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近年来,针灸作为中医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领域大放异彩,《针灸大成》是明代杨继洲从众多医籍中广泛参考吸收针灸学之论述,并附以自己的针灸治疗病案,编撰而成,从针灸治疗、针药配合等多方面对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的治疗进行论证.目前,针灸治疗小便异常的机制尚未探析完全,因此,整理《针灸大成》中与小便异常相关的条文论述,探析小便异常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针刺规律,为临床诊治小便异常提供了理论依据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分析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总院及分院就诊的94例肥胖型PCOS患者,根据是否运用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健康宣教,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及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臀比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变化情况,计算LH/FSH比值,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 3 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58%(43/48),对照组为 73.91%(34/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BMI、腰围、腰臀比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BMI、腰围、腰臀比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LH/FSH、T水平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的E2水平稍有改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者的E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周期疗法配合俞募配穴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3.
不同腧穴配伍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的效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腧穴配伍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的效应规律,寻求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的较佳腧穴配伍。从合募配穴和俞募配穴治疗胃腑病的理论依据、实验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合募配穴适用于急症、热证、腑病,俞募配穴更适用于治疗慢性胃腑疾病;合募配穴(足三里配中脘)防治应激性胃溃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4.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症[1].其病因多由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和正气亏虚等所致.主要病机是胃失和降,气逆动膈.笔者以俞募配穴针灸法治疗呃逆,选取脾胃阳虚型呃逆患者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0例,全部来自于门诊.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0岁;病程最短2d,最长持续14 d.诊断标准:①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②常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③多伴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加之灸法对慢性肾炎模型大鼠肝细胞生长因子相关指标的影响,揭示俞募配穴灸法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同时阐述其独特的治疗优势。方法:采用常用免疫复合物肾病模型造模方法皮下注射造模,造模成功后将大鼠分为模型组、艾灸组、西药对照组各8只,正常对照组(即空白对照组,8只单独笼养)。治疗分别采取灌服西药(潘生丁混悬液)以及肾俞、京门两穴温和灸两种方式进行。通过尿检检测造模进度及尿蛋白、尿潜血的表达测定;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艾灸组进行俞募配穴灸法后HGF水平表达提示艾灸组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与模型组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药组与模型组对照对比有差异性(P<0.05)。模型组(未予治疗)与正常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艾灸组与西药组的HGF水平表达提示无明显差异性,即艾灸治疗和西药治疗表达水平相当。尿检结果统计提示治疗前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对照组四组尿的尿蛋白、尿潜血统计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光镜下观察模型组、艾灸组、西药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肾脏组织形态上均有明显改变。结论:慢性肾炎大鼠动物模型经过俞募配穴灸法治疗,通过影响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正向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俞募配穴灸法可能通过调节小鼠的免疫力促进炎症恢复。同时俞募配穴灸法与西药在改善轻度疾病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方面效果相当,侧面说明俞募配穴灸法可避免药物毒理,有着潜在的安全性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46.
马娟哲  孟令坡 《四川中医》2013,(11):134-135
目的:探索治疗妊娠剧吐最佳疗法。方法:将60例妊娠剧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给予全静脉营养,治疗组再针刺中脘、胃俞(双)。结果:治疗5天,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中脘、胃俞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俞募配穴针刺联合益气化痰方治疗卒中后相关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82例卒中后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包括降压、降脂、抗感染、抗凝、祛痰、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俞募配穴针刺联合益气化痰方治疗。经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体温和白细胞的恢复时间、病灶完全吸收时间、住院时间。运用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评估患者肺炎病情程度。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of myeloid cells-1,sTREM-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的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时间、病灶完全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SI指数显著降低,以研究组降低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的CRP、sTREM-1、NL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降低的更显著(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联合益气化痰方可提高卒中后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可进一步减轻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俞募配穴”穴位贴敷辅助对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2022年11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联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俞募配穴”穴位贴敷辅助治疗,两组均完成1个月干预,并对患儿完成6个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1个月后治疗效果、肺功能水平、哮喘发作与呼吸道感染次数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俞募配穴”穴位贴敷辅助用于哮喘慢性缓解期患儿中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提升患儿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及呼吸道感染次数,降低6个月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9.
心包俞募配穴协同拮抗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包俞募配穴是否确实具有比单用俞穴或募穴更好的协同作用,抑或是具有拮抗作用.方法观察3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自身对照针刺内关、膻中、厥阴俞、膻中配伍厥阴俞4个穴组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俞募配穴对心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单用膻中或单用厥阴俞,内关单穴应用的疗效与俞募配穴具有同样优异的改善心功能的效果.结论表明心包俞募配穴具有协同作用,内关穴确实是治疗冠心病的佳穴.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俞募配穴联合脐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觉醒障碍(circadian rhythm sleep-wake disorder,CRSW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杭州市中医院的脑卒中后CRSWD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n=4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患者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俞募配穴联合脐针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5d、治疗2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清晨型-夜晚型量表(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MEQ)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的PSQI总分、PSQI-D、PSQI-G评分、MEQ评分以时点因素、时点与组别交互、组别为源的主体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总分、PSQI-C、PSQI-D、PSQI-G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E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俞募配穴联合脐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CRSWD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日间功能状态,调整昼夜节律,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