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92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78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51.
目的 观察17-二甲胺乙胺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17-dimethylaminoeth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ein,17-DMAG)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增生抑制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方法 用CCK-8检测17-DMAG对结肠癌HT-29细胞增生的影响;DAPI染色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17-DMAG作用于HT-29细胞24 h后细胞核的形态;Annexin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实验分析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17-DMAG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生.0.1μmol/L、0.25μmol/L 、0.5μmol/L、1.0μmol/L、2.5μmol/L和0.5μmol/L作用于HT-29细胞24 h后,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14.36±0.95)%、(22.17±1.15)%、(28.45±1.16)%、(35.04±1.58)%、(46.85±2.44)%和(57.19±2.06)%;作用48h后,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20.80±1.17)%、(27.55±0.65)%、(33.33±1.23)%、(46.20±4.76)%、(55.45±4.47)%和(61.75±2.72)%;作用72h,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29.62±2.27)%、(39.19±1.74)%、(44.29±2.00)%、(50.66±2.17)%、(58.84±3.18)%和(70.74±2.65)%.DAPI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0.25μmol/L、0.5μmol/L、1.0μmol/L与2.5μmol/L的17-DMAG作用HT-29细胞24h,均可见到细胞凋亡的改变.AnnexinV-FITC双染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HT-29细胞24h的自然总凋亡率(早期+晚期)为(2.72±0.57)%,0.25μmol/L、0.5μmol/L、1.0μmol/L和2.5μmol/L 17-DMAG干预24 h后细胞总凋亡率分别为(5.38±0.46)%、(6.88±0.52)%、(10.44±0.32)%与(17.87±4.66)%,不同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DMAG药物作用HT-29细胞24h,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有增加趋势.结论 17-DMAG体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HT-29细胞增生,诱导其通过Caspase-3途径凋亡.  相似文献   
52.
不同地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T分型与耐药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国 4个省市自然人群中学龄儿童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groupAofStreptococcus,GAS)T分型与耐药关系。方法 T凝集法将GAS进行T分型 ,再用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药敏试验。测试江陵 5 7株、丰满 95株、重庆 71株、广州 397株GAS。结果 不同T型的GAS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红霉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依序为T4、T1、T11、T6、T12 ;对氯林可霉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为T1、T12、T6 ;对四环素耐药率高的菌型为T11、T3/B、T12、T4、T1。除广州农村外 ,各地的优势菌型为T1型 ,但不同地区T1型GAS的耐药率有差异 (P <0 .0 1)。结论  4个省市自然人群儿童中携带的GAS对红霉素、氯林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与T型有关 ,不同T型的GAS耐药率不同 ;同一T型GAS的耐药性有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及四环素眼膏对全麻手术患者眼睛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013年6~12月在我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全麻患者60例,再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全麻后常规用四环素眼膏涂眼;观察组30例,全麻后应用贝复舒滴眼液进行眼睛保护.比较两组患者眼睛的使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共出现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13.3%,其中暂时性视力模糊者3例,出现异物感1例,未见暴露性角膜炎及结膜炎发生.对照组术后共出现并发症17例,发生率为56.7%,其中暂时性视力模糊者15例,暴露性角膜炎症状3例,出现或合并异物感7例;3例暴露性角膜炎患者中有2例合并结膜炎,应用贝复舒及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治疗2~4d后症状消失.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手术患者术前使用贝复舒滴眼液进行眼睛保护,可减少术后暴露性角膜炎等常见眼科疾病的发生,为全麻手术提供一种效果好、便捷、安全可靠的新型眼睛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54.
陈宇  李秀岚 《哈尔滨医药》2011,31(5):368-368
美他环素属四环素类抗生素,用于衣原体感染、立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回归热等非细菌性感染及敏感细菌所致胃肠道、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有较好的疗效.近几年使用过程中发现个别患者有轻微的光敏反应,虽然反应发生率小,反应程度较低,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给患者带来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  相似文献   
55.
目的:应用激光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LCM)结合蛋白组学技术筛查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ohydrolase1,DDAH-1)在肝细胞癌表达的变化。方法:选取2003-2006年间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40例。利用LCM技术分离捕获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肝实质细胞,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two 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筛选全部标本共同差异表达频率>80%、差异强度>3倍的蛋白质点;应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lectrospray ionis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MS/MS)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对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分析;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化对差异蛋白DDAH-1进行检测。结果:2-DE筛查获得在肝癌及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共20个,通过质谱鉴定获得12个蛋白质,其中5个在肝癌组织表达上调,7个下调;这12个蛋白质与细胞代谢、增殖、分化及信号调控相关,其中的DDAH-1是参与调控一氧化氮相关通路的重要酶。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20例标本中16例DDAH-1表达明显升高;免疫组化检测证实,10例标本DDAH-1全部呈强阳性表达。结论:肝细胞癌组织细胞中筛查到12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的DDAH-1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有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浊度法测定四环素的效价。方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加菌量2.0%~4.0%(v/v),37℃±0.5℃培养3~4 h 测定。结果:抗生素线性浓度为0.05~0.33μ·mL~(-1),二剂量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 为2.8%。结论:本方法灵敏、快速,影响因素较少,可作为测定四环素的效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盐酸二甲胺四环素[派丽奥(Periocline)]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门诊200例智齿冠周炎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智齿龈袋置入派丽奥。对照组100例置入碘酚。结果两组总显效率分别为85%和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派丽奥治疗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甲醛对内皮细胞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代谢的影响,分别从氧化损伤及DNA-蛋白质交联两个方面分析甲醛影响ADMA代谢的特征,研究甲醛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甲醛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建立细胞实验模型,采用DMEM(低糖)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取生长良好的3~6代细胞进行实验。分为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6.25、12.5、25、50、100、200和400μmol/L的甲醛)和对照组(加入等体积的PBS溶液),采用丙酮酸二硝基苯腙比色法、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法、化学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KCL-SDS沉淀法、SigmaPlot8.0作图。结果(1)甲醛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在本研究所用的剂量范围内,表现出2个特点:6.25~25.00μmol/L甲醛组使细胞上清液LDH漏出下降,50.00~400.00μmol/L甲醛组使细胞上清液LDH漏出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醛诱导氧化损伤,低剂量(<12.50μmol/L)甲醛对细胞内GSH含量和SOD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12.50μmol/L)甲醛能明显降低细胞内GSH含量和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上清液MDA的含量随着甲醛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相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醛对ADMA/eNOS的影响,甲醛呈浓度依赖性的诱导细胞上清液ADMA产生,并抑制细胞内DDAHⅡ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12.50μmol/L)甲醛显著提升细胞内eNOS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12.50μmol/L)甲醛呈浓度依赖性显著降低细胞内eNOS活性(P<0.05)。(4)甲醛诱导DNA-蛋白质交联,6.25~12.50μmol/L甲醛组诱导细胞内DPC交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00~400.00μmol/L甲醛组促进细胞内DNA、蛋白质发生交联,DPC交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甲醛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DMA代谢紊乱,表现为呈浓度依赖性诱导内皮细胞ADMA产生。(2)甲醛诱导ADMA代谢紊乱可能与氧化损伤和(或)DNA-蛋白质交联所致DDAHⅡ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3,4,5,6-四羟基。(口山)酮对缺氧/复氧所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3个剂量的。山酮(3、10、30μmol·L^-1)处理组。用hoechst33342染色和膜联蛋白V(Annexin V)+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仪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DDAH活性及ADMA的浓度;用活性氧及caspase-3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及caspase-3活性。结果缺氧/复氧处理PC12神经细胞能增加ROS生成,降低DDAH活性,升高ADMA水平,激活caspase-3诱导细胞凋亡。外源性ADMA(3、10和30μmol·L^-1)能激活caspase-3并诱导PC12神经细胞凋亡。3,4,5,6-四羟基。(口山)酮(3、10和30μmol·L^-1)能抑制缺氧/复氧所致的PC12神经细胞凋亡,抑制ROS生成,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水平,抑制caspase-3活性。结论3,4,5,6-四羟基。(口山)酮对缺氧/复氧所致PC12神经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氧化应激调节DDAH/ADMA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消糜栓治疗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消糜栓剂治疗,对照组用甲硝唑片治疗.60例支原体性阴道炎也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四环素与消糜栓,对照组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及四环素片.结果: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治疗组23例痊愈、2例有效,对照组17例痊愈、8例有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2%、68%,有显著差异(P<0.01).支原体性阴道炎患者:治疗组26例痊愈、3例有效;对照组有18例痊愈、10例有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6.7%、60%,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消糜栓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和支原体阴道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