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篇
妇产科学   383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67篇
综合类   322篇
预防医学   152篇
药学   198篇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42.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阴道镜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CINⅢ并伴有HR-HPV感染患者,其中有生育要求因而进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的患者370例(锥切组),无生育要求及宫颈萎缩锥切困难要求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32例(全切组)。对两组患者治疗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锥切组CINⅢ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后6个月治愈223例,治愈率为93.7%;全切组行全子宫切除术后6个月治愈125例,治愈率为94.7%。锥切组和全切组治疗后6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锥切组治疗6个月后,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68.1%(162/238);全切组治疗6个月后,HR-HPV总的病毒阴转率为71.2%(94/132),两组术后对HR-HPV的病毒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锥切组和全切组术前及术后的病理检查符合率(锥切组67.2%,全切组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CINⅢ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且对高危型HPV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的子宫切除时机.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后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0例,其中以剖宫产后立即切除子宫的32例作为对照组,38例在进行保守治疗失败后再切除子宫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手术时间及术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为(5 966.5±467.6) ml,大于对照组的(5 432.7±523.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78±0.97) d,少于对照组的(4.58±1.06) d,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7.23±3.55) d]与对照组[(7.86±2.9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时间、发生并发症患者数和病死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产后大出血患者剖宫产后先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失败后再进行子宫切除,不会增加孕产妇的风险.  相似文献   
44.
目的评价术前焦虑状态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及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妇产科2014年11月~2015年8月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术前1d行状态焦虑量表(SAI)评估。按照SA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焦虑组(L组,SAI≤37,n=18)和高焦虑组(H组,SAI37,n=22)。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术中瑞芬太尼用量、从停用瑞芬太尼到首次给予舒芬太尼的时间(首剂时间);记录术后1h(T_1)、2h(T_2)、4h(T_3)、6h(T_4)、24h(T_5)及48h(T_6)患者舒芬太尼用量、PCIA按压次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术后48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时点H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大于L组(P0.05);H组舒芬太尼首剂时间[(9.1±6.5)min]明显短于L组[(15.8±11.9)min](P0.05);术后各时点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_5时H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多于L组(P0.05);术后48h内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及尿潴留发生。结论术前高焦虑状态可增加术后疼痛感知,术后需要更多的阿片类药物。  相似文献   
45.
姚国荣 《浙江医学》2016,37(11):882-88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 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 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15%,发生率最高的是皮下气肿(3.77%),其次是残端感染(2.88%)、盆腔包裹性积液(2.88%),盆腔手术史(P =0.037)、术前贫血(P =0.03)、子宫>孕12 周大小(P =0.022)、手术时间>120min(P =0.033)、手术出血量>100ml(P =0.013)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术前贫血(OR=9.939,P =0.048)、手术时间>120min(OR=6.120,P =0.038)为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贫血、手术时间>120min为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6.
OBJECTIVE: This surve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anxiety, depression, coping strategies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post-hysterectomy Chinese women before discharge and further determined the best predi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mong this group. METHODS: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105 women who were administered, 1-2 days prior to discharge, via one-to-one interview, the 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the 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the Brief COPE Scale and a demographic questionnaire. RESULTS: Only 1.9% of the participants experienced anxiety, while 4.8% experienced depression after having a hysterectomy. Active coping, positive reframing, planning, emotional support and venting were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coping strategies. Significa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among anxiety, depression, coping strategies and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s. The best predictors of anxiety were self-blame, venting and medical payment. The best predictors of depression were self-blame and employment status. CONCLUSION: Self-blame was the predictor of bo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t implied that a patient's negative self-evaluation may influence both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mental health. The ways of medical payment and employment status were predictor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respectively, both of which reflected the economic stress that affected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Chinese women, post-hysterectomy, before discharg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care for Chinese women post-hysterectomy, before discharge, should address their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well-being.  相似文献   
47.
刘双环  李斌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8):2231-2234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第4位。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是宫颈癌患者早期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治疗观点的革新,以宫颈癌手术Querleu-Morrow分型引领的多项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推出并应用于临床,使手术向着精准化、个体化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就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式精准选择与实施进行详细分析,以协助读者掌握宫颈癌根治性手术相关规范并进行临床应用,实施更为精准及个体化的手术及治疗。  相似文献   
48.
子宫肌瘤剔除术3种术式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阴式组)、同期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对照组)及腹腔镜肌瘤剔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阴式组为(56±17)m in、(199±109)m l,腹式组为(57±20)m in、(169±136)m l、腹腔镜组为(73±31)m in、(139±95)m l,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阴式组患者术后的平均排气时间(1.6±0.6)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3±0.6)d,明显短于对照组腹式组(1.7±0.8)d、(6.5±1.3)d和腹腔镜组(1.4±0.7)d、(5.6±1.2)d,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手术并发症少,康复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LESS)技术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并根据子宫大小、是否合并盆腔粘连分成单纯型和复杂型全子宫切除术绘制其学习曲线。 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的80例LESS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均由同一位熟练掌握妇科标准腹腔镜技术的术者施行。定义术中探查子宫大小如孕周数≤8周、无盆腔粘连者为单纯型全子宫切除术,子宫大小如孕周数>8周、合并盆腔粘连者定义为复杂型全子宫切除术。结合手术例数和手术时间绘制2组学习曲线。 结果80例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无术中更改手术方式。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暂未发现切口感染、脐疝等术后并发症。观察2组学习曲线,单纯型全子宫切除术经过约20例后,手术时间渐趋平稳;复杂型全子宫切除术经过约26例后,手术时间渐趋平稳。 结论LESS在全子宫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单纯型和复杂型全子宫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分别为20例和26例。  相似文献   
50.
倪春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32-243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对收治的154例有子宫切除指征患者采用非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经腹手术;两组患者在年龄及病情上无明显差异;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72.0±13.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0±20.7)min(t=3.396,P=0.02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96.0±75.4)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9.4±98.0)mL(t=9.680,P=0.014);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17.2±4.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6±6.1)h(t=9.760,P=0.013);观察组平均住院日(5.2±1.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5±3.2)d(t=-5.025,P=0.018);观察组镇痛药的使用率(3/89)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48/78)(t=-8.820,P=0.000)。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同时提高操作技能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