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均匀设计法优选白花败酱总皂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白花败酱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选白花败酱中总皂苷的提取条件,用AB-8大孔吸附树脂柱对提取物进行提纯,并以齐墩果酸标准品作对照,采用薄层比色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5%、溶剂用量8倍(5倍,3倍)、提取时间1 h(0.75 h,0.25 h)提取两次,实际白花败酱中总皂苷(以齐墩果酸计)含量为0.668%,与理论推测相符。结论:最佳提取工艺和提纯方法可以有效提取白花败酱中的总皂苷,工艺操作简单易行,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72.
糙叶败酱中木脂素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糙叶败酱Patrinia scabra中的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柱色谱和HPL C法分离纯化,通过光谱(IR、MS、1 H- NMR、1 3C- NMR、DEPT、HMQC和HMBC)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松脂醇- 4 ,4′-二- O-β- D -葡萄糖苷( )、罗汉松脂酚- 4 ,4′-二- O-β- D -葡萄糖苷( )、落叶松脂醇- 4′- O-β-D-葡萄糖苷( )、落叶松脂醇- 4 - O- β- D-葡萄糖苷( )。结论 化合物 ~ 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并首次给出化合物 的核磁共振数据。  相似文献   
73.
不同产地白花败酱草中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雁 《中国药业》2008,17(16):24-25
目的建立白花败酱草中异荭苹苷和异牡荆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药材经甲醇超声提取后进行色谱分析,色谱柱为YWG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乙酸(22:78:1),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0nm。结果异荭草苷和异牡荆苷分离良好,含量分别在0.012~0.037mg/mL和0.026—0.08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1%(RSD=0.89%)和98.1%(RSD=1.43%)。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可用于白花败酱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4.
陈建华  王学习 《中药材》2008,31(11):1689-1691
目的:观察糙叶败酱提取物对Sarcom a 180腹水瘤荷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腹水瘤模型,采用糙叶败酱提取物高(2.0 g/kg)、中(1.0 g/kg)、低(0.5 g/kg)剂量腹腔注射治疗,1次/d,连续10 d。治疗结束后,采集小鼠血清,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h1型细胞因子IL-2、IL-12、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的水平。结果:高剂量组血清IL-2、IFN-γ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高、中剂量组血清IL-6和IL-10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糙叶败酱提取物能促进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的产生,同时抑制Th2细胞因子IL-6和IL-10分泌,通过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建立石荠苧黄酮提取物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5个指标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 色谱柱(250 mm x 4.6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设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30 ℃。结果 得到了9批次的石荠苧黄酮提取物HPLC指纹图谱,共标识了13个共有峰,其中5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各样品色谱图与对照色谱图的相似度均>0.96。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山奈酚和7-甲氧基汉黄芩素分别在19.42 ~ 194.2 μg?mL-1、0.5200 ~ 5.200 μg?mL-1、0.2140 ~ 2.140 μg?mL-1、0.1344 ~ 1.344 μg?mL-1和0.01360 ~ 0.136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31%、98.94%、99.15%、100.95%和98.57%,RSD小于3%(n=5)。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石荠苧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对采自中国南海的鳞指形软珊瑚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利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层析、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纯化,结合核磁共振(NMR)和质谱(MS)等波谱数据分析及比对文献数据,开展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从鳞指形软珊瑚中共分离鉴定了18个化合物,包括2个倍半萜:(E)-β-金合欢烯(1)和β-榄香烯(2);6个二萜:xiguscabrate A(3)、19-hydroxylcembrene-C(4)、xiguscabrate B(5)、(11S,12S)-11,12-epoxycembrene-C(6)、sinulariol C(7)和isosarcophytoxide(8);9个降二萜:10-epi-gyrosanolide E(9)、scabrolide D(10)、scabrolide G(11)、5-epi-sinuleptolide(12)、sinuleptolide(13)、gyrosanolide F(14)、ineleganolide(15)、scabrolide A(16)和scabrolide B(17);1个甾醇:crassarosterol A(18)。结论 化合物1为首次从软珊瑚科软珊瑚中分离得到,2、9、12、13、15和18为首次从该种软珊瑚中分离得到。抗炎活性测试时,化合物8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IC50 = 4.4 μmol/L)。  相似文献   
77.
目的:优化败酱多糖提取工艺,并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败酱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比色法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100 ℃,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25,多糖提取率为(3.42±0.27)%。多糖对1,1-二苯基-2-吡啶酰肼(DPPH)自由基具有较高的清除活性,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相对不明显。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具有较强抗DPPH活性的败酱多糖。  相似文献   
78.
星点设计 - 效应面优化法优化龙胆苦苷的纯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 - 效应面优化法研究 HPD300 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龙胆中龙胆苦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 方法 ■ 以上柱液中龙胆苦苷的浓度、洗脱液中乙醇的浓度和洗脱液用量为考察因素,以产物中龙胆苦苷转移率和百分含量为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二次多项式拟合,建立指标和考察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根据最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再根据效应面优选最佳纯化工艺。 结果 二次多项式能够较好的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的关系。最佳纯化工艺龙胆苦苷转移率和百分含量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 HPD300 树脂分离纯化龙胆苦苷的纯度可达 78.5 %,说明优化得到的纯化工艺能够有效的分离龙胆中水溶性的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成分。 结论 星点设计 - 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龙胆苦苷纯化工艺的优化,模型预测性良好,实验设计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龙胆药材功效成分的方法.方法:在10 000~4 000 cm-1光谱范围内扫描样品,以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决定系数(R2)为指标,通过筛选,确定了用于建模的最优近红外波段和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NIR与HPLC信息间的关系.结果:龙胆苦苷与獐牙菜苦苷近红外预测值与真实值的R2分别为0.9534,0.8135,RMSECV为0.184,0.0177,裂环烯醚萜苷总量的决定系数和校正均方差为0.9435,0.211.结论:该模型可直接对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具有非破坏性、无污染等优点,可以应用于龙胆药材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80.
八种国产龙胆生药中均含有龙胆苦甙、当药苦甙和当药甙,是中药龙胆的主要有效成分。本文报告上述三种成分的聚酰胺薄膜色谱—光密度计含量测定方法,并对提取溶剂、提取方法与斑点的稳定性作了试验。根据含量测定结果,对不同来源的龙胆的生药品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