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69篇
药学   59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植入式十八甲基炔诺孕酮药物缓释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非药理活性的、人体内所含有的小分子物质作为药物控释载体,可避免合成高分子载体可能带来的毒性问题,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药效可靠的优点.方法:用胆固醇为载体,采用自制药丸成型装置用半熔融共混挤压法制成十八甲基炔诺孕酮的长效理植药丸(直径2.5mm,长4~6mm).在体外研究了该药丸的药物释放行为.结果:用自制药丸成型装置制成的共混药丸大小、重量均匀,重现性好;药丸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十八甲基炔诺孕酮的释放速率恒定,同时使用4个6mm长的药丸平均每天可释放十八甲基炔诺孕酮82±15μg,预计体内植入4个上述药丸即可达到有效避孕剂量.  相似文献   
452.
In1995withtheeducationandpublicityonpreventionofunwantedpregnancywithemergencycontraceptionandtodecreasetheincidenceofabortioninChina,theneedforemergencycontraceptionserviceinfamilyplanningbecomesanimportantissue.Therearemanyavailableemergencycontraception,suchastheYuzperegimen,levonorgestrelonlymethod,danazolandIUDinsertion,butinordertodevelopanacceptableemergencycontraceptionmethodtoChinesewomen,arandomized,double--blindtrialwascarriedouttocomparetheefficacy,side--effectsandtheeffectonthen…  相似文献   
453.
目的探讨在临床中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科诊疗的100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中口服地屈孕酮结合诊断性刮宫,观察组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的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3、6、12个月的有效率、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3、6、12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100%、100%、98.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94.0%、96.0%、80.0%、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1、3、6、12个月时观察组PBAC评分为(61.15±6.35)、(45.63±4.56)、(26.65±4.72)、(24.83±3.9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0.59±8.91)、(58.75±7.31)、(39.24±5.62)、(37.42±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6.0%)明显低于对照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时,可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相结合的方法,疗效确切,安全性更高,且能明显降低出血量。  相似文献   
454.
目的:观察分析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无排卵性子宫出血患者共计124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左炔诺孕酮治疗,观察组则在宫腔中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水平、PBAC评分,同时观察孕激素(P)、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以及促黄体生成素(LH)等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统计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出血患者的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及PBAC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四个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和PB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125.8±14.2)g/L高于对照组(118.9±13.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相关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FSH、LH及T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E2和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共发生不良反应5例和对照组13例不良反应相比较,其不良反应率(8.06%)明显低于对照组(20.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影响体内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降低治疗中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455.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对雌、孕激素受体及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按照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术后联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复方短效避孕药(屈螺酮3mg+炔雌醇30μg)。比较临床症状、雌孕激素受体与表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复发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t=14.390、14.037、7.659,P<0.0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EGFR)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721、8.420、7.496,P<0.05);复发率、不良反应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67%vs.11.67%,6.67%vs.25.00%)(χ~2=4.821、7.566,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有助于减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及表皮生长因子表达,改善临床症状,预防术后复发,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