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22篇
综合类   244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97篇
  2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梁银华 《护理研究》2004,18(5):869-869
在手术侧卧体位摆放中,上肢的放置一直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将患侧上肢置于托手架或悬吊在撑单架上,总会有血管、神经受伤的病例发生,造成手术后上肢酸痛?我科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利用挂腿架搁置患侧上肢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不同侧卧角度对压疮高危人群风险防范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400例压疮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变换体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不同侧卧角度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压疮发生率为5.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0%(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为96.50%,高于对照组的75.50%(P0.05)。结论针对压疮高危人群采用不同侧卧角度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产妇在宫口开全后早期采取侧卧位屏气用力对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9月在北京妇产医院阴道自然分娩、孕期无合并症、妊娠38~40周、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于宫口开全后采取侧卧位,宫缩期指导产妇屏气用力50例为实验组,同时宫口开全后采取常规体位屏气用力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侧卧位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与平卧位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产妇在宫口开全后早期采取侧卧位用力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并降低会阴侧切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比较斜卧位与侧卧位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肾和(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2例,随机分成2组,斜卧位组32例,侧卧位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监测记录经皮肾工作通道数目、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中患者舒适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斜卧位组与侧卧位组在性别、年龄、结石类型、术前的合并症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斜卧位组手术时间为105±24.6 min,而侧卧位为162±40.8 min,P<0.05.术中出血量斜卧位组为106±35ml,而侧卧位为150±45 ml,P<0.05.斜卧位组的结石清除率(95.6%)高于侧卧位组(90.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患者舒适度斜卧位组明显优于侧卧位组.结论 斜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患者术中舒适度等方面优于侧卧位,是可供选择的经皮肾镜取石术体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采用侧卧位手法复位后PFNA内固定。结果 51例获6~18个月随访,平均12个月,3个月内骨折均一期愈合,未发现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现象。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94.1%。结论 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术中采用侧卧位利于骨折复位和操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侧卧位手术中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的应用效果。方法侧卧位患者摆放体位前,"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活动支撑杆处于隐形状态。患者需左侧位时,其左侧上肢位于双层托手板的下层,由医务人员做完上肢输液、动脉插管等操作后,放下左、右支撑杆,以便挡住托手板下层的上肢不移动,同时加强对上托手板的支撑作用;术中或术后要移动托手板下层的病人上肢时,打开左、右支撑杆即可。反之亦然。结果 2008年12月~2011年12月,经600余例(其中218例输液和动脉插管的上肢位于双层托手板的下层)侧卧位手术使用证明,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灵活的优点并杜绝了多次拔、插输液器与留置针的连接、动脉插管的连接而产生的病人感染的危险。结论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能完全克服其他固定双层托手架的不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老年病人行肛肠手术分别采用侧卧位和截石位,观察不同体位对病人生命体征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局部麻醉下行肛肠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成侧卧位组与截石位组,观察围术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情况及病人的舒适度。[结果]两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侧卧位时病人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波动小,稳定性高于截石位,病人舒适度较好,且医生对术野暴露较满意。[结论]老年病人肛肠手术采用侧卧位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侧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侧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68例。结果均准确建立理想的穿刺、工作通道,结石临床清除率92%,68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侧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既可达到和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基本相同的穿刺成功率和取石率,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术中患者的不适感,增加了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临床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循序减压弹力袜对折刀侧卧位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护理的影响。方法:将接受折刀侧卧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治疗。监测折刀侧卧位前、中、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监测循序减压弹力袜后折刀侧卧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两组的需要监测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及中心静脉压(CVP)变化。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血压均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折刀侧卧位后即刻相比,血压均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序减压弹力袜对折刀侧卧位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有益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0.
[摘要]目的观察欧普乐喉罩在下肢侧卧位患者全麻术中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10月,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侧卧位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欧普乐喉罩组(O组,2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20例)。麻醉诱导插管后,观察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分钟通气量(MV)、潮气量(VT)、气道峰压(P融)、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记录O组插入喉罩1次成功率、2次成功率及完成操作时间,平卧位及侧卧位呼吸道密封压(PTOP);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结果O组插入喉罩1次成功率为88%,2次成功率为100%,完成操作时间最短9S,最长126S,平均(28±13)s;O组插管期及拔管期的HR、MBP均较T组降低,T组插管期及拔管期的HR、MBP均明显高于诱导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卧位PTOP为(32.58±1.23)cmH20,侧卧位PTOP为(29.17±1.08)cmH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V、VT、Ppeak、SP02、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拔管期躁动、呛咳及咽痛发生率明显高于O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声嘶、口腔黏膜损伤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反流误吸和喉痉挛。结论侧卧位全麻手术中欧普乐喉罩可以达到和气管插管同样满意的通气效果,安全可靠;欧普乐喉罩组插管期及拔管期心血管应激反应更小,拔管期呛咳发生率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