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92.
HPLC测定侧柏叶颗粒中槲皮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叶颗粒饮片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经加工炮制后经提取浓缩而成的配方颗粒.具有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等功效.临床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症状.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侧柏叶颗粒饮片中槲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有利于质量控制,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3.
祛毒汤治疗痔疮肿痛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痔肿痛是因内痔或外痔肿胀,患者自觉局部疼痛的一种症状,可见于炎性外痔、血栓外痔、内痔脱出嵌顿等疾病,临床比较常见。我院于1992年12月~1995年11月期间采用祛毒汤坐浴熏洗疗法治疗本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8~70岁,平均4229±1467岁。炎性外痔35例,血栓外痔53例,内痔脱出嵌顿12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995∶131—132)有关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瓦松、马齿苋、甘草各15g,五倍子、川椒、防风、苍术、枳壳、侧柏叶、葱…  相似文献   
94.
侧柏叶炮制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孙立立  王琦 《中成药》1995,17(7):20-22
侧柏叶及其不同制法的炮制品进行了挥发油,总黄酮和鞣质的含量测定;比较了侧柏叶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优选侧柏叶炮制工艺及合理应用提供了初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目的:正交优选出侧柏叶最佳炒炭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槲皮素为指标性成分,对炒炭的温度和时间两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侧柏炭炮制的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控制在280℃,炒制时间为5min.结论:此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内外同治斑秃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8例采用内服丹栀逍遥散加味和外用侧柏叶煎水外洗治疗,对照组15例单用侧柏叶外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而对照组仅为53.33%,两组比较,P<0.05。结论:内外同治斑秃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蜂针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7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常规蜂针疗法,治疗组41例采用蜂针对穴刺围刺结合中药外敷(处方:侧柏叶、黄柏、大黄、薄荷、泽兰)。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4%和84.1%;对照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0%和72.2%。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蜂针对穴刺围刺结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较纯蜂针疗法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98.
目的比较侧柏叶生品和炭品中鞣质的含量。方法采用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鞣质含量测定方法,即磷钼钨酸-干酪素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测定侧柏叶生品和炭品中的鞣质含量。结果线性范围为0.026~0.26mg(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5%,RSD=1.07%(n=9)。结论该方法结果可靠,可用于侧柏叶生品及炭品的鞣质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红花、当归等中药混合煎剂和单味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毛囊毛发生长与毛囊球部细胞生长活力的影响。方法:将离体培养的小鼠触须毛囊和乳鼠背部皮肤的毛囊球部细胞,分别设为对照组(W illiam s培养液)和中药组(W illiam s培养液+不同的中药煎剂)即混合组1(1.5×1-0 5g/m l),混合组2(1.5×1-0 6g/m l),混合组3(1.5×1-0 7g/m l),当归组与红花组分别为1.5×1-0 4g/m l、1.5×1-0 5g/m l,生侧柏叶组为5.0×1-0 4g/m l、5.0×1-0 5g/m l。显微镜下观察各组毛囊毛发生长情况,MTT比色试验测定各组吸光度A值。结果:毛囊培养第7天,中药混合组的毛囊毛发生长长度大于对照组和单味煎剂组(P<0.05),1.5×1-0 5g/m l混合组的毛囊毛发生长长度大于1.5×1-0 7g/m l组(P<0.05);单味中药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毛囊毛发生长长度相近。毛囊球部细胞培养72 h、96 h中药混合组的吸光度A值高于对照组(P<0.05),72 h混合组1.5×1-0 5g/m l与1.5×1-0 7g/m l的吸光度A值高于部分单药组(P<0.05);单味中药组与对照组之间以及3个浓度中药混合组之间的吸光度A值相似。结论:红花、当归等中药混合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毛囊毛发生长起促进作用,可促进毛囊球部细胞增殖;单味中药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毛囊毛发生长及毛囊球部细胞增殖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00.
侧柏中槲皮甙的HPLC法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文基  沙振方  吴静 《药学学报》1987,22(5):385-388
中医临床以侧柏叶作止血药使用。徐振文等认为侧柏叶中的止血成分可能是槲皮甙和鞣质;小岛卓夫等以Tajimas止血方法为指标,经过系统的分离和筛选,确证了侧柏叶的止血活性成分是槲皮甙。我们从侧柏叶中分离到槲皮甙,用HPLC法测定了侧柏叶中槲皮甙的含量,为侧柏叶的质量评定建立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