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992篇
  免费   14718篇
  国内免费   8301篇
耳鼻咽喉   1046篇
儿科学   1574篇
妇产科学   1770篇
基础医学   3697篇
口腔科学   1304篇
临床医学   43223篇
内科学   16032篇
皮肤病学   2994篇
神经病学   2918篇
特种医学   596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8篇
外科学   9459篇
综合类   87168篇
预防医学   14493篇
眼科学   3527篇
药学   37971篇
  217篇
中国医学   181705篇
肿瘤学   10319篇
  2024年   1102篇
  2023年   4269篇
  2022年   3598篇
  2021年   5353篇
  2020年   4838篇
  2019年   5662篇
  2018年   2569篇
  2017年   6567篇
  2016年   7187篇
  2015年   8224篇
  2014年   13547篇
  2013年   12876篇
  2012年   17313篇
  2011年   19620篇
  2010年   19597篇
  2009年   18453篇
  2008年   19073篇
  2007年   16518篇
  2006年   15888篇
  2005年   17240篇
  2004年   18606篇
  2003年   18903篇
  2002年   16832篇
  2001年   20263篇
  2000年   20930篇
  1999年   17753篇
  1998年   18066篇
  1997年   17294篇
  1996年   15733篇
  1995年   14421篇
  1994年   9164篇
  1993年   5346篇
  1992年   4509篇
  1991年   3724篇
  1990年   1794篇
  1989年   1744篇
  1988年   642篇
  1987年   345篇
  1986年   157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新杰 《中医研究》2003,16(1):17-18
郑玉玲主任医师潜心研究恶性肿瘤及内科疑难杂症的中西医治疗近 2 0年。应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各种恶性肿瘤及内科疑难杂症经验丰富。她认为正虚邪侵、气滞血瘀 ,痰瘀互结为基本病因病机。临证重视舌诊 ,详辨病证 ,证病结合 ,善用经方 ,衷中参西 ,善调肝护胃 ,强化后天之本 ,用药颇具特色 ,疗效显著。现介绍临床诊治特色病证四例如下 :1 顽固性呕吐证蔡某 ,男 ,6 2岁 ,于 2 0 0 2年 4月 3日因进食梗塞2月余到当地医院查纤维胃镜诊为“胃底贲门癌” ,即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行“贲门癌根治手”。并于术后化疗 ,用方案为DF +CF。即 :顺铂 ,5 …  相似文献   
992.
渗湿复明丸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4月 ,我们运用渗湿复明丸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以下简称“中浆”) 14 5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4 5例患者全部来自本院眼科门诊或病房 ,均为初发病例。其中 ,男 12 5例 ,女 2 0例 ,男女之比为6 2 5∶1;单眼发病 14 0例 ,双眼发病 5例 ;年龄最大5 2岁 ,最小的 2 1岁 ,平均年龄 4 0 78岁。2 诊断标准①眼前暗影 ,视力下降。②Amsler表查出相对性中心暗点 ,线条弯曲 ,方格变形。③检眼镜下见黄斑中心反光消失 ,色深红 ,可见水肿反光圈或有金黄色小点。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黄斑…  相似文献   
993.
高想 《国医论坛》2003,18(2):9-9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故又称金匮肾气丸 ,由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丹皮、茯苓、桂枝、附子等8味药组成 ,主治“虚劳腰痛 ,少腹拘急 ,小便不利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余尝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 ,获效颇良 ,兹举验案 3则如下。1 心绞痛钱某 ,男 ,65岁 ,2 0 0 1年 1 1月 1 7日初诊。有冠心病史 6年 ,2年前又罹患“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近4个月以来 ,每于凌晨 4时~ 5时许 ,心前区呈闷痛样发作 ,持续约 5~ 1 0 min时 ,经用硝酸酯类 (欣康 )、β受体阻断剂 (倍他乐克 )、钙拮抗剂 (恬尔心 )及肠溶阿司匹林等口服治…  相似文献   
994.
我们自 1 996年 5月~ 1 999年 1 2月用心通口服液治疗胸痹 (冠心病、心绞痛 ) 748例 ,并在情志、饮食、起因等方面对本病的形成和诱发因素进行护理 ,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随机将 88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748例中 ,男 430例 ,女 31 8例 ;年龄40岁~ 84岁 ,平均 5 7.71岁 ;病程 1个月~ 30年 ,平均 4.88年 ;劳累性心绞痛 61 6例 ,自发性心绞痛1 0 8例 ,心电图异常 646例。对照组 1 34例中 ,男 73例 ,女 61例 ;年龄 40岁~ 88岁 ,平均 5 4 .30岁 ;病程 1个月~ 2 0年 ,平均 4.86年 ;劳累性…  相似文献   
995.
辨证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罗碧贵 《国医论坛》2003,18(2):29-30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男子向老年过渡阶段 ,由于肾气渐衰 ,天癸渐竭 ,导致以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症候群。笔者采用辨证分型论治方法治疗本病 5 6例 ,获效较好 ,兹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6例为 1 997年~ 2 0 0 1年的门诊病人。其中 5 0岁~ 5 4岁 3例 ,5 5岁~ 60岁 2 5例 ,61岁~ 65岁 2 8例 ;病程 1个月~ 3个月 1 0例 ,3个月以上~半年 2 9例 ,半年以上 1 7例。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多数在 5 5岁~ 65岁之间 ,少数在 5 0岁以下 ;2患者的性欲和性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基本丧失 ;3工作能力及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明显…  相似文献   
996.
中药内外兼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翠月 《国医论坛》2003,18(3):26-26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即带状疱疹在皮肤愈合后所遗留的持续数周至数年的皮神经疼痛 ,其疼痛呈针刺样或烧灼样 ,阵发性出现 ,程度剧烈 ,以至影响饮食睡眠。西医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 ,但效果均不理想。笔者近年采用中药内外兼治 8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6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62例 ;年龄最小 35岁 ,最大 83岁 ;病程最短 3周 ,最长 4年。诊断依据 :1既往有带状疱疹病史。 2自觉带状疱疹发作时的疼痛持续至今。3疼痛特点仍呈针刺样或烧灼样 ,且阵发性出现。2 治疗方法2 .1 内治法 笔者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认为正气不足…  相似文献   
997.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元真 《国医论坛》2003,18(4):25-26
视网膜静脉阻塞中医称为“暴盲”、“视瞻昏渺”,是眼科疑难病之一 ,尤其对中央主干阻塞的治疗更为复杂困难。我们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2月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该病 45例 ,并与西药组 39例相对比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按诊断标准分型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 [1] ) ,主干阻塞与分支阻塞患者共 84例 ,按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5例中 ,男 1 9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1 8岁 ,最大 65岁 ,平均 33.4± 1 5 .6岁 ;其中主干阻塞 2 1例 ,分支阻塞 2 4例。对照组 3…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纳络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08年在我院就医的260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资料,进行前瞻性研究。选择经纳络酮治疗的179例患者。依据首次纳络酮给药量分为6组(给药量分别为0.8mg、1.6mg、2.4mg、3.2mg、4.0mg和4.8mg),以清醒时间作为观测指标:显效(分为0~1h和1~2h两组);有效(分为2~3h和3~4h两组);无效(4h以上或死亡)。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比较。结果纳络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疗效确切;使用量在2.4mg内随用药量增加疗效加强,使用3.2mg以上虽然用药量增加但疗效加强不明显,4.8mg以上可能出现毒副作用;清醒时间在4h以上死亡率较高。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用量以2.4mg性价比最佳。  相似文献   
999.
夏桂成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所致痛经特征是继发性和渐进性加重,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甚则昏厥虚脱。夏桂成老师从事妇科临床50余载,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现将其简要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 夏老发现内异症患者多有黄体功能不健,表现为基础体温(BBT)高相不稳定或偏短,并且经量偏多,多夹大块的内膜样组织。他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肾阳虚弱,经行感寒,或者  相似文献   
1000.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功能助卫气、固皮表、补中气、升清气、托疮毒、利小便。张元素谓其功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笔者现结合个人临证体会,就黄芪在治疗以气虚为主的疑难病症中的运用体会介绍如下。1 益气升阳除热 益气升阳除热,即甘温除热法,乃李东垣所创。他有感于当时医家以外感治一切发热证而提出这一观点。《内外伤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