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3 毫秒
91.
本文对伴有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8.0kPa)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10日,同时进行丁胺卡那霉素血清浓度测定和肾功能检查。结果表明,缺氧患者已存在明显的肾功能损害,其丁胺卡那霉素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但肾功能检查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无明显变化。我们认为,即使在缺氧患者,只要剂量和疗程掌握适当,丁胺卡那霉素仍然可以选用。  相似文献   
92.
姜月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2):1486-1486
丁胺卡那霉素为氨基糖甙类药物。文献报道,用于临床后,其副作用以肾毒性、耳毒性居多。笔者经查找资料,未发现有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报道,只有该药的说明书中发现“失水,可使血药浓度增高,易产生毒性反应”。笔者在临床实践遇到了丁胺卡那霉素致心房纤颤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买尔旦 《中国药学杂志》1990,25(10):597-599
 本文根据伯胺类和荧光胺定量反应生成荧光产物的原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等药物的含量。结果,在介质pH8.0-8.7时,λex/λem为392、483nm,平均回收率为100.3±0.95%。此外,还初步探索了庆大霉素等5种药物的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94.
95.
作者对缺氧(PaO2<8.0kPa)的COPD患者应用丁胺卡那霉素静滴治疗,结果显示:缺氧和丁胺卡那霉素应用本身均可引起药物消除速度的下降,尤以前者明显,而肾功能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无明显变化。表明缺氧患者,只要剂量和疗程掌握适当,丁胺卡那霉素仍可选用。  相似文献   
96.
烧伤休克期家兔丁胺卡那霉素药动学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50只家兔烫伤前和烫伤后静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10mg/kg)的药动学资料比较结果表明,20~30%体表面积三度烫伤后6h、12h、24h和36h给药的40只补液家兔的丁胺卡那霉素药动学参数均表现为,半衰期(t_1/2)延长、表观分布容积(Vd)增加,清除率(CL)和曲线下面积(AUC)改变不明显;10只烫后6h给药的不补液家兔的药动学参数则为:t_1/2会延长、Vd改变不明显、CL下降和AUC增加。本研究揭示了烧伤休克期丁胺卡那霉素药动学变化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7.
微生物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丁胺卡那霉素血药浓度的相关性解放军第150医院药剂科(471031)赵爱国,顾超宁,徐美娟,胡宁,盖新硫酸丁胺卡那霉素(AMK)是一种抗菌谱较广的半合成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是临床上用来治疗G-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因其使用...  相似文献   
98.
采用随机平行法用奈替米星治疗新生儿感染45例,用丁胺卡那霉素治疗新生儿感染40例。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1%、65.0%,差异显著(P<0.01)。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5%、68.1%,差异显著(P<0.05)。奈替米星无不良反应,丁胺卡那霉素2例。  相似文献   
99.
细菌性肠炎为小儿常见消化道疾病,我院于2007年收治了16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全部为住院患儿,予以随机分为两个治疗组,即利福平灌肠组及丁胺卡那霉素灌肠组,两组各为8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丁胺卡那霉素和洁霉素联用毒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已报道我市因丁胺卡那霉素和洁霉素联用致死三例[1],对于该两抗生素联用增毒是否因混和发生反应还是进入体内代谢过程中发生?先后间隔一定时间给药致死率是否相近?笔者就此问题进行研究,为临床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1材料、方法和结果1.1材料硫酸丁胺卡那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