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002篇
  免费   2808篇
  国内免费   1038篇
耳鼻咽喉   637篇
儿科学   430篇
妇产科学   509篇
基础医学   1477篇
口腔科学   497篇
临床医学   9683篇
内科学   9503篇
皮肤病学   475篇
神经病学   216篇
特种医学   26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1篇
外科学   5434篇
综合类   17067篇
预防医学   5102篇
眼科学   164篇
药学   5794篇
  62篇
中国医学   1619篇
肿瘤学   4505篇
  2024年   305篇
  2023年   1193篇
  2022年   1272篇
  2021年   1464篇
  2020年   1487篇
  2019年   1481篇
  2018年   974篇
  2017年   1185篇
  2016年   1400篇
  2015年   1617篇
  2014年   2785篇
  2013年   2937篇
  2012年   3781篇
  2011年   4091篇
  2010年   3859篇
  2009年   3855篇
  2008年   4368篇
  2007年   4229篇
  2006年   3950篇
  2005年   3774篇
  2004年   2640篇
  2003年   2219篇
  2002年   1861篇
  2001年   1676篇
  2000年   1225篇
  1999年   1030篇
  1998年   993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698篇
  1995年   626篇
  1994年   482篇
  1993年   357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324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30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2~2016年五年间分离的281株结核分枝杆菌,采用比例法检测菌株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结果。结果:281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54株,总耐药率19. 22%,耐多药率为5. 70%。结论:结核病人耐药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更严格执行结核病防控策略,防止耐药病人及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NI)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和失败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的17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分析肿瘤局部相关因素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分析影响患者近期疗效、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和复发的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OS和PFS分别为77.1%、40.1%、26.0%和62.6%、30.6%、2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声音嘶哑、cN分期、cTNM分期、GTV-横径(GTV-D)和GTV-体积/长度(GTV-V/L)为影响患者O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声音嘶哑、cTNM分期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PFS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全组有75例(41.9%)患者出现复发,61例(34.1%)远处转移,其中19例(10.6%)为合并复发和远处转移。75例复发患者中64例(85.3%)患者为单纯食管复发,4例(5.3%)为单纯淋巴结复发,另7例(9.3%)患者为食管合并淋巴结复发。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R)的63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出现复发,其中仅有2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复发;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周边组织/器官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为影响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结论食管鳞癌患者接受ENI确实可行,其失败主要模式仍为食管复发;治疗前声音嘶哑、GTV-D和GTV-V/L较大、临床分期较晚和近期疗效不佳为患者预后较差的指标;肿瘤周边组织受侵、GTV-D和近期疗效是影响患者失败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 分析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 收集青岛市胸科医院外科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7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9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融入了ERAS理念,作为ER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最初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最初自主排尿的时间,术后72h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住院天数,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6.00(4.00,8.00)d和8.00(7.00,8.00)d;W=4321.000,P<0.001]、最初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时间[2.00(2.00,4.00)d和5.50(4.25,6.00)d;W=3376.000,P<0.001]、首次在床上自主排尿时间[5.00(3.00,6.00)h和9.00(7.00,9.00)h;W=3369.000,P<0.001]、术后72h疼痛评分[3.00(2.00,4.00)分和5.00(5.00,6.00)分;W=4078.500,P<0.001]、住院总天数[19.00(18.00,21.00)d和22.00(19.00,27.00)d;W=4791.500,P<0.001]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7.6%(6/79)和19.1%(13/68);χ2=4.311,P=0.038]、肺部感染发生率[2.5%(2/79)和11.8%(8/68);χ2=4.914,P=0.027]、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1.3%(1/79)和13.2%(9/68),χ2=8.258,P=0.004]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AS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2%(76/79)和85.3%(58/68),χ2=7.100,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术中肿大纵隔淋巴结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EBUS-TBNA超声内镜对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EBUS-TBNA对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的活检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行EBUS-TBNA患者的超声内镜图像。我们使用以下EBUS超声内镜特征来预测淋巴结的良恶:回声,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纵横比,形态,边界,淋巴门有无,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肿大淋巴结EBUS-TBNA超声内镜下的特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以 P<0.05 为标准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13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227个淋巴结进行回顾性分析,67.4%的肿大淋巴结被证实为恶性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声、长轴及短轴的长度、正常淋巴门结构的消失是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纵隔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可以通过这些超声特征提高EBUS-TBNA对纵隔恶性淋巴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预后一般优于淋巴结转移者。但临床仍有一定比例淋巴结转移阴性(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胃癌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此类不良预后可能与淋巴结微转移(LNM)相关。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诊断方法的应用,LNM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尤其在内镜黏膜下剥离、腹腔镜手术等微创治疗中。因此,LNM的准确诊断是胃癌患者治疗的关键,但目前对LNM的临床意义尚未达成一致共识。  相似文献   
18.
19.
高校是典型的群居环境,如果存在传染源,极易引起校内传染病的流行甚至暴发.大学生学习生活接触密切,加之学业压力大等原因,高校学生已成为肺结核发病的高危人群,有报道显示,高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1-3].目前高校肺结核防控的重要手段就是尽早发现、隔离并治疗肺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原发灶定位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估超声检查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34例PTMC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改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依据超声定位分组,分析癌灶位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颈侧各分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Ⅱ区30.6%、Ⅲ区50.7%、Ⅳ区57.5%、Ⅴ区11.3%。癌灶位于中上极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癌灶位于下极者(89.7% vs. 75.7%,P=0.038),靠近外侧者较内侧者更易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93.7% vs. 81.4%,P=0.049)。超声检查判定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43.9%、85.3%、85.7%、14.3%;特异度为91.4%、57.6%、35.1%、99.1%。超声预测Ⅲ、Ⅳ区淋巴结转移敏感度较高,Ⅱ、Ⅴ区淋巴结转移特异度较高。结论 癌灶位置与甲状腺微小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超声可为临床确定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