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0篇
  免费   322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70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799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8篇
  7篇
中国医学   205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针刺、雷火灸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雷火灸结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1周为1疗程,1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雷火灸为主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热敏灸对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加中药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敏灸疗法,观察2组患者腹泻、腹水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改善情况。【结果】(1)腹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优于对照组的86.67%(P<0.05)。(2)腹水疗效:经彩超检查,治疗后2组的肝硬化腹水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肝功能作用:治疗后,2组TBIL、ALT、AST、ALB、PA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4)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治疗过程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3个月后随访,对照组腹泻治愈患者中复发5例,治疗组无复发病例。【结论】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热敏灸对肝硬化腹水并顽固性腹泻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止泻迅速、应用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并且有加速腹水消退、促进肝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灸法具有通经活络、祛湿散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升提阳气的作用,可升血中之气,通气中之滞,能通诸经,而除百病.现代研究认为,灸法能提高恶性肿瘤的免疫功能,使T细胞的免疫效应增强,提高恶性肿瘤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使INF-γ、TNF-a和IL-2升高.灸法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起到抗肿瘤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总结近5年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提出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方法 检索2008年1月-2013年6月发表的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临床疗效、临床操作、诊疗标准及作用机制角度进行探讨.结果 针灸治疗干眼症以眼周局部取穴为主,常用穴位有睛明、攒竹、太阳等,配穴以局部和远端取穴相结合为主,但诊疗标准缺乏统一,机制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 针灸通过刺激神经兴奋,促进泪腺、睑板腺主动分泌泪液,双向调节性激素水平等环节起到缓解眼部症状的功效.  相似文献   
5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为在肾气亏虚的基础上受到外力损害,或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经络受到闭阻,气血在瘀血阻滞的作用下运行不畅,筋骨得不到有效的濡养,疼痛在不同的情况下产生,造成脊柱内外阴阳失衡,最终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辨证多与脾肾精血亏虚、督脉失养有关.疼痛部位多位于督脉及膀胱经循行部位,针灸取穴多取此两经的穴位及夹脊分布的夹脊穴,此外兼取脾经、肾经、任脉等补元固本之穴或治疗腰痛的特定穴等,使经络气血得以宣通则其痛自止.  相似文献   
56.
从头颈灸疗法的定义、理论依据、灸具、应用等方面对“头颈灸”进行探讨认为,阴升阳降理论、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和名老中医周楣声教授、蔡圣朝主任医师灸法的治疗经验是头颈灸的理论和治疗应用基础.根据定位施灸、定性施灸、定量施灸以及头颈灸配合施灸法、头颈灸运动疗法的运用,佐证了头颈灸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艾灸箱由箱体、活动盖板、铁丝防护网、虑烟罩等部分组成。箱体为下部开口的中空体,箱体的上部有翻转的活动盖板,箱体前部侧壁上开有与人体颈部相对应的第一缺口,箱体后部的侧壁上开有与人体肩部相对应的第二缺口,箱体内中部装有水平的防护网,用来承托艾条和艾灰,虑烟罩包裹箱体,用于虑烟。此灸箱可对人体颈部施灸,艾灸效果好且舒适无烟。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温针灸与毫针针刺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虚寒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56例,分为温针灸组和毫针针刺组,每组各78例,均采取相同穴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温针灸组患者中,显效5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毫针针刺组的29例、24例及67.9%,温针灸组临床疗效更佳,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具有加强针感的作用,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治疗,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魏晓凡  杨会香  牟作峰  周洁  马晓辉 《全科护理》2021,19(10):1351-1354
目的:改良式艾箱灸装置在脾胃虚寒胃脘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脾胃虚寒胃脘痛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式艾箱灸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式艾箱灸装置,每周4次,每次40 min,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施灸温度-时间曲线,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止痛起效时间,评价两组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有效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胃脘痛病人使用改良式艾箱灸装置可提高临床疗效、病人满意度,缩短止痛起效时间,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