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40篇
  免费   778篇
  国内免费   493篇
耳鼻咽喉   139篇
儿科学   217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731篇
口腔科学   445篇
临床医学   3421篇
内科学   1027篇
皮肤病学   99篇
神经病学   1053篇
特种医学   10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139篇
综合类   6299篇
预防医学   1405篇
眼科学   158篇
药学   2459篇
  22篇
中国医学   4521篇
肿瘤学   295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390篇
  2022年   341篇
  2021年   441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448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453篇
  2015年   558篇
  2014年   1131篇
  2013年   1115篇
  2012年   1349篇
  2011年   1563篇
  2010年   1552篇
  2009年   1432篇
  2008年   1790篇
  2007年   1614篇
  2006年   1614篇
  2005年   1643篇
  2004年   1086篇
  2003年   1005篇
  2002年   859篇
  2001年   726篇
  2000年   587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405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较顺铂、卡铂毒性更低、疗效更好、抗癌谱更广,可单药或联合治疗多种类型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5-FU/LV)的FOLFOX方案疗效显著,已被广泛应用于晚期大肠癌的一线治疗及大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中[1-3]。周围神经病变是奥沙利铂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其发生率高达90%,严重时可延长治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1岁前诊断为Williams综合征患者合并先天性心血管病的发病率、类型及中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0年8月诊断为William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明确诊断,心脏超声评估患者心血管发病情况,并比较随访初始和最近或术前的血管狭窄处压差值。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110名在1岁前被确诊并进行了心血管系统检查的Williams综合征患者,确诊年龄(130±105)d,随访时间(3±2.2)年,其中男性64例,女性46例。99名(99/110,90%)患者合并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其中最常见的为主动脉瓣上狭窄,其次为外周肺动脉狭窄。在随访期间,主动脉瓣上狭窄处压差基本保持不变,而外周肺动脉狭窄压差可随时间的推移而自发降低[从(56±24)mm Hg降至(27±18)mm Hg,P<0.001]。18例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矫治主动脉瓣上狭窄,压差由术前的(105.17±39.84)mm Hg降至术后7天的(18.42±8.73)mm Hg (P<0.001),其中2名患者术后再发狭窄,1名合并重度双侧心室流出道梗阻患者死亡。 结论 Williams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主动脉瓣上狭窄和外周肺动脉狭窄为心血管畸形的主要类型,也常合并其它心内畸形。其中主动脉瓣上狭窄严重程度常保持不变,而大部分外周肺动脉狭窄包括重度狭窄均可自发地得到改善。手术治疗Williams综合征合并主动脉瓣上狭窄的疗效满意,但有再狭窄可能。  相似文献   
993.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学感染和凝血指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和血小板(PLT)在诊断慢性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并完成初次关节置换术的149例患者资料。根据术后出现慢性PJI情况分为慢性PJI组(47例)和无感染对照组(102例)。比较两组术后CRP、ESR、FBG、D-dimer、PLT和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复查结果,采用ROC法分析CRP、ESR、FBG、D-dimer、PLT和PLT/MPV对慢性PJI的诊断效力。结果 在关节置换术后,慢性PJI组CRP、ESR、FBG、D-dimer、PLT和PLT/MPV的水平显著高于无感染对照组(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RP、ESR、D-dimer,FBG、PLT/MPV均具有诊断慢性PJI的价值(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CRP、ESR、FBG和D-dimer在诊断慢性PJI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ESR、FBG和D-dimer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PLT和PLT/MPV(P<0.05)。但是,CRP、ESR、FBG和PLT/MPV诊断慢性PJI的截断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而只有D-dimer的截断值高于正常值范围。结论 FBG、D-dimer、CRP和ESR诊断慢性PJI的效能相当,且以D-dimer指标更具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邵雅楠 《中国康复》2019,34(9):477-479
目的:观察表情肌康复训练联合常规针刺对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3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加用表情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30 d后比较2组患者H B面神经功能、Sunnybrook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0d后,2组H B面神经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0d后,2组患者Sunnybrook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Sunnybrook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针刺治疗相比,联合表情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神经功能和治疗效果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阑尾周围脓肿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就诊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35例,其中70例在CEUS引导下穿刺引流(造影组),65例在二维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造影组首次穿刺治疗成功率为84.3%,明显高于对照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二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造影组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23.1%,明显高于造影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能准确评估阑尾周围脓肿内部脓腔结构,并能提高脓肿首次穿刺成功率、疗效并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为建立人周围血单核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检测方法,研究载脂蛋白E基因与儿童健康的关系,我们抽取26例健康儿童外周静脉血,分离血单核细胞,抽提RNA,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并以正常人cDNA作定量标准物,待测样品与定量标准物共扩增,计算出待测样本的个体的mRNA量.研究发现载脂蛋白E基因能在健康儿童周围血单核细胞表达,健康儿童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量为0.37±0.15 mol/mol mRNA.表明采用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来检测人周围血单核细胞载脂蛋白E基因表达的分析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实用、可靠,且能准确定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7.
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特殊亚型,其症状轻、并发症少且预后良好。因此,在临床上有必要将其与普通蛛网膜下腔出血区别对待。文章综述了这一特殊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8.
文章着重讨论有关脑出血(ICH)处理方面的新认识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最新报道。对高血压进行适当的治疗有可能预防ICH;对与ICH风险有关的微出血、载脂蛋白基因型和胆固醇的处理进行了探讨。血肿分解产物、基质金属蛋白酶、炎症标记物以及减轻损伤的方法也给予了关注。对血肿周围水肿多方面的特征做了进一步的定义,但对血肿周围缺血的证据仍难以捉摸。有关急性期血压的最新资料增强了进行临床试验的需要。由于一项里程碑式的外科手术试验——国际脑出血外科手术试验(International Surgical Trial in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STICH)发现,外科手术缺乏疗效.因此重点正在转向微创和基于导管/溶栓技术清除血块。在内科治疗方面,研究已经表明活化的Ⅶ因子可控制血肿增大。展望未来,ICH的干细胞治疗正在研究之中,一些转归研究正在展现出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将前列地尔160μ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同时将弥可保1000μg由静脉内推注,1次/日,14天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对照组只用弥可保1000μg,肌注,1次/日,疗程同治疗组。结果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流变学: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各项参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电图胫腓神经传导速度(运动和感觉):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明显的副作用。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DPN有效而安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在胆总管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5年来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的878例患者,其中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者128例(憩室组),未发现憩室者750例(非憩室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年龄、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复发率方面的差异。结果ERCP检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128例,占14.58%。憩室组平均年龄64.8岁,明显高于非憩室组54.2岁(P<0.01)。憩室组胆总管结石检出率为66.4%,非憩室组为41.3%(P<0.001)。憩室组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为24.7%,非憩室组为11.9%(P<0.01)。结论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复发率显著增高,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是胆总管结石形成的病因之一,也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