且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六味地黄颗粒剂与丸剂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味地黄丸 (简称丸剂 )是传统的中成药 ,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 6味中药材经粉碎后用蜂蜜配制而成。在临床上曾发挥了卓越的效能 ,但随着医药科技的进步 ,发现其有作用慢 ,含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服用 ,水分高易于霉变、不利于贮存等缺点。六味地黄颗粒剂 (简称颗粒剂 )取代了传统剂型 ,既保留了原药成分含量高的优点 ,又有用量小、口感好、起效快、疗效高等特点。本实验就两种剂型在药效学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1 材料  地黄、山药 (购于河南省温县医药公司 ) ,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 (购于河北省承德市医药公…  相似文献   
63.
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方朝晖  张超 《陕西中医》1998,19(3):117-117
采用六味地黄丸辨证加减治疗老年性便秘56例,总有效率92.86%,且疗效与患者的年龄和病程均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本方通过滋补肾阴、肾阳,以增强生津润肠通便之功。  相似文献   
64.
1991年~1997年,我们对106例颈椎病眩晕患者用中药结合体外反搏治疗,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06例均为门诊患者,并均以眩晕为主要临床症状,经颈椎X线摄片或CT检查,参照《骨科手册》(杨克勤主编.第3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50—553)标准确诊为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参照《内科急危重症中医诊疗及抢救全书》(梅广源主编.第1版.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04—214)分为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4型。其中男性52例,女性54例,年龄39~64岁,平均52岁,病程3天~7年,平均12年,其中伴高血压史19例…  相似文献   
65.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组成。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笔者近十年来用此方加味治疗足跟痛收到满意效果。体会:《临证备案》论治足跟痛曰:“虽系小病,治宜峻补“。足跟痛属肝肾阴血不足,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阴血亏损则筋骨...  相似文献   
66.
六味地黄丸内服加局部外洗治疗老年性阴道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阴道炎是绝经期妇女或双侧卵巢已切除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患者外阴瘙痒、灼痛 ,外阴皮肤及阴道黏膜出现红肿或继发感染 ,甚则外阴皮肤可见苔藓样变。该病夜晚加重 ,患者痛苦异常。笔者 2 0 0 2年 6月— 2 0 0 3年 12月用六味地黄丸加局部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 6 8  相似文献   
67.
六味地黄丸的"后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时民 《中国药店》2005,(5):100-1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医疗保健消费已经越来越为消费者所重视.在这一类消费中,中成药和保健品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品类繁多的中成药中,六味地黄丸成了消费者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市场的六味地黄丸年销售额达到了4000万元.专家估计,全国六味地黄丸的市场容量可能突破10亿元大关.而且,还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8.
2001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采用自制加味地黄丸治疗糖耐量损害(IGT)患者60例,并与六味地黄丸治疗60例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参照1999年WHO提出的IGT的临床诊断标准,选择本院糖尿病专科门诊确诊为IGT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加味地黄丸组(治疗组)和六味地黄丸组(对照组  相似文献   
69.
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含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对控制六味地黄丸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甲醇-水-醋酸铵(68:12:20:0.5)为流动相。结果:熊果酸平均回收率为101.58%,RSD为2.62%。结论:应用HPLC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70.
八味地黄汤各药味对附子生物碱影响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八味地黄汤为研究对象,考察各药味对附子生物碱的影响规律,揭示附子配伍组方的科学内涵,为科学阐释八味地黄汤配伍规律提供化学依据。方法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别对八味地黄汤,附子加山茱萸、山药、肉桂、丹皮、泽泻、地黄、茯苓共煎液以及次乌头碱加山茱萸、山药共煎液进行系统考察。结果次乌头碱加山药、山茱萸,附子加山药等共煎液中次乌头碱含量较高;八味地黄汤、附子加山茱萸共煎液中次乌头碱含量较低;肉桂、丹皮、泽泻、地黄、茯苓等对附子生物碱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八味地黄汤中乌头碱和中乌头碱水解和溶出比较完全,次乌头碱的含量较少,次乌头碱的减少是由于水解以及溶出受到抑制导致。其中山茱萸对制附子起减毒作用,其减毒机制主要是抑制了制附子中次乌头碱的溶出。而山药则能导致附子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