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3篇
  免费   69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耳鼻咽喉   189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26篇
基础医学   357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699篇
内科学   561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7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08篇
综合类   686篇
预防医学   179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88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6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63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446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LHS cDNA的部分克隆及其表达对肝癌细胞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克隆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的差异显示片段L2的基因cDNA序列,并初步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L2在GenBank中拼接后,分析其序列结构,并构建正义真核表达质粒,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后,对转染细胞增殖、粘附、迁移和侵袭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克隆得到一条1 005 bp的cDNA,其5′端712 bp与人Liprinβ1 cDNA 5′端调控序列和外显子1,2,3序列同源(100%),而3′端293 bp与Liprinβ1基因内含子4同源(100%).其间有一个510 bp开放阅读框架,起始密码位置与Liprinβ1基因相同,推断的蛋白产物除C端13个氨基酸残基外,其余均与Liprinβ1同源.此cDNA暂命名为LHS (Liprinβ1-homologous sequence).LHS cDNA正义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系,对于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肝癌细胞在层粘连蛋白上的粘附和迁移能力.结论:LHS表达下调可能在肝癌的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研究肿瘤细胞的热休克蛋白 70多肽复合物 (heatshockprotein 70peptide complexes ,HSP PC70 )诱导活化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ytotoxicTlymphocytes,CTL)的作用及该CTL的杀瘤效应。方法 利用细胞培养 ,流式细胞技术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 ,电泳技术 ,Western blot检测方法 ,T淋巴细胞的诱导及体外扩增 ,酶标技术等 ,测定肿瘤HSP70 多肽复合物诱导活化小鼠体内CTL产生的作用。结果 HcaF细胞HSP PC70的自然表达率为 6 3.5 % ,热诱导后为 75 .5 % ;HcaF细胞的HSP PC70能够诱导活化肿瘤特异性的CTL ,该CTL在效靶比例为 5 0∶1、2 5∶1、12 .5∶1时于体外对HcaF细胞的杀伤效率分别为 84.2 %± 3.2 %、47.9%± 2 .6 %和 14.8%± 3.0 % ;该CTLCD3、CD8的阳性率分别为 93%± 7% ,92 %± 8% ;将活化的CTL注入荷瘤小鼠体内可见明显的治疗作用 ,注入 10 7CTL 4次后 ,10 0 %的小鼠获长期生存。结论 肿瘤来源的HSP PC70具有强大的免疫原性 ,可活化CD8 T淋巴细胞成为肿瘤特异性的CTL ,该CTL具有较高的体外杀瘤活性和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4.
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纤维化的增强CT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Yan H  Wang D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203-205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块影时,CT检查对鉴别肿瘤局部复发和放射性纤维化的价值。方法收集159例经CT检查的鼻咽癌,其中放疗后局部复发(RT)37例,放射性纤维化(RF)54例,以68例未经放疗的鼻咽癌(PT)作对比。使用ELScintsprint2000型CT机,测量放疗后出现的块影平扫和强化的CT值,用统计学的方差分析法处理增强前后的CT值差异。结果RT组平扫CT值为50.40±8.10Hu,增强为73.74±7.37Hu;RF组平扫为48.62±10.15Hu,增强为56.74±8.69Hu;对照组(PT)病变区平扫为48.32±9.20Hu,增强为72.38±7.75Hu。测量表明RT组有明显强化,RT组与RF组强化后CT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块影时,CT增强扫描可作为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5.
mdm2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u S  Ye S  Wu Z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56-259
目的以mdm2基因为指标,研究与肝细胞癌侵袭性有关的分子机理。方法应用RT-PCR方法,研究mdm2基因在34例癌组织和19例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细胞癌侵袭性的关系。结果mdm2基因表达值(x±s)癌组织高于癌周肝组织(50.18%±5.24%对27.70%±7.43%,P<0.05),侵袭性肝癌高于非侵袭性肝癌(59.09%±7.28%对37.87%±6.37%,P<0.05),但不同大小肝癌及不同包膜状况肝癌,其mdm2基因表达值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mdm2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96.
Videosurgery in oncological pediatric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s a recent innovation, videosurgery (VS) has enjoyed rapid and widespread development. While colon cancers in adults are quite commonly removed using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children could also benefit from the improved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possibilities using VS techniques. From January 1992 to February 1994, we carried out 15 procedures. Eight thoracic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7 patients: diagnostic in 5 cases and metastasis resection in 3. Six patients underwent 7 laparoscopic operations for biopsies (5) or lymph-node harvesting (2). Based on this experience, we discuss the advantages of VS (noninvasive technique for primary or second-look exploration, guided biopsies, and removal of tumors) and its risks (spillage of malignant cells, subjective palp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ediatric malignancies.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减轻胰腺转移癌病人的疼痛,提高病人晚期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28 例胰腺转移癌癌性疼痛病人在 B 超和( 或) C T 扫描定位下,采用60 Co 分次外照射,总剂量为30 ~40 Gy 。结果 28例中、重度癌性疼痛病人的镇痛有效率达92 .9 % ,显效率为88 % 。结论 60 Co 外照射治疗胰腺转移癌,方法简便,病人痛苦小,止痛效果确切,但存有不能立即止痛,需配合其它止痛药之缺点。  相似文献   
98.
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Zhao D  Zhang W  Jin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199-201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作为肠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方法研究了40例大肠组织(包括37例大肠癌,3例良性大肠疾病)和20例相应癌旁上皮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20例癌旁上皮和3例良性疾病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均为阴性;而37例大肠癌组织中,35例显示端粒酶活性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94.6%。结论端粒酶是特异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基因标志,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
恶性肿瘤体内外生长和发展过程与细胞外基质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ang F  Gao J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2):112-115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小鼠肺腺癌细胞母系LA795移植于T739小鼠皮下和肾包膜下,以及人鼻咽癌细胞系CNE-2Z移植于裸小鼠皮下等体内移植模型,通过间接免疫酶标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测定纤维粘连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与Ⅳ型胶原(ⅣC)在肿瘤移植后不同时间的表达,并利用多种体外实验方法(琼脂糖滴瘤细胞移动实验、软琼脂上瘤细胞集落生长速度测定、斑点杂交等),分析瘤细胞运动能力、瘤细胞集落生长速度等与LN、FN和ⅣC之间的关系。结果随着肿瘤的生长,FN、LN与ⅣC的表达均增强,且呈不同的分布;外源性FN、LN及ⅣC能提高瘤细胞的体外运动能力和促进瘤细胞集落的体外生长。结论细胞外基质的分布及其合成和降解的变化,与恶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对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参考价值。观察细胞外基质与瘤细胞侵袭的关系,肾包膜下移植模型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颈分区性清扫术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分区性清扫术的头颈部鳞癌患者 12 3例 ,其中喉癌 77例、口腔癌 2 9例、口咽癌 2例、下咽癌 15例。分区性清扫术后发现淋巴结病理阴性 (pN0 ) 99例 ,淋巴结病理阳性 (pN + ) 2 4例。随访时间中位数为 2 5个月。结果  10 1例cN0患者行分区性清扫术后发现pN + 14例 ( 13 9% ) ;2 2例cN +患者行分区性清扫术后发现pN + 10例( 4 5 5 % )。 15 7侧分区性清扫标本中共发现 5 2枚阳性淋巴结 ,其在颈部的分布如下 :Ⅰ区 2 5 % ,Ⅱ区4 8% ,Ⅲ区 2 5 % ,Ⅳ区 2 %。根据Kaplan Meier方法计算 5年颈部复发率 ,pN0患者为 5 87% ( 95 %可信区间 0 8% ,10 9% ) ,pN +患者为 9 2 % ( 95 %可信区间 0 0 % ,2 1 5 % )。结论 颈分区性清扫术从微创观念出发 ,只要选择恰当 ,对于头颈部鳞癌患者可以取得与传统颈清扫术相当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保留了患者的功能和外观 ,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