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灯盏细辛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机制。方法:采用TCMSP等检索灯盏细辛胶囊的活性成分,并且得到其灯盏细辛胶囊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然后通过PharmGKB、Genecards2个数据库检索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使用METASCAPE软件对两者取交集的49个靶点进行GO注释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建立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结果:灯盏细辛胶囊可能通过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等多个通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结论:灯盏细辛胶囊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为进一步阐释灯盏细辛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对膀胱肿瘤T24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不同浓度木犀草素作用于指数生长期膀胱肿瘤T24细胞后应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浓度为0.01~0.04mg/mL的木犀草素对体外培养的膀胱肿瘤T24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DNA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没有出现DNA"梯带";其他4组(除木犀草素0.004mg/mL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DNA"梯带",显示出细胞凋亡的特征。结论木犀草素在浓度为0.01~0.04mg/mL时对膀胱肿瘤T24细胞有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具有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4.
黄芩苷、木犀草素混合物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黄芩苷、木犀草素混合物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制作咳嗽模型评价药物的镇咳作用;以小鼠酚红排泄法评价祛痰作用;以豚鼠离体气管螺旋条法、整体动物药物引喘法从离体、在体两个方面,评价平喘作用。结果黄芩苷与木犀草素混合物溶液0.5 mg·mL^-1和1 mg·mL^-1浓度组能够显著减少小鼠氨水引咳模型和豚鼠枸橼酸引咳模型的咳嗽次数。0.5 mg·mL^-1浓度组明显增加小鼠呼吸道酚红排出量(P〈0.05)。0.5 mg·mL^-1和1 mg·mL^-1浓度组能延长乙酰胆碱与组胺混合物气雾喷入所诱发的豚鼠哮喘潜伏期(P〈0.05)。但在体外,黄芩苷与木犀草素混合物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肌张力并无任何影响。结论黄芩苷与木犀草素混合物具有一定镇咳、祛痰和平喘效应。  相似文献   
95.
目的为控制狭叶红景天的质量,建立狭叶红景天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5μm,4.6×250mm)色谱柱,以甲醇:水(含0.05%的磷酸)=48:52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360 nm,柱温35℃,外标法测定狭叶红景天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槲皮素和木犀草素与狭叶红景天中所含的其他物质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7μg(r=0.9997),0.168~0.8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4%(RSD=2.83%)、99.79%(RSD=2.04%)。结论所建方法测定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狭叶红景天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6.
HPLC测定不同产地白花泡桐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不同产地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素含量。采用Shim-Pack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经HPLC法测定含量。测定熊果酸的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85∶15∶0.5),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测定木犀草素的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0∶39∶1),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350 nm。结果:熊果酸在1~1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21X+0.052,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8.3%;木犀草素在0.01~0.0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1 7X+0.002 2,r=0.999 1,平均回收率为98.7%。结果显示,宏成制药4号基地白花泡桐叶中熊果酸和木犀草素含量分别为6.57 mg/g和25.5μg/g,显著高于其他地区的样品。本研究结果可为白花泡桐药材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7.
HPLC测定白毛夏枯草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白毛夏枯草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ZOBAX SB-C_(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8%磷酸溶液(45:55)作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木犀草素在1.06~10.6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1%,RSD为1.33%。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白毛夏枯草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8.
李志浩  李鹏  朱雪松  郑芳  朱军 《中国药师》2009,12(9):1235-1237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神农香菊中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乙腈(B)-0.8%磷酸溶液(C),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5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为328nm。结果: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分别在4.5~90.0μg·ml^-1(r=0.9993)和10.5-210.0μg·ml^-1(r=0.9996)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2%,97.7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神农香菊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simultaneous quantification of five major active ingredients (markers) in Ixeris sonchifolia (Bge.) Hance, namely chlorogenic acid, caffeic acid, luteolin-7-O-beta-D-glucuronide, luteolin-7-O-beta-D-glucoside and luteolin.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70% methanol. 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was performed on a Hypersil ODS(2) column (250 mm x 4.6 mm i.d.; 5 microm) with a gradient of acetonitrile and 0.5% (v/v) aqueous acetic acid, at a flow rate of 1.0 ml/min, detected at 335 nm. Five regression equations showed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s (r(2)>0.999) between the peak area of each marker and concentration. The assay was reproducible with overall intra- and inter-day variation of less than 3.2%. The recoveries, measured at three concentration levels, varied from 94.1% to 100.7%. This assay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5 bioactive compounds in 18 sampl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veloped assay method was rapid, accurate, reliable and could be readily utilized as a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or I. sonchifolia (Bge.) Hance.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木犀草素对冷保存大鼠心脏心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组(n=20):对照组(心脏保存液为UW液)及实验组(心脏保存液为含30 μmol/L木犀草素的UW液).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2组液体保存心脏1 8 h并复灌60 min后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冠脉流出液中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 实验组复灌期心脏的收缩功能(LVPSP,+dp/dtmax)、舒张功能(-dp/dtmax)及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流出液中CK、LDH的漏出量和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心肌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木犀草素能显著改善冷保存后心脏的心功能,减少心肌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