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医疗人工智能的热潮,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研究医学影像,有效地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识别与筛查已成为研究者们的重点关注目标。本文以国外乳腺影像数据集的研究为例,对国外大型公开乳腺影像数据集的数据集基本情况、数据具体信息、国外使用数据的相关研究以及共享利用的途径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国外公开乳腺影像数据集的特点,结合我国医疗健康数据开放现状,阐述国外公开影像数据集对我国医疗健康数据开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初产妇产后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初产妇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干预试验的研究方法,对初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干预,比较健康教育前后产妇在自我护理、母乳喂养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知晓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干预,产妇在自我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知晓率都明显提高(P<0.05),产后检查及避孕知识知晓率由74.62%提高至93.33%,母乳喂养优点知晓率从80.06%提高至97.45%,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知晓率从65.89%提高至92.12%.结论 对初产妇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新生儿的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鬼针草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祺  张燕娜  陈飞虎 《安徽医药》2009,13(9):1011-1013
鬼针草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中药,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鬼针草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Bidens bipinnata L.,TFB)是鬼针草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7-O-鼠李糖苷、6,7,3’,4’-四羟基橙酮、2’,3’,4’,3,4-五羟基查耳酮(奥卡宁)、木犀草素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鬼针草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抗肝纤维化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宁夏地区4169例孕妇耳聋基因产前筛查情况,探讨在听力正常的孕妇中开展耳聋一、二级预防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2月就诊于银川市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卡门诊及产前诊断中心的4169例听力正常且无耳聋家族史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集外周血,采用15项耳聋基因芯片法进行基因检测。对耳聋基因携带者的配偶进行相应致病基因全长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进行遗传咨询,如夫妻双方为同一基因突变携带者则实施产前诊断。结果4169例女性中,207例携带耳聋基因突变,阳性率4.97%(207/4169),其中104例(2.49%)携带GJB2基因突变,75例(1.80%)携带SLC26A4基因突变,GJB3基因突变者11例(0.26%),线粒体12SrRNA基因突变携带者13例(0.31%),多突变基因携带者4例(0.10%)。5对夫妻携带同一基因的致病突变,1对夫妻分别携带不同基因的致病突变。结论对孕妇群体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初步实现遗传性耳聋基因的一、二级预防,降低听力出生缺陷发生率,建立适宜的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模式,对当地的耳聋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肿瘤患者食欲减退,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与肝肾有关,受情志影响.基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关于"土爱暖而喜芳香"这一论述,治疗上应以健脾运脾为基础,佐以醒脾补脾、疏肝补肾等,芳香中药贯穿治疗全程.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IMPC)和浸润性癌(非特殊型)(invasive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92例IMPC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选取368例同期手术的NST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IMPC和NS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IMPC与NST在肿瘤大小[(2.9±1.9)cm比(2.1±1.4)cm,P=0.001]、脉管浸润率(85.9%比6.0%,P<0.001)、腋窝淋巴结转移率(71.7%比47.3%,P<0.001)及转移个数(8.2±9.9比2.9±5.7,P<0.001)、孕激素受体表达(P=0.04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P=0.009)、Ki-67指数(P<0.001)以及TNM分期(P<0.001)、分子分型(P<0.00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中IMPC成分≤24%、25%~49%、50%~75%以及≥76%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3.9%、56.3%、72.2%和77.1%,IMPC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其在肿瘤中所占比例无关(P=0.347),与肿瘤T分期(P=0.001)、HER-2表达(P=0.029)、分子分型(P=0.003)、P53表达(P=0.003)以及Ki-67指数(P=0.045)相关。NST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T分期(P<0.001)、组织学分级(P=0.001)、脉管浸润(P<0.001)、雌激素受体α(P=0.007)、孕激素受体(P=0.031)、HER-2表达(P=0.008)及分子分型(P<0.001)均相关。结论 IMPC是一种具有高脉管侵袭性、高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浸润性乳腺癌,具有与NST不同的病理特征。IMPC成分的多少并不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明显少于NST。  相似文献   
7.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临床以下肢痿弱多见,故称“痿躄”。本病预后较差。倪康裕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从医近40年,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治疗痿证有独特的见解,现将他治疗的1例痿证验案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口服给药是中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药物从口服给药至产生体内活性要经过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体内过程,虽然每一过程都影响着药物的体内活性,但胃肠道的吸收是产生体内活性的先决条件,影响着分布、代谢和排泄。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因而研究药物的小肠吸收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国产化注射用药用辅料油酸钠中的反式脂肪酸成分。方法:采用国产化油酸钠样品,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反式脂肪酸成分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1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含有的2个反式脂肪酸成分,占归一化法峰面积总量的0.77%。结论:油酸钠中的反式脂肪酸成分鉴定为反式油酸钠、反式亚油酸钠,其他大部分成分为顺式不饱和脂肪酸盐及饱和脂肪酸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该院2012—2014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HIS系统提取收集2012—2014年度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各麻醉药品的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日均费用和序值比等。结果 该院麻醉药品销售额逐年上升,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注射液上升最快,且序值比接近于1.00。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