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探讨通过孕期体重管理软件控制初产妇体重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在门诊随机选择孕妇10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产期保健检查及孕期指导,观察组则在常规产检基础上发放孕期体重管理软件进行孕期饮食指导,记录两组初产妇体重增加情况、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初产妇体重增加小于对照组,剖官产率和新生儿平均体重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孕期体重管理软件能够控制初产妇体重,降低剖官产率,控制新生儿的体重在正常范围,从而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杨小春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2010-2011
目的 探讨常规结合舒适护理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手术产妇的影响.方法 将578例入院分娩的初产妇,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结合舒适护理的观察组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在产前、产后分别采用HAMA、HAMD对两组初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 产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产后观察组的HAMA总分、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及HAMD总分、精神性抑郁、躯体性抑郁的得分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在躯体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角色功能、情感功能得分上则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采取常规结合以人为主舒适护理的整体护理干预初产妇,可有益于缓解产妇的抑郁、焦虑情绪,防止产后抑郁症、焦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初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初产妇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干预,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产妇在自我护理、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产妇在自我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都明显提高(P<0.05),产后检查及避孕知识知晓率由74.62%提高至93.33%,母乳喂养优点知晓率从80.06%提高至97.45%,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知晓率从65.89%提高至92.12%.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新生儿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44.
为缩短产程,促进分娩,对1997年5月—12月住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68例采用刺激乳头的方法观察产程(观察组),并与1996年同期自然分娩的212例初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产后出血例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可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前刺激乳头可缩短产程,促进分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口连续缝合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实施会阴伤口连续缝合术,对照组实施会阴伤口间断缝合术,比较两组产妇在疼痛程度、缝合时长、伤口愈合、产后住院天数及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缝合时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缝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妇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口连续缝合术在产科缝合中具有积极的效果,有利于产妇术后的康复,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节约医院的资源。  相似文献   
46.
目的:系统评价初产妇在产程中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Web of Science、CINAHL、CBM、CNKI、VIP、Wan Fang Data数据库中有关自由体位分娩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7年4月4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3 60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自由体位分娩与常规卧位分娩在总产程时间(MD=-2.98,95%CI:-3.29^-2.68,P<0.000 01)、剖宫产率(RR=0.43,95%CI:0.37~0.51,P<0.000 01)、自然分娩率(RR=1.33,95%CI:1.27~1.39,P<0.000 01)、产后出血发生率(RR=0.25,95%CI:0.15~0.40,P<0.000 01)、会阴Ⅲ度裂伤发生率(RR=0.33,95%CI:0.17~0.67,P=0.002)、宫颈裂伤发生率(RR=0.34,95%CI:0.21~0.55,P<0.000 01)、新生儿窒息率(RR=0.31,95%CI:0.21~0.47,P<0.000 01)、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RR=0.22,95%CI:0.08~0.57,P=0.0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发生率(RR=0.73,95%CI:0.30~1.80,P=0.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卧位分娩相比,初产妇产程中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缩短总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软产道损伤,降低新生儿窒息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且不会增加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风险。但受纳入研究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4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152-155
目的探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为该护理模式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2017年7~12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4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和观察组(家庭协同护理模式),每组各70例,比较两组初产妇产程(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及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撕裂、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和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得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协同模式应用于初产妇围生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同时有助于产妇情绪改善,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8.
摘 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经腹超声扩展视野成像(FOV)对初产妇产后早期腹直肌分离(DRA)的评估 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1 年 3 月在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分娩并于产后 6 ~ 8 周行超声复查的初产妇 96 例, 按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 61 例和剖宫产组 35 例。采用高频超声联合经腹超声 FOV 在不同状态下(静息和卷腹)对脐 上 3 cm、脐上缘、脐下 3 cm 共 3 个体表定位的腹直肌间距(IRD)进行测量并比较。结果:96 例初产妇在 3 个体表 定位测量的 DRA 发生率分别为:脐上 3 cm 53.13 %,脐上缘 83.33 %,脐下 3 cm 2.08 %。在静息状态下两组在脐下 3 cm 处 IRD 分别为 2.30(4.75)mm 和 6.80(7.5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卷腹状态下两组产 妇在脐上 3 cm 处 IRD 分别为 15.20(11.85)mm 和 18.10(7.80)mm,在脐下 3 cm 的 IRD 分别为 1.00(2.90)mm 和 3.60(4.1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频超声联合经腹超声 FOV 在初产妇产后早期 DRA 评估中有良好应用,可方便准确评估 DRA,为妇女产后康复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描述初产妇产后3d、6周、12周时的育儿效能状况。方法便利选取北京市妇产医院住院分娩的147名初产妇,分别在产后3d.6周、12周时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及育儿效能量表。结果初产妇产后3d、6周、12周育儿效能总分(0~100分)分别为(78.73±11.45),(80.44±11.76),(83.86±10.45)分;产后3d和产后6周之间育儿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周育儿效能得分较产后3d、产后6周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产后育儿效能总分与以往研究结果相近,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呈现出随产后时间延长而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0.
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73例高龄初产妇与73例非高龄初产妇临床资料及阴道分娩情况结果,发现两组的流产史、第二产程及阴道手术率均有差异,而新生儿窒息无差别。提示:应重视高龄初产妇产前监护及健康教育,分娩时给予有效的指导及合理干预等。在无明显产科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通过阴道试产,一般能够经阴道顺利分娩,并且得到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