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0 毫秒
21.
人体免疫系统是由细胞和器官构成的复杂组织,也是身体抵抗疾病的主要防卫机制之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当人们有不适或是生病时,身体可以自动从自身的"药铺"中找到30~40种"特效药"来对症治疗。这些"特效药"是由人体分泌的激素、免疫抗体等物质共同组成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大约有10%的癌症患者可以痊愈,人体免疫系统的和谐是癌症自然消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2.
杨少菁 《北京医学》2005,27(3):189-189
我院于2004年5月收治1例曾4次妊娠、胎儿或死宫内、或为死胎而怀疑其血清中有免疫性抗体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同种免疫性抗体阳性患者术后血小板的输注情况。方法1)检测HSCT术前和术后HLA抗体、血小板特异性(HPA)抗体。2)移植术后采用补体依赖淋巴细胞毒试验(CDC)配合血小板输注,观察输注后患者的血小板增加修正值(CCI)。结果1)术前HLA抗体阳性9名,强度为22%-72%,HPA抗体阳性1名;术后HLA抗体阳性8名,强度为15%-45%,HPA抗体阴性9名;2)输注术后血清CDC配合血小板9名,其中4名达到血小板有效输注;5名血小板无效输注;3)5名无效输注患者输注术前和术后血清CDC配合血小板,其中4名达到血小板有效输注,与其输注术前血清CDC配合血小板CCI值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名术前HPA抗体阳性患者仍为血小板无效输注。结论HSCT前应监测患者HLA和HPA抗体及其强度,术前保存HLA抗体强度较高血清,有助于术后筛选有效的血小板供者。  相似文献   
24.
我院1例7月早产新生儿窒息肺炎的重症患儿,因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引起体内红细胞被青霉素致敏,血清中有该药物的复合物存在,导致菠萝酶、抗人球蛋白介质交叉配血不合而查找原因,排除了血型免疫抗体,鉴定证实为青霉素药物免疫抗体.避免了继续使用青霉素可能发生的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保证了临床的抢救治疗及安全用药.该病人停用青霉素7d后,其抗体自行消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labeling and tracing in vitro go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by bromodeoxyuridine (BrdU)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f its optimal concentration, incubating time and cytotoxicity. Methods A healthy goat, aged 10 months old, male, weighing 32 kg, was used in this study. Bone marrow was aspirated. BMS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using the adherence method in vitro. The fourth passage of BMSCs (P4) were incubated with BrdU at 5, 10, 15, 20 μmol/L as 5, 10, 15, 20 μmol/L BMSC groups. Cells were not labeled by BrdU as negative control.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induc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goat BMSCs; the optimal mass concentration and incubation time of 5-BrdU labeling; cell positive rate at 12, 24, 48 and 72 hours in each group using immunofluoreseenee; the cell survival rate after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BrdU ladling by trypan-blue exclusion. Results The morphology of the primary and passage goat BMSCs was fusiform in shape. Goat BMSCs could differentiate into osteoblasts and chondrocytes following induction. BMSC nucleus showed green fluorescence under fluorescence microscope after being labeled by BrdU. The mean labeling rat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and incubation time of BrdU, and reached to (93.32± 3.25)% after incubation in 15 μmol/L, BrdU for 48 hour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15 μmol/L BrdU for 72 hours, 20 μmol/L BrdU for 48 hours and 72 hours (P > 0.05), or between the other groups or time points (P < 0.05). The labeling rate of the blank control group was 0. The cell survival rate was all above 90% (P > 0.05). Conclusions BrdU can be used as a labeling marker for goat BMSC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15 μmol/L and the incubation time is 48 hours, the optimal labeling effect can be achieved. Goat BMSCs labeled with BrdU i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safety.  相似文献   
26.
输血前抗体筛选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保证患者的临床输血安全 ,自 2 0 0 0年 1 1月起作者对本院所有需输血的患者输血前进行抗体筛选 ,发现阳性结果1 1例 (其中假阳性 2例 )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 1月起需输血的患者 72 2 8例 ,其中 ,男 4 1 2 3例 ,女 31 0 5例。年龄 1个月~ 85岁 ,平均 4 9岁。1 .2 试剂 普细胞、抗球蛋白试剂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 ,凝聚胺试剂由武汉金宏科技发展公司提供 ,筛选细胞由本科制备 (由 3人份O型正常人红细胞混合 )。1 .3 方法 取被检血清 2滴 ,加入筛选细胞 1滴 ,采用凝聚胺技术鉴定 ,按操作说明书判定结…  相似文献   
27.
放射免疫显象时的肠道放射性常导致腹部显像结果判断的困难。为了研究肠道放射性来源机理,将大鼠分为胆总管切断组和对照组,在注射111铟标记的ZME-0l8(抗黑色素瘤,IgG2a)后,肠道放射性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单克隆抗体ZME-0l8直接被肠壁吸收而不通过胆道排泄;在注射111铟标记的ZCE-025后,胆总管切断组肠道放射性较对照组低30%,说明单克隆抗体ZCE-025(抗癌胚抗原,Ig1)既被肠壁直接吸收,又通过胆道排泄。  相似文献   
28.
29.
自然流产指妊娠在28w以前自行终止、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者,发生率为15%~25%。若连续发生了3次或3次以上的自然流产,可称为反复自然流产(recurent or repetitive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发生率为0.4%~1.0%,如按连续发生2次计算则为5%。反复流产的病因十分复杂,除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结构畸形和感染等原因外,约有60%~70%原因不明,目前研究认为与免疫因素有关,是母体排斥胎儿的结果。其中涉及到人类白细胞抗原、血型抗原、滋养层细胞膜抗原、封闭抗体、抗生殖免疫抗体、细胞因子、胞间黏附分子、补体功能紊乱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女性不孕症患者生殖免疫抗体检测情况,为不孕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我院不孕不育科和妇产科就诊的不孕女性患者285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项生殖免疫抗体指标。结果:原发不孕组共442例(32.74%)患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继发不孕组共594例(39.44%)患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继发不孕患者生殖免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组(P<0.05)。两组生殖免疫抗体阳性患者中,以单抗体阳性为主(71.95%vs.72.39%)。两组抗体分布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殖免疫抗体阳性是影响不孕的原因之一,其中以单阳性抗体为主,且继发不孕患者阳性率高于原发不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