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分析新疆和田地区心血管病病种10年演变趋势。方法入选1996-2005年新疆和田皮山县医院内科住院病例5748例,统计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的构成比,分析其演变情况。结果新疆和田皮山县内科住院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构成比1996年为10.5%,2005年为18.7%;冠心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10.0%,2005年为20.0%。风湿性心脏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1.1%,2005年为2.7%、原发性心肌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0.0%,2005年为0.9%、先天性心脏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0.5%,2005年为0.6%、肺源性心脏病的构成比1996年为8.9%,2005年为10.6%。新疆和田皮山县住院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有上升趋势(P〈0.05)。住院患者中近10年,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逐渐增多趋势(P〈0.05)。结论应加强此地区人群心血管病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新疆南北疆地区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比较他们的异同,以便针对性的予以心理干预。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南疆喀什一家三甲医院、阿克苏一家二甲医院,北疆石河子一家三甲医院,一家二甲医院均为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共14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南疆地区急诊科医护人员中筛选为阳性症状者占37.5%,北疆地区急诊科医护人员筛选为阳性症状的占20.93%,南疆地区急诊科医护人员SCL-90各因子分和中国常模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以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焦虑、躯体化、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北疆地区急诊科医护人员SCL-90各因子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其它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北疆地区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和一般人群相似,南疆地区急诊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比北疆地区急诊科医护人员及一般人群差,应调整南疆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理状态,积极给予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间维吾尔族和汉族绝经后妇女的一般情况及骨密度(BMD)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011年1月-2013年2月,选择在新疆地区长期居住的绝经后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经骨密度检测和临床表现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46例,汉族178例,维吾尔族168例。中医辨证分为。肾虚血瘀型、非肾虚血瘀型两大证型,其中将非肾虚血瘀型再分为脾肾两虚、肝肾阴虚、肾精亏虚型3型。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进行腰椎正侧位骨密度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绝经年龄及发病年龄小于汉族患者,体质指数及生育数均大于汉族患者(Pd0.05);两者骨密度T值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中医分型:肾虚血瘀型及非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年龄、体质指数、绝经年龄、生育数、骨密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为肾虚血瘀和非肾虚血瘀型(肾精亏虚、脾肾两虚、肝肾阴虚)4型后,年龄、体质指数、绝经年龄、生育数、骨密度值等分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新疆维、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水平无差异,中医证型分布中,以肾虚血瘀型患者为多,而肾虚血瘀与非。肾虚血瘀患者间BMD无明显差异,尚不能简单地通过BMD的测定值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中医证型间骨密度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011年1月一2013年2月,选择在新疆地区长期居住的绝经后汉族和维吾尔族妇女、经骨密度检测和临床表现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346例,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指数,进行腰椎正侧位骨密度检测。比较两组中医各证型间骨密度差异。结果维吾尔族与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肾虚血瘀和非。肾虚血瘀证型间年龄、体质指数、绝经年龄、生育数、骨密度值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肾虚血瘀和非肾虚血瘀4组证型间年龄、绝经年龄、生育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维吾尔族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4组证型间:脾肾两虚型与肾精亏虚型、肝肾阴虚型、肾虚血瘀型患者体质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4组证型间:肾精亏虚型与脾肾两虚型患者体质指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肾精亏虚型与脾。肾两虚型及肝肾阴虚型患者骨密度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维吾尔族绝经后妇女四组证型间的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年龄、绝经年龄、生育数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维、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各证型间体质指数及汉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各证型间骨密度值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了解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2006-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并提出建议。方法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2006-2010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补偿情况有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截止到2010年,阿合奇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27 163人,参合率为97.5%,筹资金额563.59万元;住院补偿人次5 592人,住院补偿金额5 182 412.84元;门诊补偿人次8 271人,门诊补偿金额268 229.6元;住院分娩人数482人次,住院分娩金额294 200元,县外治疗补偿人次204人,县外治疗补偿金额506 037.64元,合计补偿人数14 549人,合计金额6 250 880.08元。结论完善筹资途径、增加出资比例,可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医疗负担,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参合农民能够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对新疆产锁阳Cynomorium songaricum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MCI gel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方法,如MS、1H-NMR、13C-NMR及二维核磁共振谱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新疆产锁阳全草中提取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细梗香草内酯(capilliplactone,1)、芸香苷(rutin,2)、南酸枣苷(choerospondin,3)、熊果酸(ursolic acid,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香草酸(vanillic acid,7)、没食子酸(gallic acid,8)。结论 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缬氨酸(Val)158甲硫氨酸(Met)(G→A转换)多态性在新疆伊犁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及与食管鳞癌(ESCC)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共622名,包括214例ESCC患者,408名年龄、性别、民族相匹配的正常对照.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COMT基因G/A多态性.结果 622名受试者COMT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GG型占47.3%,GA型占42.3%,AA型占10.4%;等位基因G为68.4%,A为31.6%.食管癌组与正常对照组COMT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显示,年龄≤60岁的食管癌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COMT基因型(x2=6.101)和等位基因频率(x2=4.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ESCC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1,P<0.05);三个民族正常对照组间COMT基因型(x2=13.567)及等位基因频率(x2=11.321)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将年龄及性别校正后,新疆伊犁地区食管癌组与正常对照组COMTVal158Met多态性在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OMT基因Val158Met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不是新疆伊犁地区食管鳞癌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morphism of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COMT) gene valine (Val) 158 methionine (Met) (G to A transition)and the distribution in population and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in Yili prefecture of Xinjiang.Methods A hospital based case-control study was adopted, a total of 622 subjects, which including 214 ESCC patients and 408 age, gender and ethnicity-matched normal control individuals.The polymorphism of COMT gene G to A transition was analyzed with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pproaches.Results The COMT genotype frequencies in 622 subjects in Yili prefecture were GG genotype accounted for 47.3%, GA type for 42.3% and AA type for 10.4%, G allele was 68.4% and A allele was 31.6%.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COMT genotype and frequencies of allele distribution between ESC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Furthermore, stratifie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ESCC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subjects less than 60 years old.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allele distribution among Kazak,Uygur and Han ESCC groups.The COMT genotype and frequency of allele distribution among normal control groups of the three ethnic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different.After corrected age and gender,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COMT Val158Met polymorphisms among Kazakh, Uygur and Han ethnic groups in both ESCC and control groups in Yili Prefecture of Xinjiang.Conclusion COMT gene Val158Met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may not be the genetic markers of ESCC risk in Yili Prefecture of Xinjiang.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总结分析近10年来新疆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动物鼠疫流行状况,研判预测未来之流行趋势。方法对2000~2009年新疆山地鼠疫疫源地内各监测单位动物鼠疫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新疆山地鼠疫疫源地仍然保持原有的四大类型山地鼠疫疫源地,疫源地共涉及新疆18个县(市),面积约167000km^2。在此期间,新增温泉县鼠疫疫源县,新增疫源地面积4000km^2,主要宿主、媒介和病原体的生化性状与北天山西段相同,属北天山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的组成部分。10年间,新疆四大类型山地鼠疫自然疫源地43个县(市)次分离鼠疫菌357株,年均有4.8个县次发生动物鼠疫流行,67个县次检出鼠疫宿主动物阳性血清674份,年均7.4个县次有动物鼠疫疫情。其中,天山灰旱獭—长尾黄鼠疫源地的宿主动物和媒介种群数量一直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密度水平,种群结构稳定,动物间鼠疫流行呈现时间上的连续性,年均4.3个县次分离出鼠疫菌,占4块疫源地总和的89.6%,鼠疫菌分离数占总计的98.6%,年均5.3个县次检出宿主鼠疫阳性血清,占四大类型疫源地年均阳性县次总数的71.6%,阳性血清数占86.8%。新疆南部的南天山、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鼠疫疫源地的宿主媒介指标低于北天山山地,染蚤率和蚤指数仅分别为42.5%、48.8%、33.2%和1.9、2.5、1.2。此3块疫源地年均分离出鼠疫菌的县次分别为0.2、0.1和0.1个县次,分别占全疆的4.7%、2.3%和2.3%,分离出的鼠疫菌数分别占全疆的0.56%、0.28%和0.56%。3块疫源地年均检出宿主动物的鼠疫阳性血清的县次数分别为0.6、0.2和0.2,血清阳性率分别为0.62%、0.3%和0.66%。结论新疆天山北坡鼠疫疫源地动物间鼠疫呈现出稳定、持续、且流行较为猛烈的状态,南天山、帕米尔和昆仑山鼠疫自然疫源地呈现相对较弱的动物鼠疫流行状态,但疫源地宿主和媒介组成稳定,鼠疫疫源地的疫源性依然存在,在局部范围内仍存在动物间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相关性及对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55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和34例子宫颈正常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况,用RT-PCR方法检测7例子宫颈鳞癌组织和7例子宫颈正常组织MGMT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 55例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有18例发生了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2.7%;34例子宫颈正常组织MGMT基因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例子宫颈鳞癌组织MGMT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7例子宫颈正常组织.结论 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发生相关.并能影响MGMT基因转录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转出的老年肿瘤患者过渡期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ICU治疗的240例老年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处于ICU转出过渡期,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50分患者纳为观察组(n=70),SF-36得分≥50分患者纳为对照组(n=170)。采用体力状况(ZPS)评分评价患者的一般情况与健康状态,采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U检验、χ2检验及方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转出过渡期老年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41.15±5.74)和(68.88±7.43)分]及医护服务满意度[(83.43±8.87)和(94.65±9.4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76~85岁、患慢性疾病>3种、重度抑郁、重度焦虑、中度疼痛、行手术治疗、ICU入住时间>5d比例及体力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及M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中度疼痛(OR=2.964,95%CI 2.004~7.964)、ICU入住时间>5d(OR=5.750,95%CI 2.442~7.975)为老年肿瘤患者ICU转出过渡期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MNA评分(OR=0.973,95%CI 0.955~0.991)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肿瘤患者ICU转出过渡期存在生活质量降低情况,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根据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实施处理措施,以此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