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42篇
内科学   6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3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王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2,(32):131-132
目的分析与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于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内科住院患者共80例,平均分成薰衣草温水擦浴组、护士引导放松组、联合治疗组以及常规护理对照组。根据不同组别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睡眠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比较几种护理方法的优势与劣势。结果薰衣草温水擦浴组、护士引导放松组与联合治疗组在不同的阶段其睡眠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薰衣草温水擦浴组与护士引导放松组的差异性均发生在对患者进行护理1周以后,薰衣草法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1周后对于患者的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最佳,而在实施2周后,薰衣草法和护士引导放松法无明显差异。结论上述3种方法均可以改变患者的焦虑情况,促进其放松与镇静。而对照组在未经过任何的护理干预的情况下,患者的睡眠障碍评分仍有下降,说明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患者能够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72.
目的 通过分析过去5年广州市骨质疏松髋部骨折多中心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与住院费用结构,了解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其所需要的医疗资源.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与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共收治2888例年龄≥50岁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等方法,回顾分析患者的年龄结构、性别构成、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等.结果 过去5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人数基本维持稳定.每年女性患者人数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患者总人数比为1:2.患者最大年龄为111岁,平均年龄为(76.83±9.53)岁.各个年龄段中,以70~79岁与80~89岁年龄段的患者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38.09%和34.63%.平均住院时间为(24.23±14.30)d,各个年龄段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龄段(50~79岁)股骨颈骨折显著多于转子问骨折(P<0.01),9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少于转子问骨折(P<0.05).住院总费用平均为(2.65±1.53)万元,其中治疗费用(含内置物)占55.79%,药费占23.69%,手术费用占6.02%,床位费用占4.83%,化验费用占4.07%,检查费用占2.48%,输血输氧及其他占1.79%,放射费用占0.91%,护理费用占0.43%.近5年来,总住院费用平均每年递增1.22%.结论 过去5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住院患者人数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所需医疗费用增幅较小.女性占全部患者的2/3,是今后防治骨质疏松工作的重点.有效控制内置物费用及药费是减少髋部骨折医疗资源、减轻患者与社会经济负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3.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alcoholism among inpatients, to identify soci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is prevalence and to determine its rate of recognition by the medical team.

METHODS:

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all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room at Hospital São Lucas, Porto Alegre, Brazil, between July and September of 2005.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in two steps: an interview with the patient and a review of the medical records to investigate the cases of alcoholism recorded by the medical team.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ed of questions concerning social and demographic data, smoking habits and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RESULTS:

We interviewed 248 patients. Twenty-eight (11.3%) were identified as alcoholics. Compared to the patients with a negativ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value (less than 8), those with a positiv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were more likely to be male, illiterate and smoker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217 (87.5%) patients were reviewed. Only 5 (20.0%) of the 25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whose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were identified as alcoholics by the medical team. The diagnosis made by the medical team, compared to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shows only a 20% sensitivity, 93% 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s of 29% and 9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lcoholism has been underrecognized in patients who are hospitalized, and, as such, this opportunity for possible early intervention is often lost. Key social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could provide physicians with risk factors and, when used together with a standardized diagnostic instrument,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ate of identification of alcohol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2006~2008年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为加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用药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我院住院患者用药种类相对稳定,抗肿瘤药、麻醉药、抗微生物药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金额较多。2007年起,由于碘^125I密封籽源的开展使用,抗肿瘤药销售金额跃居首位。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的单品种药物统计遵循同样的规律。DDDs列前10位的药品中,DDDs总体逐年增高,而DDC则成下降趋势。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用药种类较为单一,用药品种较为稳定,使用较为合理。我院招标模式及药品价格管理也较为严格。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尚需加强抗微生物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5.
建立住院病人日常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住院病人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对其日常医疗风险进行预警监控。方法运用特尔菲法筛选住院病人的日常风险预警指标并予以赋值;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建立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收集、自动评估、分类干预,及时处理住院病人的日常医疗风险。结果通过建立住院病人日常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针对不同医疗风险等级进行实时干预,使医疗纠纷和医疗投诉量大幅降低;对和谐医患关系,保护患者和医院正当权益,减少各种经济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建立医院的医疗风险预警体系是一项具有挑战性、探索性的工作。利用医疗风险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每位病人的医疗风险监测、评估、干预,可以提高预警预报和快速反应能力,不但能够节省很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提高精确度,降低医疗纠纷和医疗争议,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年轻的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 并比较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SAC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发病年龄≤40岁的闭角型青光眼住院患者资料, 记录患者入院诊断、性别、发病年龄, 收集患者常规眼科检查及A型超声波测定、超声生物显微镜、相干光层析成像术及视野检查的结果。分析PACG与SACG所占比例、病种构成, 比较两类患者的发病年龄、视力、视野、眼球生物学结构参数及初诊误诊率。非正态分布资料以M(Q1, Q3)表示。统计学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χ2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共纳入243例(243只眼)患者, 发病年龄(28±9)岁;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1.79;其中PACG患者93例(38.3%), SACG患者150例(61.7%)。PACG患者年龄[34(28, 38)岁]及男性比例[22.6%(21/93)]与SACG患者[28(19, 34)岁, 44.0%(66/150)]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34, χ2=11.46;均...  相似文献   
77.
程呈斌  陈剑华 《中国医药》2013,(11):1578-1580
目的分析2011-2013年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精神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2013年4月1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1371例的精神药物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并与2012年4月1日和2011年4月1日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1)典型抗精神病药用量稳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中利培酮使用频率由2011年的21.1%降到至2013年的17.1%,而阿立派唑由2011年的11.2%升到至2013年的14.9%。②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仍占据抗抑郁剂首位(61.5%),而新型抗抑郁剂米氮平用量逐年上升。③佐匹克隆在镇静催眠药使用中排名第一。结论新型药物临床应用比例正逐年上升,多样性、安全性已成为目前精神疾病临床用药的趋势。  相似文献   
78.
上海、北京、湖南三地精神科住院病人治疗状况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上海、北京、湖南三地三级医院中住院精神病人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自行编制的精神药物使用调查表对三地共1287例住院精神病人进行调查。结果(1)湖南与上海单一使用药物的比例略高于北京;(2)上海使用ECT的比例高于北京及湖南;(3)上海使用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比例高于北京及湖南;(4)三地使用氯氮平的比例均较高。结论上海、北京与湖南三地精神科住院病人药物治疗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各地医师的用药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79.
颅内肿瘤3 7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颅内肿瘤发病规律,探索其流行病学特点,以期增加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从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及组织病理学特征等方面,对1988~2000年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的3740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肿瘤高发年龄段为31~5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肿瘤发生部位以幕上最为多见,约占总病例数的79.87%(2987/3740).组织病理学类型依次为神经上皮肿瘤(32.01%)、脑膜瘤(22.06%)、垂体腺瘤(18.40%)、转移瘤(6.63%)及其他各类肿瘤,其中垂体腺瘤和蛛网膜囊肿的发病率高于文献报道.结论颅内肿瘤在发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病理分型、部位等方面均有规律性可循.随着影像学和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颅内肿瘤的病理学分类统计资料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住院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读秀学术资源数据库,收集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1990~2016.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实验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分高于对照组[随机效应模型WMD=3.2,95%CI(2.21,4.18),P<0.001],且在PSQI的七个维度得分也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比非住院的同期健康体检者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