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09篇
  免费   2307篇
  国内免费   1074篇
耳鼻咽喉   150篇
儿科学   143篇
妇产科学   313篇
基础医学   844篇
口腔科学   637篇
临床医学   13140篇
内科学   1675篇
皮肤病学   330篇
神经病学   537篇
特种医学   13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4448篇
综合类   15468篇
预防医学   5043篇
眼科学   153篇
药学   8158篇
  205篇
中国医学   7999篇
肿瘤学   1244篇
  2024年   549篇
  2023年   2270篇
  2022年   1720篇
  2021年   2230篇
  2020年   2138篇
  2019年   1917篇
  2018年   745篇
  2017年   1496篇
  2016年   1508篇
  2015年   1687篇
  2014年   3359篇
  2013年   3115篇
  2012年   3847篇
  2011年   3865篇
  2010年   3509篇
  2009年   3333篇
  2008年   4268篇
  2007年   3788篇
  2006年   3295篇
  2005年   3476篇
  2004年   2200篇
  2003年   1789篇
  2002年   1118篇
  2001年   877篇
  2000年   674篇
  1999年   596篇
  1998年   443篇
  1997年   408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297篇
  1994年   266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和芬太尼在鼻中隔手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鼻中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和芬太尼组2组,记录2组患者术后0.5、1、2、4、6、8、12、16、20和24 h疼痛强度(PI),患者对镇痛效果评估,计算相应时间段镇痛药用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术后6 h后各时间点PI观察氯诺昔康组明显优于芬太尼组(P<0.05),而术后0.5、1 h芬太尼组优于氯诺昔康组P<0.05。氯诺昔康组在4 h后用药量小于芬太尼组。患者对镇痛效果评估氯诺昔康组略优于芬太尼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诺昔康镇痛效果确切,且有一定消炎消肿作用,适用于鼻中隔手术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992.
针灸镇痛在德国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德国针刺治疗多种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873例患者均采用针刺疗法,辨证取穴,手法为平补平泻法,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结果多种疼痛经针刺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疗法是治疗多种疼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儿童疼痛的护理评估及控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疼痛是一种固有的主观感受,它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感觉,同时还具有感受、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综合反应过程。这个过程又受环境、社会文化、传统习俗、个体发育阶段、心理反应模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疼痛是指发生在儿童的个体感到或自述出现严重的不舒适的感觉。患儿对疼痛的感受和疼痛的控制效果直接关系到治疗措施的效果及疾病的预后,并对其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奥施康定)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中度疼痛起始剂量大多为10mg/d,分2次服用,服用24小时如疼痛分数下降不到4分以下,则第二天加量至20mg/d,分2次服用。重度疼痛患者起始荆量大多为20mg/d,分2次服用,服用24小时如疼痛分数下降不互4分以下第二天加量至30mg/d,分2次服用,服用24小时如疼痛分数下降不至4分以下第三天加量至40mg/d,分2次服用,以此类推。结果:总有效率(CR+PR)为94.49,6(34/36),副反应:便秘者12例(33%),恶心呕吐者3例(8.3%),嗜睡2例(5.5%),头昏2例(5.5%),排尿困难1例(2.7%),没有出现呼吸抑制现象。结论:服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32例癌症晚期疼痛病人,不能口服吗啡类止痛剂,采用芬太尼透皮贴剂进行外敷治疗.观察用药前后疼痛强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方法疼痛总的缓解率为93.8%(30/32),其中完全缓解率25.0%(8/32),明显缓解率53.1%(17/32),中度缓解率15.6%(5/32)。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呕吐、嗜睡和便秘等。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可有效地控制癌性疼痛,不良反应小与吗啡类(美施康定)无明显差异。对不能口服吗啡类止痛药的病人可做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96.
患者,男,64岁,退休医务工作者。主诉于入院前5天因感觉身体虚弱乏力而食用野生“鹿茸”约10%,不久后感觉心悸烦躁、头晕,阴茎勃起,且呈持续状态,数小时后出现阴茎疼痛,行走及站立时更剧。活动受限,但无排尿困难及血尿。自行在阴茎根部用注射针头穿刺放血约10ml左右,当时效果明显,阴茎疲软,心悸、头晕等症状缓解,然而,在放血后10分钟左右阴茎再次勃起,呈持续性且疼痛更加剧烈,故来院就诊,以“阴茎异常勃起”收住。  相似文献   
997.
患者,男,45岁,于2005年2月16日因“腰痛伴放射痛2月余,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左下肢疼痛,呈持续性酸困痛,向左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足背部位放射,尤以行走、劳累、过度负重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经口服“英太青、坐骨神经痛胶囊”,脱水、活血、营养神经、激素等药物静点治疗后病情仍无缓解,并逐渐加重,行走困难。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牙髓神经对树脂充填深窝洞后疼痛性反应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树脂充填深龋洞后不同时期P物质表达变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在树脂充填侧的成牙本质细胞及胞质突区域,充填后第1、3、5天与未充填对照组相比,P物质染色均呈明显阳性显色(P<0.05),第7天充填组与对照组显色程度接近(P>0.05)。结论树脂直接充填深窝洞刺激牙髓神经产生的疼痛反应在第1~3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99.
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在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秦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5):579-581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在小儿全麻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3例ASAI~II级择期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I组)23例;芬太尼复合曲马多组(II组)20例。I组:每天给芬太尼10μg/kg+欧贝0.1mg/kg;II组:每天给芬太尼7μg/kg+曲马多3mg/kg+欧贝0.1mg/kg,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采用LCP模式(负荷量+背景剂量+PCA)镇痛。术毕给负荷量为芬太尼1μg/kg后连接百特电子泵,背景剂量2ml/h,PCA0.5ml/次,锁定时间15min,镇痛48h。由专人于术后4、12、24、48h进行镇痛及镇静评分,并记录有效按压次数、用药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各时点镇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点镇静评分I组高于II组(P<0.05)。有效按压次数及用药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I组明显高于II组(P<0.05)。结论:芬太尼与曲马多联合用于小儿全麻术后镇痛与芬太尼单独应用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平衡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分娩镇痛时连续性硬膜外应用山莨菪碱和0.125%布比卡因对第2产程、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条件相同足月妊娠单胎头位、无产科及全身并发症的初产妇,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镇痛组采用硬膜外山莨菪碱和0.125%布比卡因行分娩镇痛。结果:镇痛效果优良率91.7%,对第2产程无影响,并减少器械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比卡因复合山莨菪碱用于分娩镇痛,不增加难产率和分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