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4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385篇
耳鼻咽喉   512篇
儿科学   805篇
妇产科学   140篇
基础医学   406篇
口腔科学   61篇
临床医学   1391篇
内科学   1979篇
皮肤病学   49篇
神经病学   114篇
特种医学   9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104篇
综合类   2044篇
预防医学   342篇
眼科学   404篇
药学   722篇
  4篇
中国医学   551篇
肿瘤学   3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410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431篇
  2014年   878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756篇
  2011年   881篇
  2010年   765篇
  2009年   748篇
  2008年   742篇
  2007年   800篇
  2006年   687篇
  2005年   590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83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205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56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72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35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5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腹股沟疝修补术致双侧输精管梗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查腹股沟疝修补术导致输精管梗阻的原因及输精管再通的可复性。方法:做患者双侧输精管造影确定梗阻部位,并对患侧行手术探查及通液。结果:输精管造影显示双侧输精管显影至耻骨联合上方两侧,探查术中可见右侧腹股沟管中段近睾端输精管断端,输精管远端消失;对左侧腹股沟管内环口处输精管局部狭窄的可疑梗阻部位进行穿刺,用6号平针头加压突破输精管狭窄梗阻部位,有明显突破感。然后行输精管注水通畅试验,再向睾丸方向输精管穿刺抽取精液化验可见成活精子。结论:输精管断离和手术钳夹输精管损伤,是腹股沟疝修补术导致输精管梗阻的两种原因,再通治疗困难。而采用针头穿刺疏通法时未放置导丝,易引发术后输精管管腔粘连导致再次梗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Ca^2+和Q型Ca^2+通道在兔不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逼尿肌细胞中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成年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两组,15只中膀胱出口不全梗阻8周尿流动力学证实为不稳定膀胱者为实验组,15只为对照组(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仅仅手术游离兔膀胱颈而不做结扎梗阻)。模型成熟后,采用急性酶法分离及传代培养的方法获得单个膀胱平滑肌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模型膀胱逼尿肌细胞静态Ca^2+浓度;运用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Q型Ca^2+通道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逼尿肌细胞中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不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组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增高(Ca^2+超负荷);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组化均证实不稳定膀胱平滑肌细胞膜之Q型钙离子通道数量明显增多。结论膀胱平滑肌细胞Ca^2+及其Q型Ca^2+通道病理性改变是出现不稳定膀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系统检查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方法,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7例(51眼)泪道阻塞于局麻下使用泪道内窥镜系统进行泪道检查,针对阻塞部位进行激光或钻孔处理,冲洗通畅后,泪道注入0.3%妥布霉素 0.1%地塞米松眼膏,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果 全部患眼的泪道均能被有效观察,术中再通率100.00%,术后随访治愈率90.20%.结论 泪道内窥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泪道阻塞性疾病进行准确观察和针对性治疗,是一种治疗泪道阻塞的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滋肾清利安神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滋肾清利安神法和西药(安定、谷维素)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0%(P<0.01);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滋肾清利安神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5年11月-2007年3月经手术证实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对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诊治体会。结果4例均为术中确诊;既往有腹部手术史1例,术前考虑为黏连性肠梗阻;2例表现为急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2例反复间歇性腹痛行择期手术。其中1例术前CT检查提示肠系膜裂孔疝可能;术中1例行I期肠切除吻合术,3例行肠管复位加修复缺损术;1例早期发生感染性休克;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本病术前诊断困难,腹部CT、肠系膜血管三维重建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治疗的关键。对于反复腹痛而辅助检查不能确诊者,腹腔镜探查即可诊断,又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996.
997.
ERK1/2信号蛋白在单侧尿路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侧尿路梗阻(UUO)模型大鼠肾组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模型组采用UUO术,术后1,3,7,14,21 d和28 d处死动物取肾组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TGF-β1、磷酸化ERK1/2和CollagenⅠ表达。结果:病理结果显示,UUO 3 d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UUO 14 d肾组织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28 d肾小管结构基本破坏,纤维组织弥漫增生。免疫组化显示,正常肾组织有基础TGF-β1、磷酸化ERK1/2和CollagenⅠ的表达。UUO3 d TGF-β1增加明显,7 d达高峰,此后表达减少;磷酸化ERK1/2的表达在UUO术后3 d明显增加,并持续增加到第7 d,此后表达减少;而UUO术后3 d肾组织CollagenⅠ表达亦明显升高,并持续增加到28 d。模型组肾组织TGF-β1、磷酸化ERK1/2的表达时相一致并呈明显正相关,并与肾间质CollagenⅠ的积聚密切相关。结论:磷酸化ERK1/2信号蛋白在单侧尿路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在梗阻性肾病肾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尿路结石的中医药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朝晖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71-2472
尿路结石是发生于泌尿系统的异常矿化,在我国南方发病率较高。韶关山区为石灰岩地区,是结石病的高发地区。本病多发于青壮年,20岁~40岁多见,男女之比为4.5:1。尿路结石的典型症状为肾绞痛或尿血,亦有长期不出现临床症状者,常易造成尿路梗死与感染,后期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引起尿毒症而危及生命。现代医学通过药物及碎石、手术等综合手段取得较好疗效,但手术治疗有一定风险,碎石术后也易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故中医药对尿路结石的防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9.
赵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15-3416
目的:提高女性原发性膀胱颈部梗阻的诊治水平。方法:34例患者,平均年龄57岁,平均病程4.1 a。诊断方法以临床症状、尿动力学和膀胱镜检为主,辅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对逼尿肌压力正常或轻度升高者,行α-受体阻滞剂治疗;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膀胱镜检示膀胱颈后唇抬高、僵硬、狭窄、膀胱小梁小室形成者,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结果:本组6例(17.4%)α-受体阻滞剂治疗有效,均为内括约肌痉挛者;28例行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均为膀胱颈部纤维化或挛缩者,其中27例(96.4%)术后排尿症状明显改善,1例加服增强膀胱收缩力的药物。切除组织病理报告为膀胱颈纤维平滑肌增生,25例(90%)合并慢性炎症。随访7个月~36个月,平均22个月,排尿量220 ml~460 ml,平均385 ml,最大尿流率(Qmax)16.7 ml/s~25.4 ml/s,平均20.6 ml/s,剩余尿量12 ml~100 ml。平均28 ml。结论:女性原发性膀胱颈部梗阻多由膀胱颈纤维化或平滑肌增生引起。对α-受体阻滞剂治疗无效并伴有膀胱颈部抬高或狭窄者,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36例女性膀胱颈部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术后生活质量指数、排尿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AFR)、尿量均得到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疗效稳定,上述指标无显著变化,膀胱镜复查未有异常发现。结论经尿道膀胱颈部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具有安全、效果好、创伤小的优点,是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