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34篇
  免费   3711篇
  国内免费   2202篇
耳鼻咽喉   617篇
儿科学   419篇
妇产科学   466篇
基础医学   2720篇
口腔科学   1195篇
临床医学   4801篇
内科学   2652篇
皮肤病学   292篇
神经病学   709篇
特种医学   20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2516篇
综合类   16083篇
预防医学   10361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8564篇
  86篇
中国医学   13170篇
肿瘤学   742篇
  2024年   560篇
  2023年   1612篇
  2022年   1365篇
  2021年   1463篇
  2020年   1294篇
  2019年   1254篇
  2018年   692篇
  2017年   1083篇
  2016年   1180篇
  2015年   1635篇
  2014年   3186篇
  2013年   3244篇
  2012年   5037篇
  2011年   5053篇
  2010年   4731篇
  2009年   3945篇
  2008年   4482篇
  2007年   3583篇
  2006年   3421篇
  2005年   3303篇
  2004年   2663篇
  2003年   2086篇
  2002年   1474篇
  2001年   1260篇
  2000年   1012篇
  1999年   842篇
  1998年   731篇
  1997年   818篇
  1996年   794篇
  1995年   780篇
  1994年   751篇
  1993年   565篇
  1992年   495篇
  1991年   433篇
  1990年   297篇
  1989年   331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出生队列是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对健康结局影响的重要工具, 但目前缺乏有力支撑孕前暴露特别是父系暴露对生殖健康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大型队列平台。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研究是起始于孕前阶段, 同等关注男女双方的环境、心理、行为等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 计划招募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夫妇20 800人。通过随访, 调查志愿者2年内是否自然受孕。对进入妊娠期的女性志愿者, 在孕早、中、晚期进一步随访, 并对分娩的子代随访至2岁, 监测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神经功能发育障碍等结局发生情况。各阶段分别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和生物样本, 包括精液、外周血、尿液、胎盘、脐带、脐带血、口腔拭子等。截至2022年1月, 已纳入志愿者8 698人, 分布于重庆市所有38个区/县。本队列建设目标是成为涵盖父母双方的前瞻性大样本孕前出生队列, 将以独特的设计和更加全面的视角阐明全生育周期特别是孕前期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992.
肺结节可归属中医学"肺积"的范畴,主要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以肺脾肾三脏气血阴阳虚弱为本,由外来六淫邪气或雾霾毒邪引发,以痰瘀互结为主要病理表现,虚实夹杂是其主要病机特点,现代医家认为肺结节的治疗宜扶正祛邪并举,提倡综合体质、因人制宜的辨证方法。攻补兼施应贯穿肺结节的治疗始终,根据虚实偏重合理遣方,对于无证可辨的患者,宜适当攻伐病灶,同时结合体质辨识调理。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年龄和性别标准化BMI-Z值(BMI-Z)轨迹与青春晚期(16~18岁)血压偏高的关系。方法 基于苏州市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监测项目(HPPCA)2012-2019年的数据,以2019年的监测数据为结局,将末次监测年龄为16~18岁且总监测次数≥4的11 812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运用潜变量生长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性别儿童成长过程中的BMI动态变化(BMI-Z变化轨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动态变化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的关系。结果 在男、女生中各确定了6条BMI-Z变化轨迹,分别为较瘦组、略瘦组、标准组、下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与标准组相比,男生肥胖组在青春晚期发生血压偏高的风险增加94.0%(OR=1.94,95%CI:1.43~2.63),而女生肥胖组则增加107.0%(OR=2.07,95%CI:1.33~3.22)。男女生中下降组与青春晚期血压偏高发病均没有显著关联。结论 儿童持续性肥胖会增加青春晚期罹患血压偏高的风险;若对肥胖儿童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其在青春晚期恢复正常体重,或许能降低血压偏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人体血清二噁英(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 and 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PCDD/Fs)化合物测定方法,为开展二噁英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检测技术手段。方法基于国际二噁英的测定方法—同位素稀释的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法,血清样品经C18柱固相萃取、酸性硅胶柱和活性炭柱净化的前处理方法,用DB-5MS毛细管柱(60 m×0.25 mm×0.25μm)分离,高分辨质谱检测分析。结果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35~3.26 pg/g脂肪计,采用血清国际标准参考物质(SRM 1958)进行方法验证,与SRM 1958给出的参考质量分数值范围对比,17个PCDD/Fs单体浓度测定值均在参考质量分数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为2%~19%(n=3)。该方法进一步应用于实际人体血清分析,同位素标记的17个二噁英单体回收率为61%~135%。结论本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方法性能稳定,满足人体血清二噁英检测方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测量小学体育课身体活动水平以及不同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和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课身体活动特征,为小学体育课身体活动促进提供参考。  方法  用ActiGraphGT3X对西安市某高校附属小学一、二、四年级的60名学生在3节体育课上的身体活动进行测量,依据最新体质测试成绩中的身高、体重计算BMI,并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不同年级的标准划分体重状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探索身体活动差异。  结果  小学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MVPA)比例为21.9%(8.8 min)。男、女生体育课MVPA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正常体重学生体育课MVPA比例和步数分别为25.4%和(1 247.0±326.3)步,高于偏轻体重学生,但与超重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二年级男、女生体育课MVPA比例分别为27.0%和26.4%,均高于一年级,但与四年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小学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比例较低。建议在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中,重视提高教师的身体活动促进意识,切实提高小学体育课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比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指数(BMI)与血糖水平及膳食营养摄入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于2018年6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前BMI划分为正常体质量组66例、低体质量组19例、肥胖组15例及超重组20例,采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及食物频度法,对GDM患者孕中期营养素摄入情况及活动与增重情况、孕前BMI与葡萄糖耐量试验等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4组孕前BMI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活动时间均比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及超重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孕期增重重量比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更低,肥胖组孕期增重重量比低质量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体质量组空腹血糖(FPG)比正常体质量组、肥胖组及超重组更低,肥胖组FPG比正常体质量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前BMI与FPG、1 h PG及2 h PG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孕前肥胖、超重、孕期不合理饮食以及增重过多均与GDM发生率存在密切纤细,孕期需保持营养均衡及饮食合理原则,加强孕妇饮食健康指导及围术期保健,保持保体质量科学合理增长,减少GDM发生情况,从而确保母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97.
摘 要:目的:探讨通过调节体质预防老年人常见病的对策。 方法:选择天津市某社区参加免费健康体检的65岁以上 老年人,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收集相关临床检测指标,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女性腹型肥胖发生率为 86.4%,明显高于男性的54.3%。参加体检的老年人中偏颇体质占58.9%。不同性别的老年人疾病患病率只在血脂异常方面存 在明显差异。腹型肥胖老年人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老年人。腹型肥胖老年人气虚质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体型老 年人, 而正常体型老年人中平和质的比例明显高于腹型肥胖老年人。结论:老年女性及老年腹型肥胖者是血脂异常预防的 重点人群。可针对性开展对老年女性及腹型肥胖老年人的中医体质调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体质指数(BMI)正常人群多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以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制订的MS诊断标准,符合纳入标准的正常BMI对象共5 781名(男3 069名,女2 712名)。根据BMI的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成Q1~Q4组计算性别、年龄别MS的患病率。结果 5 781名对象的MS患病率为12.71%(男性9.22%,女性16.67%,χ2 = 71.92,P<0.001)。专业技术人员的MS患病率较其它职业人群显著增高(χ2 = 19.76,P = 0.001),低学历人群的MS患病率较高学历人群显著增高(χ2 = 10.79,P = 0.005)。男性随BMI升高(Q1~Q4)MS患病率由3.21%增至17.54%(χ2 = 87.11,P<0.001);女性(Q1~Q4)MS患病率由7.32%增至29.78%(χ2 = 147.66,P<0.001)。男性各个BMI组MS患病率均低于女性(Q1:3.21% vs 7.32%,χ2 = 10.31,P<0.001;Q2:6.35% vs 10.26%,χ2 = 8.64, P<0.001;Q3:9.72% vs 19.27%,χ2 = 27.39, P<0.001;Q4:17.54% vs 29.79%,χ2 = 28.11,P<0.001)。男性随年龄升高(≤40岁~≥60岁)MS患病率由3.43%增至13.15%(χ2 = 67.09,P<0.001)、女性(≤40岁~≥60岁)MS患病率由10.72%增至24.25%(χ2 = 54.43,P<0.001);随BMI升高(Q1~Q4),伴有MS组分异常的患病率由28.51%增至40.56%(χ2 = 77.39,P<0.001)。结论 BMI正常人群仍有一定多代谢异常和MS患病率,要注意BMI正常人群的代谢性健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99.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幼儿园延迟开学,这可急坏了一些家长。近来,我们在大班微信群里经常看到家长分享的寒假生活照片和视频,而大部分家长不谋而合地都在教孩子"学拼音""练习加减法",孩子们在抽象的世界里似乎学到了不少。而作为幼儿教师,我想对家长提一些真实而客观的建议。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是否提前学习了小学的课程内容就意味着为孩子做好了进入小学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CT成像和图像分析技术,在尸体研究的基础上,对50例女性样本(18~23岁)进行全身CT横断层扫描、图像分析和测算以及建立数学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人体的质量分布、质心位置和转动惯量等惯性参数。据此,建立了直接计算中国女性青年人体各环节惯性参数的二元回归方程。为中国人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