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3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时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阳性标本进行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分离病原菌51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5.88%,真菌占19.02%,革兰阳性球菌占15.10%。感染前5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8.04%)、肺炎克雷伯菌(11.96%)、鲍曼不动杆菌(11.18%)、金黄色葡萄球菌(10.39%)和白假丝酵母菌(10.00%)。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大于97.00%。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15.22%)最低,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21.05%)最低,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100.0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00%。结论革兰阴性杆菌、真菌是该院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多药耐药性较高,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3.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部分医院临床分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趋势。方法对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所属各医院及周边社区医院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检测及分析。结果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81株,其中MRSA 81株(28.83%),2007—2009年MRSA分离率分别为33.33%、29.47%、27.71%。不同标本之间MRSA检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病区之间、年龄组之间MRSA分离率存在明显差异(χ2=3.54~18.47,P<0.05),但没有性别差异。MRSA对β内酰胺类、克林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χ2=5.91~281.00,P<0.05、0.01);MRSA与MSSA对氯霉素、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均较低;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菌株,MRSA对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均敏感。结论 MRSA分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耐药率仍很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或中介的菌株。  相似文献   
44.
45.
Purpose We examined the cytoprotective influences of the mucoadhesive polymer, poly(DMAEMA), on human mucus-producing intestinal epithelial monolayers against two bacterial exotoxins and S. typhimurium. Direct anti-bacterial effects were also assessed against S. typhimurium. Methods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mucus, untreated or poly(DMAEMA)-exposed monolayers were challenged with S. typhimurium or supernatants containing either cholera (CTx) or C. difficile toxins. Assays included LDH, cytokine secretion, cyclic AMP (cAMP) and microscopy to visualise bacterial adherence by monolayers.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of poly(DMAEMA) against S. typhimurium were established, along with a time–kill study. Results CTx and C. difficile toxin induced LDH release from E12 monolayers. CTx also elevated intracellular epithelial cAMP, while S. typhimurium induced basolateral IL-8 secretion. Pre-treatment of E12 monolayers with poly(DMAEMA) reduced these effects, but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mucus. The polymer co-localised with S. typhimurium in mucus and reduced bacteria–epithelia association. Poly(DMAEMA) was directly bactericidal against S. typhimurium at 1 mg/ml within 30 min. Conclusions Poly(DMAEMA) may have potential as a non-absorbed polymer therapeutic against infection. These effects were medi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interaction with mucus and by direct bacterial killing.  相似文献   
46.
感染性疾病不断进化并对现有药物产生抗药性,而天然产物为抵抗细菌性和真菌性疾病提供了新药研究的先导化合物。概述近年来抗细菌和抗真菌的天然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为该类药物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47.
张盼  谢守军  温海楠 《临床荟萃》2019,34(2):148-153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血流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发生血流感染患者的菌株及临床资料,并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使用浓度梯度法对厌氧菌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1 101例血流感染患者中24例为复合菌感染,共分离出1 11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76株(51.75%),革兰阳性菌占510株(45.82%),真菌27株(2.43%),其中厌氧菌72株, 布鲁菌108株, 少见菌非结核分枝杆菌、奴卡菌各1株。病原菌分布的前7位科室分别是血液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老年病科、新生儿科、小儿内科、肿瘤科和重症医学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替加环素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7.8%和82.2%,所有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大于50%,所有肠球菌对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均敏感;厌氧菌平均β 内酰胺酶产生率为44.4%,其中脆弱拟杆菌产酶率最高(87.5%)。结论 临床各科室血流感染分离菌株类型特点各异;该地区应警惕布鲁菌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临床实验室不要忽视厌氧菌和低毒菌种,如非结核分枝杆菌和奴卡菌。  相似文献   
48.
抗生素滥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且已上升为全球卫生安全问题.在2016年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亦被提上各国领导人讨论议程.该文系统分析了全球抗生素耐药的基本情况;重点参考了2016年5月英国奥尼尔勋爵组织编写的《解决全球耐药性感染:最终报告及建议》,阐述了导致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改善全球公共卫生条件,减少抗生素在农业中的使用,加强抗生素耐药的全球监测,研发新型传染病治疗产品,构建全球共同应对新格局.  相似文献   
49.
目的:调查天津市胸科医院主要临床分离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耐药趋势,为制定抗菌药物临床用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8-2009年分离菌株的种类及其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菌种所占比例:肺炎克雷伯菌18.27%,铜绿假单胞菌13.98%,金黄色葡萄球菌12.92%,鲍曼不动杆菌10.9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分别为61.9%和57.8%,溶血葡萄球菌100%为甲氧西林耐药株,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MRSE和耐甲氧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对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均<10%。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分别为64.6%和30%,这两种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最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0.6%和28.4%,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较敏感,对其他药物敏感率均<70%。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的耐药率均<15%。结论: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最为敏感,但非发酵G-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葡萄球菌属中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应加强对临床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及预警,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0.
【摘要】目的 分析重型痤疮治疗现状,为提高重型痤疮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对首次就诊于全国35家医院皮肤科的3012例重型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痤疮的认知情况、既往干预措施及接受药物治疗情况等。结果3012例重型痤疮患者中,76.6%认为痤疮是一种疾病,但仅35.2%早期到医院就诊,其他干预措施包括自行挤压皮损、外涂药物/化妆品、钦凉茶/使用民间秘方、美容院治疗、使用遮盖性化妆品。2388例(79.3%)患者接受过口服药物治疗,包括1161例(48.6%)口服过抗生素,其中罗红霉素占33.9%,其他抗生素占 14.9%,55.5%的患者连续口服药物时间≤4周。2081例(69.1%)患者用过外用药物,其中糖皮质激素占4.3%,其他外用制剂占21.0%;外用药物常导致不良反应如红斑512例(24.6%),脱屑683例(32.8%),结痂73例(3.5%),敏感性皮肤281例(13.5%)。结论重型痤疮是一种需要系统治疗的疾病,但早期就诊率较低;治疗存在药物选择缺乏靶点、外用药物不良反应明显、疗程不足的问题,应提高早期就诊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针对性、足够疗程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