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8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报道用氟嗪酸治疗小儿伤寒17例,平均退热天数为6.5天,有效率为100%;丁胺卡那霉素治疗13例,平均退热时间为4.5天,有效率为61.5%。  相似文献   
62.
甲硝唑与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的配伍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微生物法测定了甲硝唑与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配伍后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两种注射液在25℃配伍后的4h内含量无变化,同时配伍后药液的pH、颜色及澄明度也无改变  相似文献   
63.
丁胺卡那霉素为卡那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若干分枝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临床应用极为广泛,致过敏者国内报道很少见,我院发生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本文应用荧光免疫法对健康人丁胺卡那霉素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此法与微生物法的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5.
66.
鞘内注入丁胺卡那霉素脑脊液浓度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鞘注丁胺卡那霉素0.1g,用生物稀释试管法,24小时动态观察。结果显示,1、2、4小时浓度高峰达10μg/ml,24小时仍可维持5.05μg/ml,未见毒副作用。本研究为应用鞘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剂量、剂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7.
报告使用丁胺卡那霉素后,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急性间质性肾炎5例。年龄1.5~4岁。丁卡剂量10~15mg/kg·d,疗程6~21天。主要临床特点为用药期间或用药后出现用原发病不能解释的肾损害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临床表现有血尿、发热、皮疹、水肿、少尿及关节酸痛。实验室检查异常表现有蛋白尿、管型尿、酸性尿、尿比重低、尿β2-MG升高、血BUN及Cr升高。丁卡所致肾损害常与剂量及疗程成正相关,本组提示常规剂量及疗程也可引起肾损害。临床医生应掌握儿童生理特点及丁卡的药理特性与使用指征。尿NAG、LyS、γ-GT及β2-MG测定有助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8.
烧伤高代谢期家兔丁胺卡那霉素药物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0只家兔烫伤前和烫伤后静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10mg/kg)的药动学资料比较的结果表明,20~30%体表面积三度烫伤后1周、2周和3周家兔的丁胺卡那霉素血浓度均明显降低;药动学参数也均表现为:半衰期(T1/2)缩短、分布容积(V1和Vd)增加、清除率(CL)增加和曲线下面积(AUC)减少。  相似文献   
69.
临床常用氨基糖苷在烫伤兔体中的药动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只家兔烫伤前和烫伤后7天静脉注射庆大霉素3mg/kg(n=7)和丁胺卡那霉素10mg/kg(n=10)的药动学资料比较的结果表明,20%体表面积三度烫伤后家兔的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血浓度均明显下降;两药分布容积(V_d)均增加,半衰期(t_(1/2))缩短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减小。本实验证实,烫伤能改变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的药动学井导致伤后两药血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70.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及健康受试者各15例,肌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4m/kg,荧光偏振免疫测定血清丁胺卡那霉素浓度,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团体t检验病人组与健康组动力学过程,研究发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