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前、中颅底、咽及咽旁间隙肿瘤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彻底切除前、中颅底、咽、咽旁间隙肿瘤的理想手术入路。方法:采用上颌外旋入路切除累及多区的前、中颅底肿瘤16例;采用下颌外旋入路切除鼻咽、口咽及颅底肿瘤26例。结果:16例上颌外旋术后随访2—5年,生存4年以上者3例、3年以上者6例、2年以上者6例,术后1个半月死亡1例。26例下颌外旋随访8个月-6年,4例良性肿瘤无复发,存活5年以上4例、4年以上6例、3年以上3例、2年以上3例、1年以上1例。现大部分病例仍在随访中。结论:上颌外旋及下颌外旋入路是彻底切除前、中颅底、咽、咽旁间隙肿瘤的的理想、可靠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2.
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及咽旁间隙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咽及咽旁间隙肿瘤切除的最佳入路。方法:采用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及咽旁间隙肿瘤12例,其中鼻咽部肿瘤2例,口咽,喉咽部肿瘤5例,咽旁间隙肿瘤5例。对其中的3例恶性肿瘤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咽部缺损明显的3例行前臂游离皮瓣修复2例,胸大肌皮瓣修复1例。结果:12例病变均获得彻底的切除。疗效满意,未见明显的功能受损及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下颌骨外旋入路切除咽及咽旁间隙肿瘤,具有视野开阔,操作安全方便,便于修复缺损,后遗畸形轻微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咽及咽旁间隙特殊病变如血管瘤的切除。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正弦摆动模式的前庭刺激方法,对8名健康男性青年吸烟者吸烟前后视前庭眼动各参数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吸烟后即刻视网膜电位降低非常显著(P<0.01),慢相速度及增益增大非常显著(P<0.01),快相速度增大显著(P<0.05);在吸烟后30min时均未完全恢复,但已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吸烟可 以导致空中盲距增大、夜间视力降低及空晕病、前庭本体性错觉的发生,对飞行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oral cavity and oropharynx treated by radical surgery were studied. Special emphasis was placed on analysing changing trends in reconstruction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mandible and their influence on complication rates,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umour control rates. Group I consisted of 97 patients treated between 1980 and 1984 and Group 2 consisted of 153 patients treated between 1987 and 1991. Anatomical distribution of cancers and clinical stages were similar in the two groups. The major trends identified were: (i) the increasing use of free flaps for reconstruction (0 in Group 1,41% in Group 2); (ii) more conservative mandibular resection and the increasing use of mandibular swing procedures (1% in Group I, 16% in Group 2) rather than segmental mandibular resection (44% in Group 1, 13% in Group 2); (iii) fewer procedures per patient (2.6 per patient in Group 1, 1.2 per patient in Group 2); and (iv) a decrease in mean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from 34 to 16 days and fewer complications. Patients in Group 2 also had a lower rate of local recurrence of cancer when compared with patients in Group 1 (19vs29%).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运动病评定标准的科学性,采用红外热象仪及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分别测试了60名健康男性青年,在电动秋千摆动刺激前、秋千实验后即刻、休息20min后,三次的面部皮肤温度及微循环血流量,将测试数据与肉眼观察判断的面色苍白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实验后随着苍白症状的出现,面部皮肤温度下降,微循环血流量减少,肉眼观察的苍白程度与这两项指标变化不完全一致。表明肉眼观察面色苍白分度虽然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用面部皮肤温度或微循环血流量的变化来判断苍白程度,可以排除主观因素和外部影响,提高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真空变压吸附(VPSA)过程的影响因素很多,且为一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通过计算来了解各变量对过程分离性能的影响有着实验无法替代的作用。采用沥青基活性碳小球为吸附剂,建立了VPSA过程及其能耗计算的模型,模拟研究了P/F、真空压力和CO2进料浓度对VPSA过程分离性能及其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F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VPSA过程的总能耗最小;随着真空压力的减小,产品气的纯度和回收率均增大,风机能耗减小,真空泵能耗增大,总能耗增大;随着CO2进料浓度的增加,产品气的纯度和回收率均增大,相反地,风机、真空泵及过程总能耗均减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对隔夜骨科电动摆锯的清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至6月我院回收的80把电动摆锯作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0把,传统预处理方法)与实验组(40把,改良预处理方法)。比较两组电动摆锯的预处理情况、清洗消耗时间及清洗效果。结果实验组明显血污、干涸血污的把数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清洗消耗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经目测检查均清洗合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潜血试验显示,两组摆锯外表面的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摆锯内腔缝隙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预处理方法对送回消毒供应中心的电动摆锯进行处理,可减少清洗消耗时间,提高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9):89-92+封三
目的 探讨甩肩疗法联合序贯康复包治疗肱骨近端Neer 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7 年10 月~2019 年7 月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15 例肱骨近端Neer 三、四部分骨折患者,上述患者均采用甩肩疗法联合序贯康复包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VAS 评分、Neer 肩关节功能评分,并分析其并发症情况。结果 15 例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1.5 年,平均13 个月;其中局部出现水疱2 例,肩关节脱位1 例,畸形愈合1 例,创伤性关节炎1 例,未出现肱骨头坏死和神经损伤现象。VAS 评分从治疗前的(7.44±0.82)分减少至治疗后12 个月的(0.74±0.42)分,肩关节功能Neer 评分从治疗前的(24.21±7.25)分改善至治疗后12 个月的(92.25±4.54)分,上述两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甩肩疗法联合序贯康复包治疗肱骨近端Neer 三、四部分骨折,可较好地恢复肩关节功能,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且费用低廉、无手术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伤肢皮肤牵引,甩肩功能锻炼的方法治疗。本法不用麻醉、手法复位和外固定,而是利用患者的主动功能锻炼;肩部肌肉交替舒缩,使骨折逐渐复位。本法将骨折治疗的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融为一体,治疗简便,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彻底切除前中颅底、咽、咽旁间隙肿瘤的理想手术入路。方法 :采用不同部位的上颌外旋入路切除 16例前、中颅底肿瘤 ,此 16例肿瘤均累及多区 ,范围广泛 ;采用下颌外旋入路治疗 2 6例鼻咽、口咽、咽旁及颅底肿瘤。结果 :16例上颌外旋术后随访 2~ 5年 ,生存 4年以上 3例 ,3年以上 6例 ,2年以上 6例 ,术后 1.5月死亡 1例。 2 6例下颌外旋术后随访 18个月~ 6年 ,4例良性肿瘤情况良好 ,无复发 ,2 2例恶性肿瘤中 ,2例 0 .5年内死亡 ,2例 1年余复发 ,1例术后 2年死于肺部转移 ,4例存活 5年以上 ,6例存活 4年以上 ,3例存活 3年以上 ,3例存活 2年以上 ,1例存活 1年以上。大部分病例仍在继续随访中。结论 :上颌外旋及下颌外旋入路是彻底切除前中颅底、咽、咽旁间隙肿瘤理想、可靠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