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50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98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73篇
  1篇
中国医学   52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01.
目的:探究雷公藤多苷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关节血清及组织Ras/Ra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20只。模型组与干预组建立大鼠风湿关节炎模型,干预组用雷公藤多苷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以足趾肿胀度为模型标准和疗效判定指标,实验终点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Ras、Raf1以及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实验终点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滑膜组织Ras和Raf1蛋白表达量并对大鼠踝关节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Ras、Raf1、TNF-α、IL-6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血清Ras、Raf1、TNF-α、IL-6显著降低(均P<0.01);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滑膜组织Ras、Raf1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大鼠滑膜组织Ras、Raf1显著降低(均P<0.05)。HE染色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病理总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病理总评分下降(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抑制大鼠血清炎症介质释放并降低外周血和关节组织中Ras、Raf1蛋白的表达,起到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2.
About 10% of the urinary hydroxylysine is linked to peptid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cretion of peptide-bound hydroxylysine and hydroxylysine measured in the non-dialysable fraction of the urine. Non-dialysable hydroxylysine is highly glycosylated and contains mainly glucosyl-galactosyl-hydroxylysin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urinary peptide-bound hydroxylysine is present in the non-dialysable collagen polypeptides. Their unusual carbohydrate composition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3.
Doehlert设计法优化紫珠中苯乙醇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乙醇回流法提取枇杷叶紫珠中苯乙醇苷的优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为3个考察因素,苯乙醇苷含量为指标,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中的Doehlert设计法进行试验设计,并采用统计学和数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出苯乙醇苷类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的提取条件为以12倍量9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 h。结论:应用Doehlert设计的响应面优化法具有使用方便、预测性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优选刺五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HPLC测定提取物中紫丁香苷、刺五加苷E的含量。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结论:该提取工艺稳定,设计合理,重现性好,可为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135例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分为对照组、黄葵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三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使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控制血压及降蛋白尿治疗。黄葵胶囊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联合用药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每日3次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 mg/(kg.d),分3次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4、8、12周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肾功能、肝功能、血脂、血常规等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黄葵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尿蛋白均较治疗前降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黄葵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联合用药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治疗12周后黄葵胶囊组和联合用药组尿蛋白较治疗前进一步降低,且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其余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葵胶囊、雷公藤多苷片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均能降低尿蛋白,从而延缓肾功能进展,但联合治疗组不仅起效快,而且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6.
胡传芹  杨秀伟 《中国药学》2012,21(4):338-344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 (RP-HPLC-DAD) 法同时测定经典名方吴茱萸汤中7个生物碱 (去氢吴茱萸碱、10-羟基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1-甲基-2-正壬基-4(1H)喹诺酮、吴茱萸卡品碱和二氢吴茱萸卡品碱) 和2个黄酮苷 (异鼠李素-7-O-芸香糖苷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RP-HPLC分离应用反相C18 色谱柱, 甲醇-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 流速为1.0 mL/min, 检测波长为300 nm。上述9个分析物达到基线分离, 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2>0.9941),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分析方法学要求, 加样回收率为90.13%-102.48% (RSDs<3.6%)。经方法学验证, 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吴茱萸汤物质基础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7.
红景天中8种成分体外抗氧化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性研究红景天中8种苷及醇类化合物———芦丁苷、红景天苷、异槲皮苷、酪醇、络塞琳、熊果苷、络塞维、肉桂醇红景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测定8种成分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一氧化氮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能力。结果除清除羟自由基实验外,异槲皮苷和芦丁苷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化合物,其中在清除DPPH、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实验中的IC50分别为5.72和10.46,23.63和36.39,10.78和56.49 mg.L-1;而在清除羟自由基实验中,酪醇和红景天苷的作用则强于其他化合物,IC50分别为10.84和18.97 mg.L-1。结论红景天中苷及醇类成分对多种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有良好的综合抗氧化性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考察从管花肉苁蓉中提取、纯化苯乙醇总苷类物质的最佳工艺和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管花肉苁蓉中苯乙醇总苷的提取工艺,并通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液,选择最适树脂和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苯乙醇总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12倍60%乙醇,超声提取3次,每次30min,提取率95%以上,从8种大孔吸附树脂中选出纯化效果最佳的DM130树脂,最大静态吸附量为344.49mg/g,用60%乙醇洗脱,解析率达96%,纯度达97%。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周期短,成本低,所得苯乙醇总苷纯度高,对工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制备龙胆总苷胃漂浮微丸,并探讨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 采用助漂剂十六醇-微晶纤维素(7∶3),以离心造粒法制备空白丸芯(40~60目);采用HPMC-K15M为骨架材料和龙胆总苷等量混合以粉末层积法滚丸(20~30目);采用Eudragit NE 30D进行流化床包衣,制得龙胆总苷胃漂浮微丸;以龙胆苦苷为指标,《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C“转篮法”和HPLC法,测定胃漂浮微丸12 h释放度,并用Higuchi等数学模型对释放度数据进行拟合,探讨龙胆总苷胃漂浮微丸释药特性。结果 在人工胃液(pH 1.2)中,龙胆总苷胃漂浮微丸具有良好的漂浮性能和良好的缓释效果。累积释放率数据用Ritger-Peppas模型拟合度最高,相关系数R2>0.97,且0.43<n<0.85,说明龙胆总苷胃漂浮微丸释药过程是溶蚀与扩散协同作用。结论 龙胆总苷制备胃漂浮微丸工艺可行,且能够达到胃滞留缓释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中异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利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观察小叶锦鸡儿中分离出的3种异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雁靛黄素(Ⅰ)、高丽槐树-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和芒柄花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宫颈癌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化合物Ⅰ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宫颈癌细胞株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0.2、16.9μg.mL-1;化合物Ⅱ对乳腺癌细胞株、肝癌细胞株均有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7.9、18.8μg.mL-1;化合物Ⅲ对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但不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对其他两个细胞株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Ⅰ、Ⅱ对两种细胞株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Ⅲ不具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