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262篇
内科学   2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39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6篇
  1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耐受性。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纽1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18克/次,3次/天,倍他乐克12.525毫克/次,3次/天;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克/次,3次/天,倍他乐克2525毫克/次,3次/天;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9克/次,3次/天,倍他乐克2550毫克/次,3次/天;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耐受性。结果观察纽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7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小剂量倍他乐克联合较大剂量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可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可使心肌自律性降低,较好的保护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胺碘酮与倍他乐克配伍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对86例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采用时域分析法观察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HRV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SDNN、SDANNI、SDNNI)和迷走神经功能指标(rMSSD和PNN50)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率达94%.结论:胺碘酮与倍他乐克配伍治疗室性早搏,不但能明显减少早搏次数、改善临床症状,而且能明显提高HRV,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抽取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倍他乐克,观察组使用倍他乐克联合步长稳心颗粒,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倍他乐克联合步长稳心颗粒的观察组治疗效果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确切有效,相对单独使用倍他乐克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分析其安全性。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在常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标准治疗。随访1年,观察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心射血分数(LVEF)、6 min内步行距离(MD)、心率(HR)、收缩压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均有一定效果,各项检测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出现心率过缓、血压偏低现象,但倍他乐克减量后恢复正常。结论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尚可,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80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依那普利10 mg/d,倍他乐克12.5 mg/d,在服用二药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改变、血压及心率情况,对上述二药剂量进行调整,倍他乐克剂量可增加到25~50 mg/d,依那普利剂量可增加到20~40 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显效108例、有效27例、无效例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2%(显效90例、有效31例、无效19例);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依那普利能够显著改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心脏舒张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86例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43例,对照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和螺内酯片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86例临床治疗资料,治疗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组)43例和治疗B组(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治疗组)43例。结果治疗B组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治疗A组,P<0.05,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1例,2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倍他乐克治疗方案。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射血分数(LVEF)及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LVEDD及LVEF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CHF能显著降低LVEDD,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式通过使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的联合治疗来观察患者的病情。方法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析,治疗组使用卡托普利的剂量加大,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对照方式,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来统计计数资料。结果通过比较能够得出治疗组96.15%的有效率,而对照组82.27%的有效率,由此证明明显的差异在两组患者中体现。结论在严谨的使用倍他乐克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应在临床医学中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0.
阎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5974-5975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38例住院患者均予胺碘酮静脉及口服重叠使用,并据心功能改善情况,从小剂量加用倍他乐克片并渐调整到个体化目标剂量,使胺碘酮片达到个体化最小维持量至渐停用。结果:两种药物合用1周后近期疗效及1a后远期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74%和97.34%。结论:合理应用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