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57篇
内科学   12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8篇
中国医学   277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传统灌溉中存在不足,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研究了沟灌覆膜和无覆膜形式对加工番茄植株生育指标、品质、水分生产率、地上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番茄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对沟灌措施下的番茄植株的株高相比无覆膜处理增加达43%,茎粗增加达45%,番茄红素分别增加6.5%~25.4%;水分生产率及地上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也分别提高了56%和22%,植株产量增长了1848.15~2768.89 kg·667m-2,农民也得到了692.75~1592.75元·667m-2的增产收入。因此在沟灌加工番茄生产中采取覆膜种植能有效促进生长并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2.
为优化北疆绿洲区滴灌春小麦的灌溉制度,采用控墒补灌法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滴灌春小麦光合特征、干物质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开花期小麦株高、干物质积累量和叶面积指数均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显著(P<0.05)升高。小麦旗叶各时期净光合(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增加显著(P<0.05)升高,而胞间CO2浓度(Ci)变化趋势相反;过量灌溉T5各时期Gs均有所降低,PnTr成熟期下降显著(P<0.05);亏缺灌溉(T1)Pn峰值提前至孕穗期,各时期WUE均最低、LS最高。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花前同化物转运率和对籽粒的贡献率随墒度随灌水量增加显著(P<0.05)降低。二次曲线拟合表明,灌水量为371 mm时可取得7 450 kg·hm-2的高产,灌溉频率约每7 d灌1次是本地区春小麦的最佳灌溉方案。  相似文献   
53.
利用敦煌市1983—2012年棉花生育期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不同播种期棉花的生育天数的变化以及棉花在不同阶段生育天数、气温、光照条件的差异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构建了产量与生育天数、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播种日期的迟早主要影响播种出苗期和苗期的生育天数,播种越迟,这两个阶段的天数越短。各发育阶段天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棉花的品质与产量,其中蕾期天数与吐絮期天数相关较好,蕾期天数短,吐絮期天数长,利于棉花的生长发育。近30 a来,日平均和总日照时数均有所增加,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2 h·10a-1和96.14 h·10a-1;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达0.29 ℃·10a-1,近代气候光热条件的变化对喜热植物棉花是十分有利的。在不同生育阶段,棉花对光热条件的需求各异,如吐絮期的日照时数越多、气温越高,则越容易获得高产。根据早熟及抗病为主的品种对发育天数和光热条件的需求,结合当地气候,合理确定播种期,科学地利用气候因子对棉花各生育期的影响,是实现棉花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4.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 has now replaced karyotyping in the analysis of prenatal cases with a fetal structural anomaly, whereas in those pregnancies undergoing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with a normal fetal ultrasound, conventional karyotyping is still performed.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stablish the diagnostic yield of CMA in prenatal diagnosis, and to provide new data that might contribute to reconsider current practices. We reviewed 2905 prenatal samples with a normal rapid aneuploidy detection test referred for evaluation by CMA testing. Our study revealed pathogenic and reported susceptibility copy number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syndromic disorders in 4.8% (n = 138/2905) of cases, being 2.8% (n = 81/2905) the estimated added diagnostic value of CMA over karyotyping. Clinically significant CMA abnormality was detected in 5.4% (107/1975) of the fetuses with ultrasound anomalies and in 1.4% (5/345) of those considered as low-risk pregnancies. Our series shows that in prenatal samples, CMA increases 2-fold the diagnostic yield achieved by conventional karyotyping.  相似文献   
55.
Since Ni-based single-crystal superalloys are anisotropic materials, their behavior in different crystal orientations is of great interest. In this study, the yielding behavior in both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for ?001?, ?011? and ?111? oriented materials at 500 °C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011? direction showed a serrated yielding behavior, a great tension/compression asymmetry in yield strength and visible deformation bands. However, the ?001? and ?111? directions showed a more homogeneous yielding, less tension/compression asymmetry in yield strength and no deformation bands. Microstructure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the serrated yielding behavior of the ?011? direction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appearance of dynamic strain aging (DSA) and that only one slip system is active in this direction during plastic deformation.  相似文献   
56.
移栽时间对黄芩药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黄芩的最佳移栽时间。方法:观察植株根部形态变化,称定根部鲜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从3月20日至5月19日,移栽时间越早,药材的产量与黄芩苷含量越高。结论:在试验处理的几个移栽时间中,以3月20日移栽最好。为提高药材产量与质量,可考虑采取地膜覆盖或保护种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57.
荆芥品种选育产量性状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荆芥品种选育中产量性状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交纯化的荆芥品系进行单株性状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荆芥性状在品系间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单株穗重和单株草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顶穗粗、顶穗长和单株穗数等;通径分析表明顶穗长、顶穗轮数和顶穗粗对单株穗重和单株草重有较大的直接效应;有无复穗品系的顶穗性状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但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选择顶穗性状可以有效简化荆芥育种程序,加快育种进程;选育出的有无复穗性状可作为新品系的鉴定根据,但不能作为产量性状的间接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58.
张燕  王文全  杜世雄  魏菊  解军波  侯富强  许永新 《中草药》2007,38(12):1881-1884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对益母草生长发育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益母草各项生长、产量及水苏碱和总生物碱的量基本均为复肥型高于单肥型,复肥型中又以营养平衡型大于营养失调型,但单施氮肥对以上各项指标均有很大促进作用。在复肥型中,足量磷元素与氮元素的合理配施可以提高氮的肥效。结论以益母草株高、叶片数、分蘖数、产量及水苏碱和总生物碱的量为评价标准,根据氮、磷、钾二次肥料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确定最佳施肥量为:N:37.5~44.0g/m^2,P:37.4~54.3g/m^2,K:31.6~34.4g/m^2,氮、磷、钾的最佳配比为4:4.5:3.3。  相似文献   
59.
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对郁金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根据当地肥源和郁金栽培特点,运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郁金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数学模型。有机肥和无机肥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人畜粪、油饼>过磷酸钙>氯化钾。通过对模型分析、优化并结合净产值数学模型,筛选出优化方案为:人畜粪47000~53000kg/104m,油饼8400~9600kg/104m,过磷酸钙1100~1400kg/104m,氯化钾157~232kg/104m。  相似文献   
60.
研究红色糖多孢菌发酵生产红霉素过程中几种氨基酸对产量及组分的影响。通过摇瓶实验证实了0h时向合成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数种氨基酸,对红霉素的产量与组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重点研究甘氨酸在红色糖多孢菌发酵中对产量和组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h添加0.05%的甘氨酸产量明显提高(72.2%),红霉素A组分相对百分含量提高9.7%,红霉素C组分减少78.7%。通过50L FUS-50(A)发酵罐进行验证,红霉素产量达到8939u/ml,比对照提高12.2%,EMA:EMC从5.1:1提高到8.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