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7篇
  免费   594篇
  国内免费   654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313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1353篇
内科学   1749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132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716篇
综合类   4530篇
预防医学   978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3584篇
  12篇
中国医学   3215篇
肿瘤学   17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49篇
  2014年   481篇
  2013年   547篇
  2012年   823篇
  2011年   998篇
  2010年   761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961篇
  2007年   990篇
  2006年   1095篇
  2005年   1035篇
  2004年   880篇
  2003年   940篇
  2002年   735篇
  2001年   694篇
  2000年   495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447篇
  1997年   418篇
  1996年   460篇
  1995年   515篇
  1994年   407篇
  1993年   284篇
  1992年   192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67篇
  1989年   155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1临床资料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糖尿病住院患者50例,均为糖尿病肾病Ⅳ期,伴高脂血症。随机分为两组,天泉川舒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皆使用磺脲类降糖药,高血压者给予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治疗,不用其他扩血管药、ACEI类、活血化瘀及降血脂药。治疗组加用天泉川舒100ml静滴,1次/d,共14d。对入选患者观察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液黏度的变化。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BUN(11.02±4.8降至5.2±3.6mmol/L)、Cr(277.4±185.2降至106.6±113.5mmol/L)、TC(8.43±0.8…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房颤患者P波最大时限(Pmax)及P波离散度(Pd)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64例被随机分为美托洛尔治疗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2例),慢性心力衰竭基本治疗两组相同,A组加用美托洛尔12.5~75mg/d,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测量Pmax和Pmin,计算出Pd(Pd=Pmax-Pmin).结果治疗前两组Pmax和P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A组的Pmax、Pd显著降低,与B组相同时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A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比较Pmax、Pd相差有显著意义(P<0.01);而B组间相差不显著(P>0.05).A组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可明显降低Pmax、Pd,减少房颤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993.
代谢综合征增高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但噻嗪类和β阻滞剂等较旧的抗高血压剂对糖和脂质代谢有不良作用,甚至可能加重代谢综合征、增加2型糖尿病危险。最近临床试验结果提示,抑制RAS的抗高血压剂可能降低新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但这些研究中设安慰剂对照极少。大多数病例的抗糖尿病效应相对地弱。目前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telmisartan除了阻滞AT1受体外,还活化PPAR-gamma(众所周知后者是治疗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靶标),而其他的ARB大多未见有后一种性能。  相似文献   
994.
慢性心力衰竭(C耶)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候群,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每10年增加1倍,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极大影响着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传统治疗主要是针对血流动力学异常,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方案。近年来,随着人们对CHF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不断深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已被证实能够有效逆转心室重塑、缓解CHF患者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95.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历史及分类 β受体阻滞剂多年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是0.9%,因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稳定、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NYHAⅡ~Ⅵ级),均需要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Ⅰ级,证据级别A)。AMI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无心力衰竭的症状,  相似文献   
996.
戴文亭 《长寿》2006,(11):33-33
恬淡虚无,思想集中。神情自然,气和心平。意念导引,节节贯通。慢练潜修,用力匀轻。上下协和,动中求静。姿势舒展,劲力完整。动作转换,虚实分清。一势完成,似停非停。上身中正,下肢稳定。两肩两胯,放松放平。顶头竖项,阔背开胸。沉肩垂肘,臀敛腰松。开胯圆裆,腰脊率领。实腹虚腋  相似文献   
997.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历史已长达40余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β受体阻滞剂在缺血性心脏病、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中改善预后的重要临床价值已被确立,目前已作为心血管领域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临床实践中,β受体阻滞剂应用仍很不够,并且即使使用,剂量也太小。1999年在我国近2000家医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梗死和随后二级预防的使用率分别仅为43%和35%,且平均剂量仅相当于有效剂量的1/4左右。这大多源于医生对β受体阻滞剂副作用的顾虑。如担心β受体阻滞剂引起支气管痉挛,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往往应用不充分甚至不被使用。事实上,这些患者的预后更差,可能从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中更能获益。这里介绍一例心衰合并COPD的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998.
徐罡 《首都医药》2006,13(1):47-50
有人称他为“当代李时珍”。有人称他为“中草药活字典”。他通过自学,精通掌握英、德、俄等多国语言。他是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的首批院士。他六进西藏,对我国藏医藏药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他深入危险地区,探寻药用植物。为防止叛匪袭击,每次出行,他的腰间总要别着上了膛的手枪。他为推动中国药用植物的发展并走向世界,曾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留下过足迹。他就是我国药用植物和中药现代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  相似文献   
999.
心率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中末阶段,β阻滞剂是心率衰竭治疗的标准用药,作为第三代β1β2和a1受体,已成为该类药物中的首选药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卡维地洛对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广义的药毒是药之偏性,用来补偏救弊治疗疾病;狭义的药毒是指药性强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致死者。中药有剧毒、大毒、小毒之分,治病有“以毒攻毒”,使之“有故无损”,能收到独特疗效之说。古今医药人员反复实践,采用不同的解毒方法,使中药大毒变为小毒,有毒变为无毒,保证了疗效,又使药毒对人体不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