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4篇
  免费   589篇
  国内免费   31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79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80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科学   103篇
综合类   1818篇
预防医学   23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1675篇
中国医学   460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205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437篇
  2012年   591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502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487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66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7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01.
双氯酚酸钠米索前列醇片的抗炎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氯酚酸钠米索前列醇片(DSMT)(20,10mg/kg)连续2d灌胃给药可显著地抑制二甲苯所致鼠耳肿胀(P〈0.01,P〈0.05);DSMT(15,7.5mg/kg)灌胃给药均可非常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至炎后3h内大鼠足肿胀;DSMT高、低剂量组(15,7.5mg/kg)灌胃给药7d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02.
体表化脓性感染是外科临床常见病,红升丹是外科提脓法祛腐常用之药,被历代医家誉为“祛腐灵药”。但大都加以其它药物配制成九一丹、八二丹、七三丹、五五丹等使用。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参考有关资料,使用纯红升丹治疗102例各类皮肤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02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64例。其中饱子丝菌病31例,股癣61例,硬节性红斑7例,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3例。2药物及治疗方法2.1独圣膏(自拟名)红升丹50g,凡士林300g,磁器内调匀,高压消毒后使用。对溃疡性皮肤病腐肉较多者,用红升丹粉撤于疮面,外敷…  相似文献   
103.
比色法测定消癌平注射液中总酚酸的含量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 建立消癌平注射液中总酚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绿原酸为对照品 ,比色法测定。结果 绿原酸回归方程为A =35 8.1 4×C - 5 .3879(r=0 .9993,n =9)。在 2 0 .5~ 32 8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 1 0 0 .4 8% ,RSD =1 .70 %。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快速 ,可作为该制剂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 ,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处理不当可引起室速、室颤。有较高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由于抗心律失常的西药 ,又有导致心律失常的作用[1 ] ,因此在临床治疗上频为棘手。笔者应用系列中药“宝命十二丹”依据中医的四诊八纲辨证施治60例室性早搏的患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资料 60例患者均符合内科学关于室早 (心律失常 )的诊断标准。其中男 3 8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5 6岁 (3 4~ 76岁 ) ;心肌缺血 10例 ,心肌梗塞 8例 ,心肌炎 2 4例 ,风湿性心脏病 8例 ,无器质性心脏病 10例。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妇痛宁颗粒剂治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制备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实验共分6组 ,实验结束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和补体C3 改变。[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D3、CD4、CD8 有明显变化 ,各项结果均P<0.01。除丹那唑对CD4、妇痛宁低剂量组对CD8,其余各组治疗作用明显 ,疗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P>0.05。模型对照组血中免疫球蛋白IgA、IgG、补体C3 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上升 ,P<0.01。IgM亦上升 ,P<0.05。除妇痛宁低剂量组 ,各组疗后数值均处于正常水平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IgE在各组间无明显变化。[结论]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的代表方妇痛宁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功能异常具有显著调整作用 ,并可能通过此途径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6.
含丹参的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晓斌  王晓雷  蔡宝昌  陈彦 《中成药》2003,25(3):191-192
目的 :研究含丹参和葡萄糖的注射液中 5 羟甲基糠醛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 :选用色谱柱 :HypersilODS(4.6mm(i.d)× 2 50mm ,5 Micro) ;流动相 :甲醇 0 .5 %冰乙酸 (1 5∶85) ;检测波长 :2 84nm ;柱温 :30 °C ;可分离 5 羟甲基糠醛峰与丹参素峰 ,分离度为 :1 .8。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排除了丹参成分的干扰 ,可用于含丹参的葡萄糖注射液中 5 羟甲基糠醛的检查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7.
提取时间、溶剂对丹参提取物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倪力军  史晓浩  高秀蛟  王宁 《中成药》2003,25(10):780-782
目的:研究提取时间、溶剂对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GEP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方法:用HPLC在不同提取时间下分别测定丹参90%乙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提取时间和提取溶剂对丹参提取液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影响显著。结论: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宜用水提取,提取的时间为40~50min;丹参酮类成分宜用乙醇提取,时间为20~30min。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丹芍颗粒对大鼠实验性紫癜性肾炎肾组织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按文献方法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及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复制实验性紫癜性肾炎大鼠模型,观察丹芍颗粒治疗前后大鼠肾组织N0、NOS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性紫癜性肾炎大鼠肾组织N0、NOS含量显著升高;丹芍颗粒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大鼠肾组织N0、NOS的含量。结论:丹芍颗粒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作用机制是降低肾组织N0、NOS含量。  相似文献   
109.
彭康  臧堃堂 《中医杂志》2003,44(9):696-697
目的:通过复制多梗塞性痴呆(MID)大鼠模型,探讨乌龙丹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液粘度、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乌龙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血液粘度、NO、ET的变化。结果:模型织大鼠全血粘度显著升高,血浆ET含量和ET/NO增高,NO则下降;给药组大鼠全血粘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ET、NO含量及ET/NO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液粘度升高,血管及神经细胞等分泌的ET、NO失调参与了多梗塞性痴呆病理发展过程,且相互影响。乌龙丹对多梗塞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液粘度升高、NO和ET分泌异常有对抗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绞股蓝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绞股蓝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与结果: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通过对动物行为评分,脑栓塞区含水量、重量比测定以及脑组织病理学观察证实。给药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绞股蓝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脑组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