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9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0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723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93篇
  2篇
中国医学   201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岳雯 《陕西中医》2009,30(9):1253-1254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地黄丸对排卵障碍性不孕卵巢核仁组成区蛋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各组均于月经第5~12d进行干预。在无菌条件下于卵泡成熟期从卵泡液中取出颗粒细胞,采用免疫组化SP法,以核仁组成区蛋白嗜银染色为指标,检测20例中药治疗和西药尿促性素(HMG)治疗后卵巢颗粒细胞组织中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计数,并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性,观察卵巢颗粒细胞、间质腺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AgNOR颗粒数形态多为聚集型和弥散型,中药组的AgNOR计数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六味地黄丸能够使卵巢颗粒细胞增殖、促进卵泡发育。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加减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火旺兼胃热炽盛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79例ICPP女孩乳房发育均超过TannerⅡ期,其中59例使用加减知柏地黄丸合剂治疗,20例使用加减知柏地黄丸联合甲地孕酮治疗作为对照,疗程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清FSH、LH、E2、GH水平及子宫容积、卵巢容积、骨龄和乳房直径等的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乳房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均为P<0.01),且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FSH、LH、E2、GH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治疗组的LH和E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分别为P<0.05、P<0.01)。对照组E2较治疗前亦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生殖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子宫容积较治疗前有下降趋势,右卵巢容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对照组子宫容积较治疗前变化不大,而左卵巢容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卵巢容积无显著性差别(P>0.05)。两组骨龄较治疗前无进展(P>0.05)。结论:加减知柏地黄丸能使提前出现的第二性征如增大的乳房明显回缩;并能降低患儿提前升高的血清生殖激素,其中以降低LH和E2明显;控制骨龄的继续发育;使提前发育的卵巢和子宫缩小,尤其对卵巢的影响更为明显。加减知柏地黄丸联合联合甲地孕酮应用亦有类似效应,二者并无协同增强作用,但加减知柏地黄丸能弥补甲地孕酮不能抑制骨骺融合过快的缺陷。  相似文献   
33.
六味地黄汤加味治血淋1例饶亚非(湖北省黄梅县龙感湖农场职工医院436503)关键词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血淋,中医药疗法王某某,女,20岁,1990年3月10日初诊。自述半年前因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后见尿频、尿急,小便热涩淋痛,腰酸胀,无浮肿.尿常规:蛋...  相似文献   
34.
地黄丸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11月~1990年3月北京中医院门诊和病房用地黄丸(包括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治疗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60例,观察了地黄丸对患儿免疫功能和微量元素的影响,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0例患儿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岁以内2例,1~3岁15例,3~7岁34例;7~14岁9例,最小者10个月,最大者14岁,平均年龄5.04岁。病例选择根据1988年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几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制订的小儿脾虚证的诊断标准:凡是经常呼吸道反复感染,平均每月最少一次以上,临床具备面色萎黄、食欲不佳、多汗、大便不调等症状。中医辨证属脾虚型,列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分别用六味地黄丸(26例),麦味地黄丸(22例)杞菊地黄丸(12例)治疗。  相似文献   
35.
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月仙 《医药导报》1997,16(2):72-72,75
中西医结合,口服六味地黄治疗肺肺心病8例,男6例,女2例,3个月为1疗程。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6.
杞菊地黄丸水提取物依次通过强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强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分离得到甜菜碱(Bataine),然后与雷氏盐形成沉淀,沉淀用700g/L丙酮溶解,用比色法在λmax525nm处测定其含量,两个厂家生产的杞菊地黄丸中甜菜碱的含量分别为0.066%,0.074%,平均回收率为97.00%,相对标准差为0.83%,相关系数为0.9998.  相似文献   
37.
六味地黄丸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正十六烷为内标.结果:在2.2~11.0 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测得平均回收率为99.98%,RSD为1.11%.结论:本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9.
差示光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用差示光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的含量。方法:采用乙醇浸出提取,缺丹皮酚样品为空白样品。以蒸馏水和0.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定容,选择352nm为测定波长,370nm为参比波长。结果:丹皮酚浓度在6~18μg·ml-1范围内ΔA与溶液浓度呈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101.7%。结论:该法能有效地消除六味地黄丸中其它成分对丹皮酚含量测定的影响,而且简便、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0.
六味地黄丸为滋补肝肾的常用基础方,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中药组成,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科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的治疗,本研究对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