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1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71.
目的:研究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 MKII)δ在破骨细胞分化不同阶段的表达规律,以揭示其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50μg/L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ANKL)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及骨磨片吸收陷窝检测评价破骨细胞生成情况;同时于诱导第0、1、3、5天末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RT-q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a MKIIδ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RAP染色及骨吸收陷窝检测显示于诱导第5天有多核破骨细胞生成。第0、1、3、5天Ca MKIIδ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28±0.041、2.478±0.087、10.524±1.284和42.914±2.667,蛋白相对水平分别为0.762、0.963、1.802和3.136,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显示Ca MKIIδ的荧光6强度呈时间依赖性递增。结论:Ca MKIIδ的表达随破骨细胞分化逐步增高,提示Ca MKIIδ在破骨细胞分化中可能起着关键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2.
绝经后骨质疏松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骨质疏松是老年妇女常见病。绝经后骨丢失主要原因是骨重建单位的骨吸收与骨形成之间平衡失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由肝和骨骼合成的生长因子,它参与骨重建,增强成骨细胞活性。方法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前臂桡尺骨中远端1/3交界处桡骨骨密度(BMD),BMD低于0.601g/cm2(x-2s)则诊断为骨质疏松。据此将76名妇女分为绝经前正常妇女(NOP1)、绝经后非骨质疏松妇女(NOP2)和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OP)三组,测定受试者IGF-1水平及其他骨代谢指标。结果随着增龄和绝经年限延长,IGF-1是维持骨质的重要因子,绝经后妇女增龄,雌激素缺乏,E2、PTH升高可引起血清IGF-1水平下降,OP组低于NOP1、NOP2组(P<0.05)。所有受试者的IGF-1与BMD、E2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年龄(Age)、甲状旁腺激素(PTH)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为高转换率骨质疏松,IGF-1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引起骨丢失和骨质疏松。表明IGF-1合理用药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3.
丹参对骨髓培养中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丹参对体外骨髓细胞培养中破骨细胞生成的作用。方法:采用小鼠长骨骨髓体外培养方法,通过检测抗酒石酸磷酸酶(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反映破骨细胞的生成情况。结果:1.0g/L丹参可明显抑制TRACP阳性细胞的生成,其生成数仅为对照组的29.8%;PGE2(10-7mol/L)及1.25(OH)2D3(10-8mol/L)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分别增加了6.04和6.68倍;丹参还可明显抑制PGE2和1.25(OH)2D3的作用,混合培养组TRACP阳性细胞生成数仅仅是单纯加PGE2和1.25(OH)2D3组的35.2%和39.3%,特别是多核破骨细胞数大量减少。结论:丹参可抑制骨髓细胞体外培养中破骨样细胞的生成,主要抑制破骨母细胞向成熟破骨细胞的转化,而成骨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牙髓干细胞(DPSC)对牙周炎中破骨细胞形成及牙槽骨再生的影响,并初步探索DPSC对小鼠破骨细胞的作用机制。 方法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破骨分化,观察破骨细胞组(OC组)及其与DPSC共培养组(OC+DPSC组)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破骨分化相关基因包括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TRAP的表达差异。体内构建小鼠慢性牙周炎模型,通过微计算机体层摄影(micro-CT)扫描后三维重建,比较慢性牙周炎+0.9%氯化钠溶液注射组(NS组)和慢性牙周炎+DPSC注射组(DPSC组)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CEJ-ABC)距离,并对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和TRAP染色,观察DPSC对小鼠破骨细胞及牙槽骨再生的影响。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校正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体外TRAP染色发现,与DPSC共培养明显抑制成熟破骨细胞形成,OC+DPSC组成熟破骨细胞均数(4.2 ± 0.2)少于OC组均数(6.8 ± 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5.922,P<0.001);破骨细胞表面积均数(0.046 ± 0.007)mm2也明显小于OC组(0.763 ± 0.015)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83.174,P<0.001)。相对OC组,OC+DPSC共培养组的MMP-9、NFATc1及TRAP的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均值分别为0.38 ± 0.17(t = 6.217,P = 0.003)、0.24 ± 0.12(t = 10.569,P = 0.003)和0.55 ± 0.13(t = 6.077,P = 0.026)。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DPSC注射组CEJ-ABC的平均距离为(0.215 ± 0.017)mm,明显小于0.9%氯化钠溶液组(0.311 ± 0.0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921,P<0.001),组织学观察下DPSC组炎症反应较0.9%氯化钠溶液组轻,且破骨细胞更少。 结论DPSC可通过抑制牙周炎破骨细胞的形成从而促进牙槽骨再生,有望作为一种可局部注射的骨代谢双向调节生物制剂,治疗临床上包括牙周炎等因骨代谢失衡引起的炎症性骨吸收疾病。  相似文献   
75.
背景:OPG-RANKL-RANK信号系统在破骨细胞对于骨吸收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归纳总结OPG-RANKL-RANK信号系统在破骨细胞、骨质疏松症中的表达,以及OPG-RANKL-RANK信号系统靶向治疗的前瞻性。 方法:在国内外期刊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内国内外文献,按关键词:骨保护素,RANKL,RANK,破骨细胞,骨质疏松症;OPG,osteoclast,osteoporosis,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后采纳。 结果与结论:OPG-RANKL-RANK信号系统以及相关联的信号途径是介导破骨细胞发育、成熟的重要信号途径,并且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在基因及分子水平上,靶向治疗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人们的关注点。基于OPG-RANKL-RANK信号系统靶向可成为治疗为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平台,OPG-RANKL-RANK信号系统是调控破骨细胞及骨质疏松症的重要途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6.
背景:目前骨髓单核细胞的分离提取国内外文献报道,大多是利用RAW264.7细胞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C57BL/6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的方法,观察小鼠骨髓单核细胞体外生长特征,诱导其向破骨细胞分化。 方法:无菌分离C57BL/6小鼠股骨和胫骨,取出骨髓细胞,提取过程中先用红细胞裂解液去除红细胞;骨髓细胞过夜培养后(大于16 h),第2天分离出悬浮细胞,在含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获得贴壁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通过换液对小鼠骨髓单核细胞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原代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细胞表面抗原,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 结果与结论:新分离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呈小圆形,两端伸出触角,培养5 d后,细胞成椭圆形,两端的触角更明显,增殖依赖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流式结果显示分离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纯度较高,能够诱导分化为破骨细胞。利用间充质干细胞与单核细胞的贴壁能力不同及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显著促进单核细胞贴壁增殖的特性能有效分离获得稳定生长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培养的小鼠骨髓单核细胞性状稳定,表型稳定均一,适于做进一步研究。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7.
周新尧  姜泉  曹炜 《国际免疫学杂志》2010,33(4):269-272,331
破骨细胞是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机制研究的核心.NF-κB受体激活剂配体(RANKL)以及Th17细胞释放的白细胞介素(IL)-17与其分化及功能密切相关.破骨细胞(前体)内的受体、衔接子、激酶和转录因子在其融合、增殖与存活、细胞骨架重构和骨吸收等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长期观察并获得单纯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ovine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BMP)异位诱导成骨的组织学变化。方法(20±2)g昆明小鼠21只,麻醉后于双侧股部肌肉中直接植入块状bBMP各2mg,分别于第1、2、4、6、8、10、12周各处死3只,切取诱导分化组织,5%戊二醛固定,标本用10%EDTA脱钙后制作5μm石蜡切片,分别行甲苯胺蓝染色,HE染色,丽春红三色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植入1周,大量分化良好的间充质细胞和幼稚软骨细胞形成一椭圆形分化组织块;植入2周,大量骨小梁生成,部分骨小梁边缘骨化;植入4周,骨小梁转化为成熟的骨质,骨质中有散在于骨细胞中的破骨细胞生成;植入6~12周,椭圆形骨组织块内部小梁骨逐渐吸收、断裂、不连接,但外周骨质逐渐塑形,局部成熟骨质周边仍伴有新生骨形成。结论bBMP无需任何载体即可在肌肉中异位成骨,具有强大的异位骨诱导能力;血供在异位骨的形成和维持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综述骨细胞在力学信号感受过程中的作用.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资料引用引用文献资料57篇.资料综合主要对骨细胞的生物学特点,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之间的差异,骨细胞的特殊结构在力传导中的作用,骨细胞是骨组织的力学感受器,骨细胞力学感受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骨细胞与失重性骨丢失等6个方面进行综述.结论 骨细胞是骨组织中的力学感受器,其感受机械刺激,通过细胞网络传递信号,在骨重塑过程中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oles of osteocytes in bone mechanosensation. Literature resource and selection Related papers and reviews that published at home and abroad. Literature quotation Fifty-seven papers were cited. Literature synthesis Such subjects a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steocytes, differences between osteocytes and osteoblasts, the roles of special structures of osteocytes in mechanotransduction, the mechanosensors of bone, signal transmission during mechanosens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osteocytes and weightless caused bone loss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Conclusion Osteocytes are the mechanosensors in bone. When mechanical stimuli are sensed, osteocytes regulate the functions of osteoblasts and osteoclasts by the cellular network trans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bone remodeling.  相似文献   
80.
目的:应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法研究几种骨吸收相关因子如细胞核因子,κ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白细胞介素1α(interleukin 1α, IL-1α)、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rotein, PTHrP)和破骨细胞标志物抗酒石酸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staining,TRAP)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KCOT)囊壁组织上的表达特点。方法:20例KCOT石蜡标本连续切片5张,1张HE染色核实诊断,其余4张采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分别检测TRAP、 RANKL、OPG、IL-1α和PTHrP抗体在KCOT囊壁组织上的表达。结果:KCOT囊壁组织上分别有TRAP、RANKL、OPG、IL-1α和PTHrP的阳性表达,其中TRAP和RANKL主要表达在囊壁结缔组织与骨交界面位置。10例有TRAP阳性表达,12例RANKL阳性表达可位于纤维结缔组织内、血管腔周围和上皮层。TRAP和RANKL双阳性表达5例。OPG在囊肿上阳性表达少。IL-1α在上皮层和纤维结缔组织层均有表达,但阳性细胞主要是棘细胞层和表层细胞。PTHrP也可在上皮细胞层和结缔组织层表达。结论:RANKL、IL-1α和 PTHrP等骨吸收相关因子参与调节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中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化,导致骨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