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38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6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304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目的比较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纽(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组47.5mg/d-95.0mg/d),B组(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组20mg/d),C组(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d-95.0mg/d加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治疗组),每组30例,共治疗2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24周测定3组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生化指标;并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双侧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最大值(IMTmax)、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等指标。结果A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B组、C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与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升高(P〈0.05);B组、C组患者的EIB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降低;3组患者的hsCRP水平在治疗后12周、24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IMTmax、颈动脉斑块积分数值均显著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12周、24周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的hsCRP及IMTmax降幅较大,C组患者的hsCRP又较B组降幅大(P〈0.05)。治疗后24周,与B组比较,C组患者的IMTmax降幅较大(P〈0.05)。结论美托洛尔和阿托伐他汀均可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并消退颈动脉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932.
寒性中药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6味寒性中药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6味寒性中药(苦参、栀子、黄柏、黄芩、黄连和龙胆草)的水提取物分别按6.0,7.0,8.4,6.0,7.0,4.0 g·kg~(-1)灌胃大鼠30 d,测定大鼠骨骼肌Na~+-K~+-ATP酶活性、Ca~(2+)-ATP酶活性、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骨骼肌糖原含量和骨骼肌解偶联蛋白3(UCP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6味寒性中药能显著降低Na~+-K~+-ATP酶活性和显著增加肌糖原含量;有降低Ca2+-ATP酶活性的趋势,但只有黄芩达显著水平(P<0.05);有降低sDH活性的趋势,其中黄芩、黄柏和龙胆草达极显著水平(P<0.01),黄连达显著水平(P<0.05);除黄柏有降低UCP3 mRNA趋势外,其他5味中药都能极显著地降低UCP3 mRNA表达水平(P<0.01).结论:寒性中药可能通过减少葡萄糖的利用和SDH的活性从而减少ATP的生成,降低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从而减少ATP的消耗,减少UCP3 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产热,起到调节骨骼肌能量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33.
目的 探讨以可溶性鸡蛋壳膜蛋白(soluble eggshell membrane protein,SEP)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oly butylene succinate,PBS)共同静电纺丝负载凝血酶制备新型止血敷料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以PBS/SEP制备新型止血敷料,通过大鼠肝脏创伤模型止血实验、髂动脉出血...  相似文献   
934.
目的:观察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有明显喘憋症状的典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5 mg/(kg·d)静脉滴注,疗程3~5 d,并于0、2、4、6 d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琥珀酸氢化考的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935.
目的:研究琥珀酸曲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对健康组、T2DM组、琥珀酸曲格列汀组、磷酸西格列汀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利用QIME对数据进行过滤,对物种进行分类和注释。对样品的Alpha多样性指数和Beta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比较4组的样本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结果:结果表明健康组、T2DM组、琥珀酸曲格列汀组、磷酸西格列汀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组相比,T2DM组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降低,与琥珀酸曲格列汀组比较,T2DM组的Cya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Tenericute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候选生物标志物可能是:Bacilli、Lactobacillales、Lactococcus、Streptococcaceae;琥珀酸曲格列汀组候选生物标志物可能是:Bacteroidia、Bacteroidetes、Bacteroidales、Prevotella、Paraprevotellaceae、Parabacteroides、Porphyromonadaceae;磷酸西格列汀组候选生物标志物可能是:Lactobacillus、Lactobacillaceae、Helicobacter。结论:使用琥珀酸曲格列汀改善小鼠肠道菌落,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而达到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936.
The highly syndromic nature of succinate dehydrogenase‐deficient RCCs constitutes their active surveillance and molecular profiling the alpha and omega.  相似文献   
937.
938.
939.
目的 以依非韦伦为原料药、不同规格(L、M、H)HPMCAS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对其溶出模式进行初步探究。方法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P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固体分散体理化性质进行制剂学表征;以动力溶解度为指标考察不同药载比、不同规格HPMCAS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情况;通过粒度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SEM探讨固体分散体溶出时的不同模式。结果 XRPD分析显示,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以无定形的形态分散在HPMCAS中;SEM分析显示,L、M、H规格HPMCAS与依非韦伦形成的固体分散体均具有"萎缩葡萄干"形态;在pH 6.8磷酸缓冲盐溶液中溶出时,药载比1:6的固体分散体溶出好,药载比1:1.5的固体分散体溶出差且相同药载比时L规格HPMCAS的固体分散体溶出更快。结论 以不同规格HPMCAS为载体制备的依非韦伦固体分散体在pH 6.8磷酸缓冲盐溶液中溶出时,存在多种溶出模式。药载比1:6时,L、M规格HPMCAS的固体分散体以药物纳米颗粒的形式溶出;药载比1:1.5时,L、M规格HPMCAS的固体分散体存在类似溶蚀的溶出模式,药物从载体骨架中释放。  相似文献   
940.
目的 考察制剂处方的热流变特性与热熔挤出(hot melt extrusion,HME)固体分散体工艺的相关性。方法 以牛蒡苷元为模型药,考察载体辅料、药辅混合物在一定的应力应变作用下黏弹性随温度的变化,及在一定的温度下,剪切频率扫描下的处方热流变特性。以体外溶出率为考察指标,辅以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法,考察HME的处方参数和工艺参数,评价热流变特性参数对HME工艺的指导作用。结果 制剂处方在高于热流变玻璃化转变温度(thermo-rheological glasstransitiontemperature,Tgrheo)20℃(Tgrheo+20℃),复数黏度均<104 Pa·s,说明在该温度时物料可以顺利挤出。以体外溶出率为考察指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法对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别,优化得到牛蒡苷元HME最优的处方和工艺:聚合物HPMCAS-MG为载体,药辅比为1∶6,螺杆设计为0对或1对捏合块,挤出温度为155℃,螺杆转速30~70 r·min–1。该条件下获得的固体分散体,在pH6.8的缓冲液中牛蒡苷元表观溶解度提高了近13倍,在60min内溶出度可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