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美洛西林(mezlocillin)为半合成青霉素抗生素,属于耐酶青霉素类,具有高效、广谱杀菌作用。该药的不良反应轻微,主要为恶心、呕吐、短暂血清转氨酶升高,以及皮疹、局部疼痛等。最近,我院应用美洛西林(山东天达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H3702022l,每支1.0g,批号为041003)后发现双侧眼球不能自主下视1例,临床罕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建立美洛西林钠化学结构的确证方法。方法 通过热分析 ( TA )、元素分析( EA )、紫外吸收光谱( UV )、红外吸收光谱( IR )、核磁共振( NMR )以及质谱( MS )等分析手段对美洛西林钠样品进行结构分析。结果 证实了美洛西林钠的结构为(2S,5R,6R)-3,3-二甲基-6-[(2R)-[3-(甲磺酰基)-2-氧代-1-咪唑烷甲酰氨基]-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行,可为美洛西林钠的生产和鉴定提供较全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系统评价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所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项RCT,共560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的总有效率优于单用美洛西林(RR=1.27,95%CI 1.13~1.42,P<0.000,1);退热时间(MD=-1.63,95%CI -1.71~-1.56,P<0.000,01)、咳嗽消失时间(MD=-2.19,95%CI -2.61~-1.78,P<0.000,01)、啰音消失时间(MD=-1.76,95%CI -2.32~-1.19,P<0.000,01)、X线表现消失时间(MD=-1.76,95%CI -2.33~-1.20,P<0.000,01)均比单用美洛西林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减少(RR=0.13,95%CI 0.05~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美洛西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洛西林。  相似文献   
24.
1例7岁女童为预防术后感染给予头孢硫脒2.0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美洛西林2.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共用药9 d。停药第2天,患儿出现全身瘙痒,伴散在皮疹、低热。之后皮疹进行性加重,呈弥散性紫红色,表面可见水疱、部分糜烂,以躯干为主,伴口腔黏膜、眼结膜糜烂及脓性渗出,遂入院。给予阿奇霉素、夫西地酸、甲泼尼龙、人免疫球蛋白及外用药治疗。患儿皮肤症状逐渐好转,2周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考察4种治疗方案对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与药物经济学相关指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之间符合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诊断标准的患者,釆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开放临床试验设计的方法,按照有、无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高危因素将受试者分为A、B两大组,A组患者不存在PA感染高危因素,B组患者存在PA感染高危因素。A组患者随机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ACS亚组)和美洛西林舒巴坦(AMS亚组)治疗;B组患者随机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BCA亚组)、头孢哌酮舒巴坦(BCS亚组)、美洛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BMA亚组)及美洛西林舒巴坦(BMS亚组)治疗。分别从临床症状、相关实验室指标、病原学检测结果三方面考察各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 (1)A组中ACS与AMS 2个亚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0%和77.42%(P>0.05),AMS亚组总成本低于ACS亚组总成本(P<0.05),但疗程较长(P<0.05)。(2)B组中BCA、BCS、BMA和BMS 4个亚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21%,81.82%,80.00%和77.27%(P>0.05),其中BMS亚组的疗程最长(P<0.05),其余3个亚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A亚组的总成本最低(P<0.05),其余3个亚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敏感性分析,A、B两组的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稳定。结论: (1)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无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方案较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方案更为经济,但疗程较长。(2)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伴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美洛西林舒巴坦治疗方案的疗程最长,美洛西林舒巴坦+阿米卡星治疗方案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对比哌拉西林 /舒巴坦 (试验药 )与美洛西林 /舒巴坦 (对照药 )对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细菌学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区组平行对照方法 ,用实验药与对照药对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进行 5~ 14d的治疗观察。 结果  试验药的治愈率 6 2 0 7% ,有效率 93 10 % ,对照药的治愈率 5 7 14 % ,有效率89 2 9% ,两药的细菌清除率均为 95 6 9% ,不良反应与化验异常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哌拉西林 /舒巴坦对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细菌学疗效  相似文献   
28.
3%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不同温度(25℃、37℃)下6h内,美洛西林钠与木糖醇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关洛西林含量,并观察外观、pH值的变化。结果:美洛西林钠与木糖醇输液配伍后6 h内,其外观,pH值以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美洛西林在上述条件下可以与木糖醇输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9.
三种新药Ⅱ期临床试验中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Ⅱ期临床试验中美罗培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三种新药的不良反应,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开放的试验设计方法,不良反应按肯定有关,可能有关,可能地匀、无关、无法评定进行评价。结果:美罗培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恶心呕吐2.9%、药物热2.95,皮疹1.5%,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为皮疹1.9%、ALT和/或AST升高2.85,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为腹泻0.9%、皮炎0.9%、头痛0.9%,ALT升高0.9%、LDH升高1.8%。结论:上述三种药物的临床是安全,同时证明,新药Ⅱ期临床试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0.
梁健健  王娟 《中国药房》2001,12(6):369-370
目的 :在4℃、25℃、37℃下考察天林与不同 pH值的5 %葡萄糖注射液 (5 %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GNS)、小儿维持液注射液在不同时间下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 ,将天林用以上3种输液配成不同pH值的9份溶液 ,按4因素、3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 ,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配伍液中天林的含量变化。结果 :配伍液在上述各温度、pH值输液中 ,0h~8h内天林的含量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天林可与上述3种输液配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