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地龙提取物的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地龙提取物的抗凝血作用。方法观察地龙提取物对小鼠凝血、出血时间和家兔离体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测定提取物中游离氨基酸的量。结果地龙提取物能延长小鼠凝血、出血时间和家兔离体血浆复钙时间。游离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结论地龙提取物所含的游离氨基酸可能是其抗凝血作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2.
广地龙中琥珀酸的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毛细管电泳电导法测定广地龙中琥珀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1.0 mmol/L Tris-10 mmol/L H3BO3-0.5%四乙烯五胺-0.025m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分离介质,使用未涂层融硅毛细管柱(50cm×75μm),分离电压-10kV,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 琥珀酸的线性范围5.00~80.0μg/mL(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98.4%,RSD=2.2%.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笔者拟对经典名方中地龙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考证,梳理古今药用地龙基原关系,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经考证可知,地龙别名众多,本草类书籍以“蚯蚓”或“白颈蚯蚓”为正名。宋代及之后的方剂类书籍中处方名多用“地龙”之名。民国从《药物出产辨》开始,以“地龙”为正名。地龙在我国资源分布较广,全国各地均有出产,多为野生。根据古代地龙以“白颈蚯蚓”“颈白身紫”“大条”为入药原则,结合历史渊源、产地及易获取等方面确定,古代至今使用的地龙以参环毛蚓Pheretima aspergillum为主流,兼有其他多种蚯蚓作地龙入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根据历史渊源和产地采收实际情况,自1995年版始,统一了地龙的基原,将参环毛蚓P. aspergillum加工的药材称为“广地龙”;将通俗环毛蚓P. vulgaris、威廉环毛蚓P. guillelmi和栉盲环毛蚓P. pectinifera加工的药材称为“沪地龙”。自此,之后出版的各本草书籍均与当时实行的《中国药典》为准。“广地龙”的道地产区为广东、广西等地;“沪地龙”的主产地为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且以广东、广西等地所产的“广地龙”品质最佳。采收后,去除泥土和内脏,洗净,干燥。临床切段入药,或依方炮制入药。古代地龙以“白颈蚯蚓”“颈白身紫”“大条”为主要质量评判标准,根据历史渊源,参环毛蚓P. aspergillum是地龙的主流基原,其品质较其他种类优良。因此建议身痛逐瘀汤中的地龙使用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的参环毛蚓P. aspergillum。采后及时剖开腹部,除去内脏和泥沙,洗净,干燥。  相似文献   
24.
目的:筛选出参环毛蚓体内细胞培养的最佳部位,为建立参环毛蚓细胞原代培养方法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别提取参环毛蚓的皮、肠道、嗉囊、前列腺细胞进行培养,观察其细胞生长。结果:参环毛蚓的表皮和肠道细胞经培养后,细胞均有生长,并发现肠道细胞生长良好,5~6天后基本达到融合,细胞呈多边鹅卵石样,透明度及折光性强。另发现参环毛蚓的嗉囊、前列腺等部位的细胞没有增长迹象。结合形态学鉴定,原代培养及传代的细胞98%以上为肠上皮细胞。结论:参环毛蚓的肠道是建立细胞系的首选材料,采用此方法分离培养的肠上皮细胞数量多,均一性生长佳,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25.
目的 以地龙品种中的通俗环毛蚓为研究对象,对其蛋白总提物进行纯化富集以获得抗血栓活性蛋白成分(PvQ),对PvQ进行抗血栓活性研究,以期为地龙的抗血栓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KTA-Pure型蛋白纯化系统,以体外活性为导向,富集通俗环毛蚓PvQ;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法(Fibg-TT法)对PvQ的纤溶及抗凝活性进行测定;利用体外血栓溶解试验评价PvQ对体外血栓的溶解能力,同时,考察了不同温度及pH对PvQ活性的影响。结果 成功富集得到通俗环毛蚓PvQ,活性测定表明其具有显著的纤溶及抗凝活性。体外血栓试验结果显示,37 ℃孵育5 h后PvQ可水解超过80%的血栓块。此外,温度和pH对于PvQ活性影响显著,在≥60 ℃或酸性条件(pH<7)下PvQ活性显著降低或失活,而在≤50 ℃和碱性条件下PvQ活性则不受影响或受较少影响。结论 建立了可行的通俗环毛蚓PvQ制备方法,PvQ可同时作用于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从而发挥双重纤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纤溶及抗凝活性,为其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提供了科学阐释,并可为地龙抗血栓蛋白类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地龙低温超微粉碎特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地龙低温超微粉碎的工艺参数及粉体学性质。 方法: 采用高速中药粉碎机将地龙粉碎至均匀粒度,利用振动式低温超微粉碎机对地龙粉末进行再次粉碎,每3 min取样,直至25 min全部取出,检测样品粒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 结果: 随粉碎时间的增加,粒径先逐渐减小,而后粒子开始团聚使粒径增加;比表面积及孔隙率随粉碎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吸附-脱附曲线显示发生凝聚和蒸发时相对压力集中分布于0.8~1.0;粉碎9 min样品中N2吸附量最大,且与其余样品存在明显差异。 结论: 振动式超微粉碎可将地龙粉碎至微米级,低温粉碎可保证地龙有效成分不发生变化,且达适宜粉碎粒径后不容易聚集,符合小金丸粒子设计对地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7.
目的测定掺伪地龙药材的总灰分和水溶性浸出物质量评价参数,为控制地龙药材的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IX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杂质含量分别为47.9%和23%的地龙药材样品S2和S7的总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样品S2和S7的总灰分分别为60.5%%和54.7%,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0.08%和17.14%。结论杂质超标将导致地龙总灰分的偏高和浸出物含量的偏少,因此应严格控制地龙药材的杂质含量。  相似文献   
28.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nthelmintic activity of ethanolic and aqueous extract of leaves and bark of Tamarindus indica Linn using Pheretima posthuma and Tubifex tubifex as test worms. The time of paralysis and time of death were studied and the activity was compared with piperazine citrate as reference standard. The alcohol and aqueous extract of bark of Tamarindus indica exhibited significant anthelmintic activity as evidenced by decreased paralyzing time and death time. The results thus support the use of Tamarindus indica as an anthelmintic agent.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地龙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归纳了地龙的品种鉴定、药材质量控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地龙人工养殖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记载,地龙包括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及栉盲环毛蚓。目前的研究表明,已有很多学者以地龙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与16S r DNA基因作为DNA条形码进行地龙品种的鉴别,还运用了X射线衍射Fourier谱法及线粒体中12S rRNA基因作为分子标记来鉴定地龙品种,其鉴定方法还需进一步研究。目前已建立起多种地龙药材质量的控制方法,包括地龙HPLC指纹图、高效毛细管电泳特征图谱、酶活性为指标评价地龙药材质量及以灰关联度模型评价地龙药材质量等方法。地龙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酶类、脂类、微量元素、核苷酸等化合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有平喘降压、解热镇痛、抗凝血、抗血栓、抗肿瘤、增强免疫等。地龙的主要药效成分包括地龙蛋白、酶类、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在有的药理作用中具体哪种成分发挥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地龙的人工养殖鲜有报道,其养殖技术尚未成熟,规范化人工养殖地龙还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对地龙的研究还不足,使其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的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地龙的研究进展,为地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水蛭 地龙药材商品中总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水蛭、地龙两种药材中总多糖含量测定方法,以评价此两种商品药材质量。方法:采用乙醚回流提取,苯酚-硫酸显色,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两种药材不同商品中总多糖的含量。结果:各样品中总多糖含量以葡萄糖计,在18.54~92.68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045X+0.0012(r=0.9998)。结论: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水蛭、地龙药材商品中总多糖含量,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水蛭、地龙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