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6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339篇
外科学   414篇
综合类   136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3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use of weight reduction surgeries has increased over the years with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se surgeries being sleeve gastrectomies,this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som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staple line leaks.We report a 32-year-old male who had undergone a laparoscopic gastric band surgery and subsequently a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this was complicated by both an staple line leak at the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s well as a large(> 4 cm) posterior gastric wall defect due to gastric wall necrosis. We used two co-axially inserted self-expandable stents(S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is patient,5 stents were used over repeated endoscopy sessions and 20 wk. Both defects had resolved without the need for surgical intervention.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were SEMS are used for both a staple line leak as well as a gastric wall defect.We also review the literature on the use of S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leaks post weight reduction surgeries.  相似文献   
992.
背景:胆道支架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中,但目前使用的胆道支架存在一定的缺陷。 目的:探讨聚丙交酯/乙交酯胆道支架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 方法:制备聚丙交酯/乙交酯胆道支架,浸入胆汁中,浸泡后1,2,3,4,5周,分别取8个实验支架干燥处理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于无菌条件下将实验支架植入大鼠皮下,分别于植入后1,2,3,4,5周,处死2只,将实验支架取出,观察支架外观及实验动物周围肌肉组织情况。观察不同时间的支架大体外观和电镜扫描情况,计算降解率,并了解实验动物肌肉埋植情况和支架情况。 结果与结论:植入后1周支架外形基本保持完整,但质地变软,之后逐渐出现表面粗糙并存在裂痕,支架管壁出现塌陷,植入后5周支架被完全降解。降解前,实验支架经扫描电镜观察呈现出清晰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随着实验时间的不断延长,支架表面和截面腐蚀现象不断加重。经凝胶渗透色谱仪检测发现,植入后1周,支架相对分子质量出现迅速的下降现象,之后渐保持平缓下降状态。植入后2周检测,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为15 000;植入后4周,支架质量损失约40%;所有实验动物均成活,未出现中毒和过敏以及热源反应等,手术伤口均良好愈合,未发生感染。经组织学观察,植入后5周,支架被完全降解,降解率为100%,周围肌肉组织恢复至正常状态。结果表明,聚丙交酯/乙交酯胆道支架具有良好的体外降解性以及生物相容性。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3.
背景:采用裸金属支架置入治疗心肌梗死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功能,但容易出现血栓等情况。目的:分析肝素缓释支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血管再生及心肌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7例,其中男47例,女40例,年龄55-81岁,分两组治疗,观察组(n=45)经皮冠状动脉置入肝素缓释支架,对照组(n=42)经皮冠状动脉置入裸金属支架。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血管再生、心肌功能改善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新生血管密度A值、心肌存活面积A值、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 < 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有1例出现再次血运重建,1例出现急性复发心肌梗死;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再次血运重建,1例出现急性复发心肌梗死,1例出现心脏性死亡,两组心脏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经皮冠状动脉置入肝素缓释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肌功能,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94.
Endoscopic management of biliary obstruction has evolved tremendously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flexible fiberoptic endoscopes over 50 years ago. For the last several decades,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 has become established as the mainstay for definitively diagnosing and relieving biliary obstruction. In addition, and more recently,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 has gained increasing favor as an auxiliary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modality in facilitating decompression of the biliary tree. Here, we provide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and continually evolving role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including both ERCP and EUS, in the management of biliary obstruction with a focus on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s.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求Solitaire自膨支架对颅内动脉狭窄疗效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总结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球囊扩张Solitaire支架成形术,共留置支架6枚。病变部位位于大脑中动脉M1段3例,基底动脉段1例,颈内动脉前床突段1例;病变长度为(8±2.9)mm,狭窄率为(73±8.5)%。 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4±4.2)%。DSA随访平均时间10.5个月,无支架内再狭窄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患侧TIA发作两次。 结论使用Solitaire自膨支架可以对颅内重度狭窄病变行支架成形术具有一定可行性,但需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植入术后贴覆不良现象(ESDP)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8例接受食管支架植入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对术后7例发生ESDP者,选取9个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梗阻部位、是否伴食管-气管瘘、既往有无外科手术史、放疗史、梗阻远端扩张程度、是否为喇叭形支架、支架覆膜与否,以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本组ESDP发生率为7.14%,主要表现为术后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或呛咳,并伴有持续胸痛,以进食时加重。食管造影可见支架内对比剂通过顺畅,但在支架与食管壁之间对比剂明显滞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阳性因素为既往放疗病史(P=0.005)及梗阻远端扩张程度(P=0.017)。结论ESDP为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之一。对于既往有放疗病史且梗阻上方明显扩张者,需慎行食管支架植入术。  相似文献   
997.
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75例,其中30例接受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并经该途径取得支架狭窄处组织的病理学诊断。同时再次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或外引流解决胆道再狭窄。结果获得病理学诊断结果的30例患者中,15例为因肿瘤生长引起支架狭窄,10例为慢性炎症,5例为胆砂形成。另45例为早期病例,无钳取病理条件,未接受病理组织学活检。经治疗后明显好转50例,改善21例,治疗无效4例,有效率为94.67%。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及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为治疗支架再狭窄的有效、安全的方法。肿瘤生长为引起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对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的小血管复杂病变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观察已行PCI治疗实现部分或完全血运重建的16例伴LVEF降低小血管复杂病变患者的手术即刻成功率、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12个月心功能、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的改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结果 16例患者行PCI治疗即刻全部成功,无一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11±5)d.患者行PCI治疗后随访12个月,无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心功能由术前Ⅲ~Ⅳ级改善为Ⅰ~Ⅱ级,LVEF由术前25%~45%[(29±8)%]提高到32%~48%[(37±7)%],LVDd由术前52~79(66±11)mm缩短至49~68(58 ±8)mm.术后12个月14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对伴LVEF降低小血管复杂病变患者,行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降低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病死率,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输尿管拖出双J管置入”技术,在小儿腹腔镜Anderson-Hynes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采用“输尿管拖出双J管置入”行腹腔镜Anderson-Hynes术3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2~12岁,平均5.2岁;左侧26例,右侧12例.在解剖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及上段输尿管后,自狭窄段下方离断输尿管,撤去气腹并拔出下腹部Trocar,将输尿管远端自下腹部戳孔处提出皮肤外,后壁剖开,顺行插入双J管进入膀胱,于剪开的输尿管最低点缝5-0 Vicryl.重新建立气腹后,于腹腔内直视下将输尿管及带针线自戳孔重新置入腹腔.接着按常规方法行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吻合.结果 3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手术时间78~230 min,平均106 min;双J管置入时间3~8 min,平均5 min.双J管均正确放置,未出现移位.未观察到与“输尿管拖出双J管置入”技术相关的术中或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5~7 d.所有患儿于术后4~6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结论 在小儿腹腔镜Anderson-Hynes术中,“输尿管拖出双J管置人”是一个易学、安全、可靠的技术.它解决了双J管置入困难及逆行置管需术中更换体位的问题,并为肾盂输尿管吻合关键的第一针提供了极大便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山西长治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的诊断及介入治疗情况。 方法对山西长治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先采用非创伤性检查筛查出颈部血管狭窄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颈部血管狭窄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最终是否接受介入治疗分为介入治疗组及非介入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出院后3、6个月,1、2年进行随访,了解疾病复发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进行评分(MRS)以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差异。 结果共筛查出可疑颈部血管狭窄患者72例,DSA造影显示:颅外颈内动脉狭窄31例,椎动脉狭窄14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3例;颅内颈内动脉系统狭窄10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系统狭窄17例;其中多发狭窄25例。36例颅外颈部血管狭窄符合介入治疗适应证,其中16例接受介入治疗(治疗组),20例未接受介入治疗(对照组)。在所有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接受颅外颈部血管支架置入术者15例,接受球囊扩张术者1例,介入治疗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复发次数明显减少(χ2=8.23,P=0.004),生存状态更好(χ2=8.22,P=0.004)。 结论山西长治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动脉狭窄前循环脑梗死的血管病变,以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为主;后循环脑梗死的颅外血管病变,以椎动脉起始部位狭窄为主,其次是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狭窄致锁骨下动脉盗血,另外后循环脑梗死的血管病变中颅内椎动脉狭窄也不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